郑和下西洋看见哪些奇物
2020-03-15
科教新报 2020年48期
郑和远航始于永乐三年(1405),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在这样的航行中,奇珍异兽总能吸引明代人的目光。
曾随郑和船队四次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记载“竹步国”風俗:这里的人都是卷发,衣着装束也与中国不同,“男子围布,妇女出则以布兜头,不露身面”。有学者认为,这里记载的“竹步国”正位于当时的非洲东海岸。竹步国出产狮子、金钱豹、驼蹄鸡等当时中国难得一见的动物。今天看来,狮子、金钱豹都好理解,可驼蹄鸡是什么?史料记载,这种“鸡”有六七尺高,其足如驼蹄。按今人的眼光来看,这应该就是鸵鸟了。
除了鸵鸟外,郑和船队所见的“麒麟”也屡屡见于史籍。跟随郑和远航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这样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其实,这里所说的麒麟指的是长颈鹿。中国人此前一直未见过这种动物,所以当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王赛弗丁遣使奉表,献麒麟”时,“举国欢腾”,认为是祥瑞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