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研究 钩沉文史
——评《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①
2020-03-15何春桃
何春桃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图书,其中包括由谢镇泽、郭海军合著的《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两位著者均长期关注、研究广东文学。谢镇泽作为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致力于提高广东的文化软实力;郭海军于2013年出版了《边缘的前卫——珠海特区文学创作散论》,多年来持续关注经济特区与澳门的文学发展状况。二者合作,着眼于改革开放城市下的新移民文学书写,为广东文学史增添了一抹新色彩。
1 重新界定“新移民文学”
学界对于“新移民文学”这一概念多定义为20世纪80年代移居海外的华人文学写作。吴奕锜[1]、洪治纲[2]等把其概括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求学、求职、经商等各种目的从中国大陆移居海外,并以汉语进行创作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形成的文学。陈瑞认为新移民文学的“新”体现在“文化移植的发现开拓、精神迷失后的独立寻找、对母文化的审视和超越、对历史时空的重新再现”[3]。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中定义的“新移民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有所不同。著者以朱寿桐教授主编的《澳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散论》作为参考,同时拓宽了研究对象的迁移地域,不止于澳门的一城一地,把“新移民文学”定义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就业、生活由一地迁居另一地的外地移民或准移民。这一主体人群创作的文学作品及其文学现象,就是新移民文学”[4]。这一概念和原有概念不同在于:首先,它强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聚焦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并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其次,不再把作家的迁居局限于国别当中,而是缩小至城与城的转换,化大为小,探讨改革开放城市对于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著者重新界定了新移民文学的概念,打破了固有定义的束缚,拓展了阐释的空间。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这一书名当中的“改革开放城市”特指以珠三角为主的广东各个城市,可见著者认为广东对于“新移民文学”的发生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广东“不仅仅是为了标识一个地理范围,更在于诠定‘新移民文学’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意义价值”[4]。为了说明“新移民文学”所蕴含的“广东性”,著者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广东作为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原点与文化坐标。
从纵向看,中华传统文化以农业经济为社会基础,缺少根本性的创新,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主动与异质文化进行碰撞,为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广东作为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省份之一,更是为“广东性”添加了开放与包容的内容。从横向看,珠三角地区经济急速增长,吸引了其他地域的移居者,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移民潮。在传统中国与西方思潮的冲撞中、在乡土文化与都市文明的交错中,这些广东新移民必定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群体感受与心理情感,并且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呈现在他们的写作当中。
纵横结合,梳理了广东新移民背后的时代浪潮;博古通今,展望了广东新移民写作的未来图景。著者用广阔视野打通文学与社会学,以俯瞰视角勾画出广东新移民文学的形成脉络,前瞻性与理论性并存。
2 线性纲领,钩沉文史
谢镇泽、郭海军把新移民文学分为早期性的打工文学、阶段性的底层写作、当代性的城市文学三种形态,通过梳理其发展过程、展现其创作实绩进行史学考察。这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旨在进行阶段性特征的概括,凸显广东新移民文学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多维文学表达,并以此实现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东新移民文学发展的整体观照。在中国新移民文学史还未书写成形的今天,此书对于新移民文学历时性形态的变化的书写有望成为一个自觉完整的新移民文学体系。
打工文学是广东新移民文学形成的过程中最早被命名的一种文学形态,其命名出自深圳评论家杨宏海,他被看作推动打工文学发展的第一人。然而近年来,打工文学的研究价值在慢慢消减,变成一个“阶段性”的概念。这是由打工文学自身的阶段特性所决定的,打工文学的作者会因社会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离开“打工”一族,因此打工文学难以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文学形态。
对于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提出以“劳动者文学”来代替“打工文学”的观点,本书著者则强调了打工文学命名的必要性。“劳动者文学”所强调的是打工者与包括知识精英在内的劳动者的同一性,忽略了二者的差异性、特殊性,“打工文学”内部所蕴含的城乡差异、身份认同的内容也不再明确,那么打工文学所展现的进城农民工的心灵史与生活史也就不再具有难以融入城市的切身之感。由此可见,著者对于广东新移民文学阶段划分的清晰度,正是因为“打工文学”这一命名有其特殊性,其后的文学阶段才得以成立,且强调的文学的历史性变化。
另外,有不少评论文章直接用“底层写作”来称打工文学,如龚奎林的《伤痕与反思:现代性话语裂隙的底层叙述》,赵金钟的《诗歌回乡:“底层写作”的现实意义》。不同于此,谢镇泽、郭海军把底层写作看成是不同于打工文学的一种文学形态,他们认为打工文学的创作者以打工者为主,而底层文学的创作者不仅包括了许立志、郭金牛这类“底层人”作者,还包括曹征路这样的“非底层人”作者,因此对于底层文学的定义应当是开放式的,可以归纳为“由底层作者或其他阶层作者以底层群体的生活为描述对象,表现底层民众现实生存境遇和精神遭际的一种文学创作”[4]。可以说,打工文学是底层写作的源头和起点,底层写作是打工文学的延伸和扩展,底层写作是从“底层写”到“写底层”的结果。著者拓宽了“底层文学”的内涵,从作者与写作对象(世界)的角度出发,内化了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
本书著者把“城市文学”与工业化的现代性建设联系在一起,意在强调现代特区城市对当代性的“城市文学”的催生作用。因此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文学”经典文本进行再解读的过程中提及:新感觉派小说妖魔化了城市影像;《子夜》关注民族走向但没有揭示都市对传统乡土的多元影响;老舍的小说植根传统伦理,揭示民族生存,但忽略了现代城市的面影……以此印证出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阶级对垒、意识形态归属,而不是人与城市或传统乡土和现代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4]。然而,这种观点似乎脱离了背后的社会图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向工业化社会起步时,人们才有更多的机会身处城市,建立人与城之间的审美联系,但这并不能抹杀曾经新感觉派们、老舍们在城市文学方面所做的尝试。但不能否定的是,著者提出的“城市文学”定义更符合当下的文学现状,且为以后的城市文学拓展了讨论的方向。
3 从“新移民文学”到“新市民文学”
“新市民文学”作为一种正在进行着的文学形态,相关的理论研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书对于“新市民文学”书写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学界的观点,此为本书一大亮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四十年来城市新移民亦进行着思想与情感的蜕变,其创作已不同于以往的形态,因此本书著者把“新市民文学”称为新移民文学的新时代形态。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阶层方面,新移民阶层逐渐成长为新市民阶层;在文学形态方面,新移民文学变为新市民文学。这两个维度的变化,展现了人与城的共同成长,勾勒出他们自身与其从抗拒到接受、融入城市文化的过程。
从移民到市民,这群“新来者”不再是漂泊“无根”一族,他们在新的居住地产生了新的身份认同,他们的创作展现了书写“我城”的特点。当新移民对于城乡之别的观念从对抗趋于调和,超越了城乡的思维壁垒之后,新移民便会以一种城乡经验相交融的新市民立场、以人类整体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现实,创作出新市民文学作品。“新市民文学”既是新的市民文学,新在工业社会的形成,新在城市中心的转型;也是新市民的文学,新在市民身份的转变,新在地域流动的轨迹。除此以外,新市民文学这一命名还强调了城市的包容度与接纳度,构成了城与人的共振。
因此,在篇章设置方面,谢镇泽、郭海军两位著者也投入了自己的巧思。对于新市民文学发展的梳理,显然不能用前文打工文学、底层写作、城市文学的书写模式来考察。在行文的设置上,著者以“发展中的新市民文学”和“新时代视角与创作实践”来代替前文的“发展过程”与“创作实绩”,从框架到内容都展现出新市民文学的进行时态,亦为将来对“新市民文学”内涵的补充更新奠定了基础。著者列举了卢卫平、曾维浩、陈继明这三位在珠海创作的作家,以展示他们作为新市民的创作实践。“在明处活着,在暗处写诗”[5]的卢卫平以出身乡土的城市普通人心态,在诗歌中表达新市民的理性思考;曾维浩从《弑父》用先锋手法思考人类家园的丧失之痛,到《了难人之死》《离骚》用温煦悲悯手法关注人类生存处境;陈继明使用虚实相映手法创作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常取材于逸出常态生活的人和事,有意识地培养了读者的审美趣味,凸显出陈氏小说深刻的艺术个性。著者充分挖掘这三位珠海作者的特点,以作者生平为经,以作品内容为纬,对新市民文学的创作实践进行评说。但是仅集中在珠海这一城市,似乎无法凸显全书强调的“广东性”,当然这也为未来的评论留下了可开拓的空间。
4 结语
纵观全书,谢镇泽、郭海军两位著者在梳理新移民文学的发展状况时下足了功夫,从命名的缘起,到各类研讨会的主题,再以具体作家作品为支撑,勾勒出广东新移民文学的四种历时性形态——打工文学、底层写作、城市文学、新市民文学。著作以时间线性为纲领,钩沉了这几座改革开放城市的文学史特征,这四种阶段性的文学也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城市进程的推进。目前广东文学史的书写多集中于近现代的时段,此书则为广东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可以深入研究的纲领。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城市所在的省份,吸纳了大量的移居人口,他们在广东的书写呈现出从“他乡”到“我城”的变化,也是他们的写作从“新移民文学”到“新市民文学”的变化,当中所呈现的身份认同感的变化折射出了广东这四十年来的风云变幻。香港学界对于新移民的“身份认同”已有大量的研究文献,那么当新移民群体出现在广东,与香港或者其他移民城市相对比又会有何不同,应当是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
虽然本书对于一些新生作家如陈再见、萧相风等人的分析还较为欠缺,但也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南粤大地应当充分挖掘潜藏在这座城市里的文学与文化,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广东名片”,相信广东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开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