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展望:新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70年发展之演进*

2020-03-15肖清清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科书教材内容

肖清清,朱 华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小学数学教科书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回顾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进一步对其发展特点做出总结,为我国今后小学数学教科书高质量的编写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从最初的“拿来主义”转向“走自己的路”,从简单的借鉴走向原创,从初创走向发展,在“苏化”的基础上,从模仿照搬的道路走向“本土化”,从自我深化改革走向成熟的道路,逐渐形成了当今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概貌。建国以来,“我国对课程教材的建设特别重视,虽历经波折,但总体发展十分迅速,100多套小学数学教材由国家和地方陆续编写并且出版。其中,十多套全国通用小学数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编写出版。”[1]

一、新中国70年来小学数学教科书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70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在不断的改革中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历经了“借鉴与初创—尝试与初探—破坏与停滞—恢复与校正—深化与发展—拓展与创新”这六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借鉴与初创期(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地中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不够合理,数学课程规定不完全统一,教学秩序也十分混乱,调整与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产生,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材编写的工作。1949年10月,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闭幕词上,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指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因为必须如此,教科书的内容才能符合国家的政策……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巨大,所以非国营不可。”[2]此项规定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教材编写起到了规范作用。1950年,国家选定北方由华北人民政府审定的老解放区课本和南方由大东书局出版的课本,将这两套算术课本作为暂定本。1951年规定全国统一使用俞子夷编写的课本作为暂用本。1952年12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人教社陆续编写教材,1956年大纲根据1952年的大纲进行了调整。在此期间,人教社编写了《五年一贯制小学算术试用课本》,后改编为《初小算术课本》(八册)和《高小算术课本》(四册),这是人教社出版的第一套全国通用教材。由于第一套教材的编写时间较为仓促,缺乏教材编写的经验,以借鉴苏联教材为主。

(二)尝试与初探期(1957—1965年)

1958年6月,在《改革小学算术教学》的社论中指出:“目前改革中小学数学教材,必须从小学算术教学的改革做起。”[3]1959年9月教育部发出“小学各年级算术教材精简和补充纲要”,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教材。人教社出版的第二套教材在第一套教材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定的改进,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基本上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1961年初,编写出版了《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算术(试用本)》一册,并且在五年制试点学校使用,这是人教社编写的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这套教材对内容的选择进行了创新:“将口算和笔算结合在一起,2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以口算形式出现,100以内则主要以笔算形式为主;对复合应用题的难度适当进行了简化;增加了循环小数、比例分配等内容。”[4]接着,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六年制《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人教社编辑出版了《小学算术课本》(十二册),以及《珠算(暂用本)》(一册)。这是我国编写的第四套教材,这意味着教科书在中国化的道路上真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破坏与停滞期(1966—1976年)

1966到1976年,这10年间,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国家与人民都受到了牵连,小学数学教科书进入一片“停滞期”。此时,各地区组织编写教材,教材处于无序的状态,以至于编写出来的教材存有许多问题,小学教材遭受严重摧残,教育质量下降。1966年《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其中明确规定:“将旧教学方针和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并且认为是这项决定的重要任务;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5]在“教科书要彻底改革”的状态下,彻底否定了文革之前所有的教科书,把小学学制从六年改成了五年。受“复课闹革命”的影响,从1969年开始,由各地自编小学算术教材“三算结合”实验教材。[6]“三算结合”是指口算、笔算和珠算,而“三算”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全国进入全面整顿时期。

(四)恢复与校正期(1977—1987年)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开始重点抓教育,并且重新改革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处于恢复与校正期。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示:“要结合本国国情编写教材,要组织一个很强的班子编大中小学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7]此后,教育部着手重点组织中坚力量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1978年2月根据此大纲,人教社编辑出版了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小学数学(试用本)》,在全国使用。接着陆续出版其他各册,到1983年出齐全套课本。1981年,根据《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意见,将试用本改为《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用了四年时间全部出齐。1984年,当时小学学制五、六年制并存,有些地区实行的是六年制,为了适应这些地区的需要,人教社编写出版了《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共十二册,并且全部在1985年出齐。1986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这部大纲是在1978年《大纲(试行草案)》基础上修订而成。文革结束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改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五)深化与发展期(1988—20世纪90年代末)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变革十分重视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学数学教科书建设进入全面的深化发展期。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各地编写实验教材使用。根据这个大纲,在总结原通用教材和实验教材编写与使用的经验基础上,编写了第六套教材《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经过多年的小规模实验,从1992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对于不同学制和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教材的决定。据此,“八套半”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由全国组织编写。这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形式逐渐多样化,满足了各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1992年6月,国家教委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据此,人教社全面修订了原有的教材,于1993年秋季开始供全国城乡实施义务教育的小学选用。[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六)拓展与创新期(21世纪—至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数学教科书建设展现了勃勃生机的新局面。国家教育部对“1992年大纲”作了修订,3月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简称“2000年大纲”)。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各版本的教材进行了适当地修改。在此基础上,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又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规定:“在符合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教材多样化;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有关机构、出版社等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9]这使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进入了新的征程。2001年4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然后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先后出版了六个版本,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试用。该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9]由此,出现了我国第七套教科书。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术界也开始对“学科素养”给予关注。2016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准,进一步落实各学科核心素养。可见,“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我国今后教科书发展的导向,体现了教科书发展的时代性特征。

二、新中国70年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发展特征与演变规律

(一)编写理念转向:由“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教育由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所以,教材编写也随之注重学生的发展。随着国家的重视与时代的发展,我国教科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验教材特征如下:“不再是注重学科本身的完备性与知识的全面性,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教学生如何使用教材,并且对于教材中的内容赋予更多的价值意义。”[10]《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总的教学要求是:“对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中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其中最基础的知识,并且对于四则计算要求准确,进而需要对现代数学中某些最简单的思想进行初步了解,最终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与逻辑思维能力,和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1]2005年全国开始推行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

(二)体例结构转向:由“知识单一”到“知识综合”

教材的体例是指,“除了教材主体以外的其他编辑格式,是教材形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2]我国早期的教材体例比较单一,只涉及章节名称,随着教材编写的改进,教材体例逐渐丰富多样。教科书的体例结构是教科书的“经脉”和“骨骼”,是支撑教科书存在的基础,教科书体例结构的合理性关乎整套教科书的质量,甚至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教科书体例结构的优化是重中之重。[13]所以,教材体例在编排上,十分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性。例如,在原教材中,口算要单独学习两年,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之后,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将单一的笔算改成笔算与口算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使知识之间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教科书在结构上,更加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几何初步知识内容的编排上,将其与计算和应用题等知识点相互联系,使知识内容更加紧凑。从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历程可以看出,体例结构已经从学科知识单一模式向学科知识的综合转变,而且一直都在强调知识综合的重要性。

(三)内容选择转向:由“基础性”到“生活化”

新中国成立后,教科书得到了蓬勃发展,小学数学教科书在改革和不断摸索中进步,走过了一条曲折且发展的道路。这个时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借鉴于苏联,大部分内容是直接照搬过来。例如:“小学算术教材的编写内容以苏联教材为蓝本,主要学习算术中的整数,分数、百分数则很少涉及,并且不学习繁分数、比例、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4]前面三套教材的内容主要分为笔算和珠算两部分,在第四套教材中,选择删除一些不当的内容,如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等,这套教材不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五套教材相比于前面四套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圆柱、圆锥的相关内容,教材将现实生活中具备圆柱、圆锥性质的实体导入,拉近了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材内容的优化特别重视,为了改变过去教材内容“繁、难、偏、旧”和“以知识为中心”的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实现教材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和适应性。”[15]在内容编写的整个过程中,遵循学生的生活性为原则,以学生身边的环境作为素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呈现方式转向:由“呆板单调”到“灵活多样”

“呈现方式”作为不同教科书最直观地体现,它指的是:教科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素材进行教学。“以良好的方式呈现教科书内容,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课堂。促进学生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思考,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化和具有情境性,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逐渐步入学习数学的佳境。”[1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材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由“一统天下”转变为“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教材多样化的局面应运而生。改革开放时期的习题形式丰富多样,图文并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出现了单元主题图、试一试、想一想等多种栏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标准》)指出:“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多种多样,如图片、表格等,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于学习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17]可以发现,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从最初简单枯燥的文字叙述到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再到如今图文并茂的转变,而且这种变化处于不断发展中。

三、对未来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展望

从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形成了较为规范化的体系。对未来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发展轨迹进行探究,不仅仅是参照过去的发展趋势,而且需要对当下社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所以,对未来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展望,需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教科书应深层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编写理念

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是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教科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科书的内容框架、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是整个教科书编写过程的基石,是教科书编写成功的关键。[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摆脱了以“知识为中心与教本为中心”的束缚,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向编制学本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转变。“2000年课本”的编写,主要服务于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由过去“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改变过去旧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意识的形成,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70年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历程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从学习国外到自我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于课程结构的改变,处于一种缺乏整合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要求整体设置综合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19]如今,我们越来越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如,人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有趣的平衡》,将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相结合。“2011年版”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为:“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的真正价值,并且掌握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最终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0]总之,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并且形成正确的知识观,实现综合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回归于生活。”[21]教材注重选取与生活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数学内容,将日常生活的情境引入数学教材中,使数学生活化。例如,为了计算场地大小产生了面积公式,为了计算物体的占地大小有了体积公式,然后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生活的便捷性。而新一轮的数学改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对于“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点,将其设置成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模块。与之前相比,拉近了数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为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摒弃传统教育内容中繁难偏旧的知识,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育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2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将其作为编写理念,教科书的编写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主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素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数学价值所在。

(四)注重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一本好的教材,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直接关系着教科书编写的质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直接关系着其对数学的意义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3]“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采用了文字、对话、图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不管是集中,还是分散编排,都有效结合了这些形式,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24]图文并茂的呈现,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总而言之,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是教材编制长期以来积淀的结果,也是教科书编写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数学是小学阶段中主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实现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质量。“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个关键要紧的事情。”[24]我国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在发扬传统文化与面向国际化中不断磨合,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中不断进步。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从借鉴到初建再到不断进步与成熟的发展过程,是时代的诉求。小学数学教科书建设为学生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是一项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艰巨任务,教科书建设需要与时俱进,才能与社会主义的建设相适应。

猜你喜欢

教科书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主要内容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