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去,不负青春不负梦
2020-03-1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又是一年毕业季,874万高校毕业生将走出校园,投身社会。是收拾行囊赴北上广深逐梦?还是来到艰苦的基层扎根?站在人生十子路口,他们将做出自己的选择。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座谈、回信等方式,勉励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背后是党和国家的坚实后盾,是来自全国上下的支持。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热情支持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在四川,各级关工委主动作为,广大五老多方奔走,深入实施爱心助学行动,汇聚各方力量助力高校学子成长成才。宜宾市关工委连续12年承办“爱心助学·栋梁工程”,募集资金1.04亿元,扶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2.5万余人;达州市关工委“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4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100余名;巴中市关工委联合市慈善总会举办了第六届“金秋圆梦·慈善助学”活动,筹资370余万元,资助贫困高中、大学新生840余名;南充市关工委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圆梦大学”行动;全省“十佳五老”杨秋发起成立求吉乡关工委“教育助学协会”,让只有7个村3340人的求吉乡走出了103名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各级关工委不仅“帮一把”,更注重“扶一程”。这些年来,通过实施“爱心助业”行动,省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幼儿园园长培训工程、职业技术培训、扶持“双带”青年等关爱项目,省州联动,对口支援,市县互动,助力脱贫攻坚,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树的影子再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人走得再远,家国情怀永远厚植内心。高校毕业生们面临建功立业的人生抉择,也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唯有将理想同祖国相连、将命运与人民同趋,方能不负青春不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