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主体携手,共育新时代工匠

2020-03-15温云芳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师傅校企学院

温云芳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0 引言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把握学院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契机,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

1 实践背景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示范性(骨干)优秀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坚持“植根曹妃甸、服务新唐山,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办学定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追踪前沿技术、注重内涵建设、打造品牌专业”为建设理念,适应唐山市及周边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唐山荣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唐山荣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衍生服务为一体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曾多次荣获“唐山市和谐企业”称号、跻身河北重点行业排头兵行列,各业务均处于蓬勃发展之势,前景良好。以“正能量、负责任、大集团”为企业价值观,坚信人才培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每年接纳学院汽车类专业学生数十名,为学生提供了质量高、品牌亮、岗位优的实习就业平台。

2 具体做法

2.1 校企携手,实施双主体育人

学院与企业签署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共同成立荣川汽车学院;依据汽修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初步要求和企业用人标准,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签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学徒的岗位及在岗的学习内容,保证学徒津贴等权益。

2.2 分工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制定了相互协同的2份《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负责传授通识教育内容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企业负责训练实践技能,实行开放式培养模式;将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文化、质量意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贯穿其中;通过“学校+企业”的环境育人、“师傅+教师”的联合讲授、“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并重培养,保持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3年不断线;充分发挥校企资源优势,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卓越人才培养相结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汽修杰出人才。

2.3 对接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师傅、行业实践专家组成的课程团队,共同研讨汽修岗位任职要求、技术标准和工作任务,参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建立面向教学和企业双重要求的课程标准,面向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并重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面向学徒的课程实施方案,开发面向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教学资源;提炼了9类难度递进的真实教学项目,构建了适合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了现代学徒制教材6部;构建班级网站和课程网站,应用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创设虚实交互的教学模式,形成“学校课堂+职场课堂+在线课堂”交叉融合的教学情境,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教学、互动与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保障。

2.4 校企融通,形成双导师教学团队

校企共同制定《学徒制企业师傅标准》,明确师傅的职责与待遇。每位师傅带1~2名学徒,由师傅完成实践教学;实施双向挂职锻炼,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实践教学,同时参与教材开发、课题研究、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学校教师每周一天到企业授课,假期进行实践锻炼,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5 参照布局,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依据“合作开发、共同建设、共享成果、服务社会”的原则,参照4S店的功能布局和建设理念,共建了校内“汽车职场课堂”,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求,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有效帮助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训练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6 创新机制,加强专业运行管理

学院成立由系领导、企业管理层、校内外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人力资源部员工、学徒制师傅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沟通协调相关事宜。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优势,强化专业运行与监控管理;开展多层面、多维度、全过程的专业、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做好规划,制定标准,监测关键控制点,分析问题及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解决潜在问题,形成常态化“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8字质量改进螺旋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和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2.7 借鉴经验,构建新的评价模式

学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课程评价实施细则》,把企业考核机制引入学校课程考核,将学生的工作态度与表现、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创新精神等因素纳入考核内容,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师傅之外的荣川集团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课程考核,聘请“学术+业界”双外考官,形成多元课程评价机制。学生抽取2~3种岗位技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现场操作,考官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规范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文明意识等进行考核打分,做出成绩评定,现场填写《现代学徒制第三方评价考核表》。

3 取得成效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培育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3.1 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

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融入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弥补了单纯由学校教育的不足,技术技能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和企业的满意度。双身份使学生进入“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学习状态,既要遵守企业的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经过校企共同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更纯熟,毕业时已基本适应员工身份,用“一技之长”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共获奖31人次。

3.2 助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学徒制培养了带有企业品牌的汽修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节省了后期新员工培训、培养所需的费用,间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协同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提高新老员工岗位的适用性,是企业有序培养储备人才、干部的有效方式。企业受益于专业提供的人才支撑、职工培训、技术创新以及社会服务,生产绩效得到提高,助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深化了专业建设内涵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特色教材等有一定价值的标志性成果。教师团队完成了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会2项现代学徒制专项课题研究,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学徒制相关论文5篇,其中1篇获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获2017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学徒制项目获专家组地充分肯定,顺利通过河北省第1轮三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

4 存在问题

企业师傅没有法定的身份,所具有的基本权力义务不明确,师傅对学生的付出和所享受的待遇没有标准可循;学徒期间学生与企业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学生没有社会保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责任划分不清;企业师傅对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不足,应持续加强,以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师傅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理发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