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变革

2020-03-15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陈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玉米生产

崔爱民, 张久刚, 张虎*, 单皓, 陈伟

(1.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 临汾 041000;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玉米位居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首,是人类和畜禽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玉米产业与我国养殖业、畜牧业关联度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十三五”前的较长时间内,玉米价格高、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好,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为这一时期的粮食十余年连增做出了较大贡献[1-2]。2002年,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 463.4万hm2,小麦播种面积为2 390.8万hm2,玉米播种面积超过小麦播种面积;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为3 002.4万hm2,水稻播种面积为2 897.3万hm2,其播种面积超过水稻;尤其是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4 496.8万hm2,达到最高值,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37.8%[1]。与其播种面积相比,玉米总产量更早时间就超越了小麦和水稻。1995年,玉米总产量11 198.6万t,小麦总产量为10 220.7万t,玉米总产量超过小麦总产量;2011年,玉米总产量21 131.6万t,水稻总产量20 288.3万t,玉米总产量超过水稻;高峰年2015年玉米总产量为26 499.2万t,占粮食总产的40.1%[1]。目前,我国玉米产量和消费均居世界第二位,以2016年为例,玉米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0.6%和22.6%[3]。

玉米产业多年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国内玉米价格持续高于国际市场,导致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加上国内玉米生产旺盛,玉米供给快速超过需求,供需失衡,玉米生产出现了高生产、高库存、农民卖粮难的问题[2]。2005年,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为219.3万t;2015高峰年达到3 303.7万t,占到同年国内玉米生产量的12.5%[4-5]。其次,玉米品种创新乏力,生产风险加大。自21世纪初,郑单958、先玉335等紧凑型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全国玉米平均单产达到5 120.1 kg·hm-2,至2013年升至6 016.0 kg·hm-2,年均增长99.5 kg·hm-2,增长较快。之后增长乏力,多年在5 800~6 100 kg·hm-2徘徊,单产水平难以形成显著突破,玉米育种长期处于爬坡状态[1]。这一时期,种植品种多样性降低,同质化严重,病虫害危害加剧,抵御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生产风险加大[6]。再次,随着城镇化和农业发展,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进城,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国家粮储政策改革后玉米价格大幅回落,种植效益下降,玉米生产重视度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玉米生产经营主体和生产方式变革已迫在眉睫[7]。玉米生产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粒腐霉变、真菌毒素侵染现象和地力持续减退、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8-11]。

玉米产业进入到了一个从环节到总体都需变革的阶段,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实现玉米生产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和智慧化,最终实现玉米生产现代化,关乎“三农”事业的发展。针对玉米种植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结构劣化、单产提高不快、品种同质化严重、种植效益低、质量安全堪忧、生产潜力下降等突出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玉米产业间和产业内种植结构优化、稳定玉米生产,加快土地集中耕种、加快玉米品种原始创新、提高种植效益,多措并举、提高玉米安全质量和种养并重、培肥地力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玉米生产变革提供有益参考[2]。

1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概况

1.1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增长较快,大体可分为稳步增长(1978—1989)、快速增长(1990—1998年)、调整下降(1999—2003年)、恢复增长(2004—2015)和优化调整(2016至今)5个阶段(图1、图2)[12]。这5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全国玉米平均产量的变化,并综合考虑了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玉米单产不足3 000 kg·hm-2,至80年代末已增长至4 500 kg·hm-2,至90年代中期达到近5 000 kg·hm-2,之后下降调整,21世纪初又快速增长至近6 000 kg·hm-2,现阶段增长缓慢有待突破[1]。由图2可以看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缓步增长,80年代前半期调整下行后恢复增长,21世纪初开始快速增长,至2015年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与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17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4 239.9万hm2和25 907.1万t[1]。

图1 1978—2017年我国玉米平均产量发展变化[1]Fig.1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average maize yield in China from1978 to 2017[1]

图2 1978—201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发展变化[1]Fig.2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planting area and total yield of maize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17[1]

1.2 我国玉米主要产区

我国31个省区均有玉米种植,以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内蒙古、河北和辽宁7个省区居多,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66.0%,形成了从东北向西南走向的东北、华北和西南3大玉米生产带[1,13]。按生态区划分,我国玉米种植区分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5大区[13]。其中,以北方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所占面积和产量最大,两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70%,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80%[4,14]。

1.3 我国玉米高产创建水平

当前,我国春播玉米单产纪录为22 756.7 kg·hm-2,夏播玉米单产纪录为21 042.9 kg·hm-2,分别由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和登海种业集团2005年创造[15-16]。高产创建的主要栽培措施是密植和水肥一体化管理,其种植密度分别为130 500株·hm-2和102 000株·hm-2以上[15-16]。不过相比美国,我国的高产创建水平还比较低。例如,2017年全美玉米平均产量为11 080 kg·hm-2,春玉米高产纪录是34 035 kg·hm-2,分别比当年我国玉米平均产量和高产纪录高65.0%和49.6%[1,17]。这进一步表明,我国玉米生产和高产创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 我国玉米消费需求与贸易现状

2.1 我国玉米消费需求现状

我国玉米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2002年,我国玉米消费量达到约12 590万t,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0.06%,2016年达到约23 200万t,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2.53%,玉米消费增长较快[3]。玉米是多元经济作物,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和化工原料,少部分用于食用和种用[18]。2015年,我国普通玉米用于饲料加工的占比60.41%,用于工业消费的占比31.26%,用于种用和食用的占比7.39%,损耗占比0.94%[19]。2017年,国内玉米消费量约为23 300万t,人均消费约167.63 kg;2018年,国内玉米消费量约25 100万t,人均消费约179.93 kg[1,20]。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增加是玉米需求增加的直接因素。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测算,至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14.5亿左右,以当前人均消费180 kg计算,玉米需求将达到约26 100万t,这与《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预测2027年玉米需求约25 900万t大体接近[21]。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玉米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需求。

2.2 我国玉米及替代品贸易现状

2001—2009年间,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最高年份2003年的出口量达到1 639万t。自2010年起,我国玉米进口量超过出口量,2012年最高达到520.8万t,近3年年进口量在300万t左右(图3)[4-5]。美国和乌克兰是中国主要的玉米进口来源地,2015年前美国进口占比较大,之后乌克兰进口占比居多,至2017年11月,乌克兰进口量升至62.8%,美国进口进一步下降[22]。为保护国内玉米生产,我国一直对玉米进口实施配额制度,严格限制玉米进口总量,因此,玉米进口量多年差异不大。但饲料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和玉米酒糟等进口增长迅速(图4),2005年进口量为218.9万t,2015年高达2 830.7万t,增长约12倍,是当年玉米进口量473万t的近5倍,对国内玉米生产、消费、价格和库存形成重要的影响[23-24]。

图3 2004—2017年我国玉米进出口对比[4-5]Fig.3 Compare analysis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of maize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7[4-5]

图4 2005—2017年我国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23-24]Fig.4 Import of maize and maize substitu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7[23-24]

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地更加多元化,玉米净进口依存度仍保持低位,进口贸易处于安全范围[19]。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到位,国内玉米生产总量将下行企稳,并伴随生产变革红利的释放、优势区生产水平的提高而缓步提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玉米供需关系将会从供大于需逐渐调整至供需平衡,消费安全压力较小。这也为我国玉米产业安全、优质、可持续及多元化发展深度变革赢得时机。

3 我国玉米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玉米在粮食作物中的占比过高

玉米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极性高,从20世纪末以来,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2008年,国家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后,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脱轨持续上涨,推动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由1995年的2 277.6万hm2扩大至2017年的4 239.9万hm2,增加了1 962.3万hm2,增幅86.2%,2015高峰年为4 496.8万hm2[1]。增加的玉米播种面积一部分来源于粮食总面积的增加,199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 006.0万hm2,2017年为11 798.9万hm2,增加了792.9万hm2[1]。另一部分源于对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挤占,1995—2017年间除水稻面积基本持平外,小麦种植面积下降435.2万hm2,大豆面积下降118.1万hm2,薯类面积下降234.6万hm2(图5)[1]。

图5 1995—201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1]Fig.5 Change in crop planting area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7[1]

图6 1995—2017年粮食作物产量变化[1]Fig.6 Change in crop yield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7[1]

图7 近年来大豆生产与消费情况[1]Fig.7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oybea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 [1]

在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产出大于需求,加之进口,形成一定的库存,消费安全压力较小(图6)。粮油作物大豆虽总产有小幅增长,但需求增加显著,生产自给率不到20%,严重依赖进口,形成较大的消费安全压力(图6、图7)[1]。薯类作物在“马铃薯主粮化”政策主导下,其种植面积也有进一步增加的需求[25]。因此,无论从播种面积还是从产出来讲,玉米相对占比过大,大豆严重不足。

3.2 劳动力结构劣化,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

我国农村家庭普遍拥有的耕地较少,农业生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低,大量的青壮劳力从事其他产业,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主要劳力由以青壮年为主转变为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7]。玉米从播种、田间收获到脱粒实现机械化,单粒播种、化学除草等配套技术应用,大大减少了劳动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条件。劳动力结构的劣化和种植效益的降低,造成了玉米生产的重视度下降,投入意向降低,重种轻管,生产效率降低,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

生产成本高是玉米种植效益低的另一因素。1998—2016年,我国玉米成本由5 348.13元·hm-2升至15 983.05元·hm-2,增长198.9%,并于2010年超过美国,种植效益和竞争力明显下降[26]。生产成本中直接费用如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占比35.5%,间接成本如土地费、雇工费等增长较大,占比64.5%[26]。其主要原因是田地分散,规划与管理不统一,作业效率低,农资采购成本高。山西省农业农村厅2015—2016年对玉米生产成本与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农民土地和投工不计入成本,平均收益约7 300元·hm-2;土地不计成本,投工计入成本(因劳力缺乏,需要雇工),平均收益约1 600元·hm-2;土地和投工均计入成本(土地成本水地为7 500~12 000元·hm-2、旱地为4 500~7 500元·hm-2,平均以6 000元·hm-2计),效益为亏损4 000元·hm-2[27-28]。

3.3 单产提高慢,品种同质化严重,生产风险大

2013年全国玉米平均产量达到6 016 kg·hm-2,玉米生产水平有一个大的进步,但之后全国玉米平均产量多年在5 800~6 100 kg·hm-2间徘徊[1]。2004—2013年全国玉米平均产量年均增长99.5 kg·hm-2,2013—2017年全国玉米平均产量年均增长23.6 kg·hm-2,且2014—2016年间全国玉米平均产量低于6 000 kg·hm-2,表明近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水平没有增长,玉米育种长期处于爬坡阶段[1]。当前这一产量水平与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比较,有较大的差距,以2017年为例,我国玉米平均单产6 110.3 kg·hm-2,美国同期单产却为10 080 kg·hm-2,相差65.0%[1,17]。

生产中郑单958、先玉335等类似品种的大量存在,表明玉米品种的同质化率很高,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危害加剧、大面积爆发的风险增加[6]。近年来,高温、干旱在多地时有发生,造成玉米结实率下降;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在黄淮海夏播区呈年际间高发态势;玉米蚜虫、玉米螟等在部分地区危害造成空杆和早衰[29-30]。

表1 2015—2016年山西省玉米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结果Table 1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maize production cost and benefit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15 and 2016

3.4 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全球每年大约有 25% 的粮食产品、我国大约80%的玉米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真菌侵染,部分霉菌在特定的条件会造成穗腐并产生毒素[8-9]。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赤霉烯酮等,具有强烈的致病、致畸、致癌作用,对家禽和家畜有较大的危害,部分真菌毒素还能通过食物链污染肉类和牛奶等食品,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2016年,从国内多个地区所采集的猪全价配合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的阳性率分别高达100.0%、99.5%和100.0%,其中,96.4%的样品同时检出3种毒素,均超过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10]。玉米发生穗腐、粒腐,受霉菌侵染后籽粒颜色、味道和营养成分劣化,商品性降低,食用价值和饲用价值降低[8]。

3.5 种养失调,地力持续下降

化肥替代农家肥、有机肥,旋耕替代翻耕、深松,轮作与休耕缺失,是长期以来大部分玉米田重生产、轻保育,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现状。长期不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导致全国超过87.8%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超过10.6%的耕地土壤有机质低于6 g·kg-1,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11]。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显示,2012年底,中低等耕地约占总耕地的72.7%,27.9%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31]。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下降还表现为土壤耕层变浅,玉米主产区的东北地区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 cm退化到20~30 cm,华北平原耕层也在变浅;土壤结构变差,理化性状下降,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板结加重;土壤自身净化能力减退,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迅速累积,有效微生物菌群和有益微量元素失调,土传病害加剧,化肥和农药利用率降低[11]。

4 我国玉米生产变革初探

4.1 合理定位,稳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

在当前国际粮食供求关系相对宽松和国内库存充足的前提下,压缩并维持合理玉米生产面积,扩大大豆和马铃薯生产,是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内容。有研究显示,玉米生产自给率大体在85%~95%之间[2,17]。以自给率90%、单产水平6 000 kg·hm-2、玉米消费量25 100万t(2018—2019年实际消费量)计算,玉米生产面积为4 183.3万hm2左右,较2018年实际播种面积少30万hm2,表明玉米生产调整还有一定的空间[32]。玉米调减区主要为非玉米生产优势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春玉米和黄淮海低产夏玉米区等区域[33-34]。调减方式有粮改饲、玉米大豆轮作、玉米薯类轮作、休耕等方式。根据规划农业供给侧改革后大豆种植面积增加266.7万hm2,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130万hm2[33-34]。调减非优势区的同时,应加强生产基础好、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而稳定的优势产区玉米生产,通过种植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效品种,使用配套栽培技术和机械,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和持续提高玉米生产产能。

在玉米产业内部,结合种、养融合程度,根据消费加工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饲料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在订单机制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淀粉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等专属玉米,使玉米种植结构更加多元化。根据农业农村部规划,至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达到160万hm2,鲜食玉米达到100万hm2[33-34]。

4.2 加快土地集中耕种,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提高种植效益

土地分散耕种不利于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成本较高。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体为依托,以土地流转、入股、参社、托管等方式,实现集中耕种和管理,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向农资、农机、植保、收贮、管理等职业细化,达到玉米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和规模化[14,35]。2017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依托企业,通过“土地托管联盟”和“增益型、套餐式”模式开创了山西省土地集中耕种模式的探索[35]。

与土地集中耕种相适应,玉米生产的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也要一同变革。新的生产经营者将是专职农业生产者,技术和资本实力更强,对玉米生产更为重视,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度更高。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营方式要求统一规划经营管理,降低农资采购成本,摊薄用工用机成本,充分发挥专职管理者的专长,节约生产成本,提质增产增收,进行高效生产。

4.3 加快原始创新、培育多元优质高效品种

生产中郑单958、先玉335等类似品种的大量涌现,表明在玉米品种选育上原始创新不足,模仿育种严重[6]。适度提高品种审定的基因差异性门槛,加大新种质和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创新种质有偿使用机制,为品种原始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加快品种的原始创新,必须加大种质资源的多源扩增力度,从国内外不同生态区挖掘和引进种质资源,并开展种质资源的基础性研究,为种质应用研究提供前育种信息。近年来,外源种质的引进利用更多是对跨国种企在我国参审品种种质的利用,往往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资源多样性不高,应持续从CIMMYT等国外机构引进外源种质,在系统性前育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种质发放,拓宽外源种质的利用范围。当前,国内种质的研究利用主要集中在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大的亲本上,遗传丰富的地方种质研究利用较少,而我国拥有地方玉米种质有11 743份,占整个种质资源的74%,先后育成了E28、旅9、黄早四、昌7-2、lx9801等多个生产骨干自交系,弥足珍贵,未来应以早熟、耐密、脱水快、茎秆坚韧等新的生产要求筛选利用[6]。

专用、适粒收和抗旱、耐瘠、水肥高效利用、抗病是玉米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玉米育种创新的方向。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饲料加工和工业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90%[19]。饲料玉米创新应更注重营养价值的提高,高赖氨酸、高蛋白等玉米专属性的提高;工业消费主要用于生产淀粉和燃料乙醇,应注重淀粉含量专属性的提高。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一环,一次作业完成了收获、脱粒、秸秆还田3道工序,节约了生产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玉米育种创新的重要方向[12]。节水、节肥、节药,水、肥、药等资源高效利用是玉米高效生产和生产生态化的另一创新方向。总之,玉米品种创新应兼顾多元、专用、优质、高效等多个层面,实现多优良性的状协调统一。

4.4 种植抗逆品种,加强晾晒条件建设,提高安全质量

玉米籽粒安全品质低的原因主要是发生籽粒霉烂,产生毒害物质。田间感染穗腐病和收获后果穗、籽粒霉变是穗腐和粒腐发生的两个阶段。玉米在田间发生穗腐,主要与种植品种的穗腐病和粒腐病抗性低相关,田间管理差或遭受其他病虫害,也会降低植株抗性,导致穗腐病加重。种植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是防治田间穗腐病的主要措施。

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破碎高,晾晒期低温寡照阴雨,脱水速度慢,会加重籽粒霉变[36]。当前,晾晒场地不足和烘干设备缺失是广大农村的普遍现状。2016年,我国玉米的机械化收获率达到66.7%,而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却不足10%,二者产能严重不匹配[37]。烘干不足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机械化粒收大面积应用。未来,应在玉米生产优势区,根据实际需要,分区域分步骤进行烘干设备配套和晾晒场地建设,保障玉米丰产丰收与安全优质。总之,应多措并举,加强玉米种植、收获、加工和存贮全过程建设,实现玉米产品的质量安全。

4.5 用养并重,培肥地力,持续提高玉米生产潜力

要“藏粮于地”持续提高玉米生产潜力,必需多措并举,综合运用产业融合发展、耕作制度变革和耕作方式优化等方法,培肥地力,逐步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畜牧业融合发展,使籽粒、秸秆经过禽畜过腹,又回到田间,实现绿色循环发展[36,38]。通过玉米与小麦、大豆、谷子、薯类等作物倒茬轮作或休耕制度,用养结合,平衡土壤养分,减轻土传病虫草害,克服“连作障碍”,持续提高地力[38]。通过秸秆还田、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绿肥种植,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36];推广旋耕与翻耕、深松相结合的耕作方式,持续熟化土壤[38]。推广秸秆覆盖、少耕、免耕、秋整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降低水分消耗,提高水分利用率;推广以控制氮磷流失为主的节肥增效、植物营养诊断、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订单配方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农田环境、病虫害等自动监测,实现科学化、智慧化管理。

5 结语

当前,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形式下,玉米生产处于从生产经营方式到品种培育、栽培管理等多领域、深层次的优化调整,唯有各领域相互衔接,齐头并进,才能实现玉米生产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玉米生产现代化,不断提高玉米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长远满足我国粮食安全和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玉米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收玉米啦!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
我的玉米送给你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