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20-03-15黄红燕
黄红燕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对细节问题的掌控和分析方法愈加多元,给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契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培养和教学是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对学困生的教育问题进行更充分细致的分析,设置多样的教学培养策略。使学困生的学习状态重回正轨,促进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顺利完成小学知识学习阶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分析;教学策略
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出现困难的原因是多元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缺乏科学的应对教学思想,甚至将学生的成绩和其“智商”进行绑定,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歧视色彩。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厌恶程度不断加深,师生之间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实际上成为限制学生能力发展的“元凶”。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对新时期的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积极地分析和规划,保持“对症下药”的人本教学态度,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科学有效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开蒙”时间较晚。学生的开蒙时间较晚,即学生对课堂数学知识学习不重视,未能形成理性的学习观念,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行为上比较特立独行,导致其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升。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保持定力和耐心,尝试对数学课程的重要性进行解释说明,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理性学习态度逐步得到培养,对数学课程学习表现出才能和天赋。[1]
(二)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有效集中。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一些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得不到有效集中,往往在学习中遗失了重要的知识内容,容易轻言放弃,导致其学习质量不高,在學习中处处受挫。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积极培养度,让学生静下来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尝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得到改善。
(三)学生的学习问题的长期积累。小学数学知识彼此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初期学习中的不重视,可能导致其学习问题的不断累积,最终形成严重的畏难心理,在学习中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释放学生的压力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畏难心理得到缓解。教师在通过其它教学方式跟进教学,使学生逐步回归到学习正轨。
(四)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不合理。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压力情绪提升,不敢进行大胆的提问和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问题不断累积,在学习中十分吃力。此外教师“一刀切”的硬性教学策略,也增加了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产生了“落后于人”的想法,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导致其实际学习水平的不断下滑。最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针对少数学生开展教学,一些后排的学生容易被边缘化,得不到有效的激励。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失去了荣誉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等。
(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和挫折,导致其抑郁的情绪陡然提升,在学习中显得力不从心,进而影响了其实际学习质量。对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成绩忽高忽低的情况,在教学中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困生有效转化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保持对学困生的关注和了解。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粗略分析其在学习中能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教师的转化教学策略保持精准度和科学性。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积极改革,使教师主观性的教学问题得到有效消除,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保持和学生充分的交流,坚持公平教学的策略,给每个学生平等发言的机会。其次教师要保持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将简单的问题留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回答,使其对课堂教学保持专注。在布置作业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出梯度性的要求,使学生在完成简单作业后,积极地对困难作业进行求教探索。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生活教学等,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探索热情和兴趣。[2]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室、学校、地区的面积进行估算分析,使学生对面积度量单位做到更深刻的认知。
(三)教师促进班级集体学习文化氛围的发展。在数学课堂学困生转化教学中,班级的学习士气对学生个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挑战任务,组织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使每个学生在班级学习中找到归属感,愿意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尝试。在学生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高低搭配”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和帮助,促使学困生的学习思维和视野得到不断地提升,使其在班级学习中保持进取精神。
(四)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数学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分类思想和微课教学形式,对教学过的内容进行整编和混编,以此促进学困生补回“旧账”,重新点燃学困生的学习希望,切实提高其学习视野。例如教师可以依据:数理知识、几何知识、抽象模型知识对教学过的内容进行快速分类整理,促进全体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培养其框架性的学习思维。
(五)教师保持和学生家庭的有效联系,改善学生的学校人际关系。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有问题及时的向周围的人请教。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彼此的理解。此外教师需要和学生家庭保持有效的沟通,保持“既报喜又报忧”的交流策略,使家庭教育发挥更多积极性的作用。
(六)教师采取激励教学策略,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积极评价。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步作出积极的公开评价,激励其在学习中进行更积极的尝试。此外教师可以对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做出期许性的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作出积极的尝试,使其逐步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三、结语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充分的人文关怀,对症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给予学生多样的教学支持。使学生逐步地摆脱学习困境,重新对数学课程点燃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秋梅.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15, 000(004):182-182,183.
[2]吴雪莲.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