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宗元《江雪》英译本中的意象重构的比较研究

2020-03-15罗琼

人物画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江雪柳宗元意象

摘  要:诗歌翻译是源语诗歌在译语文化中的重构,而诗歌意境的重构离不开意象的重构。为了更好地传递源语诗歌的“意味”, 译者和诗歌的意象传递是影响诗歌翻译的重要因素。《江雪》四个不同译本的对比,揭示了不同译者对意象的文化内涵传递和个性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意象;诗歌英译;《江雪》;柳宗元

柳宗元著名的山水诗《江雪》的英译共有将近三十种译本,体现了柳宗元的山水诗在以英语为目的语的文化中的传播。胡文仲1引用了爱德华·泰勒1871年提出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诗歌翻译,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有利于传递人类遗产、传承人类文化。张广法2提到《江雪》的外籍译者有十一人,分别是威廉·弗莱彻(W. J. B. Fletcher) ,罗伯特·佩恩((Robert Payne)、英尼斯·赫丹(Innes Herdan)、约翰·诺弗尔(John Norval)、大卫·辛顿((David Hinton)、杰罗姆·西顿((J. P. Seaton)、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雯姆·杰尼斯(Soame Jenyns)、伯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盖瑞·施耐德(Gary Snyder)等。文本将选取四个译文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不同译者对诗歌意象的翻译和重构。

一、诗歌意象及其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强调意象的含蓄和意味,讲求象征性和暗示性。同时中国诗歌意象讲究意与象的完美融合,即主体和客体的融合。陈植鄂3指出,“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而西方的意象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相似之处。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4曾经指出“意象是能在同一时刻激发思想和感情上的繁复共鸣的东西”,(“An image in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体现的也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诗歌意象的重构离不开译者对源语诗歌意象的理解与把握,也离不开译语读者对于译本的理解。

二、诗歌意象的重构: 《江雪》三个英译本之比较

最早翻译《江雪》的外籍汉学家是W.J.B. Fletcher(威廉·弗莱彻),之后又出现了众多的英译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大卫·辛顿((David Hinton)、盖瑞·施耐德(Gary Snyder)、叶维廉(Wai-lim Yip)等。后面三个译本都属于现当代的译文。译文分析如下:

第一行:千山鸟飞绝

译者 译文

Fletcher “The birds have flown away from every hill.” 5

David Hinton “A thousand peaks: no more birds in flight.” 6

Gary Snyder “These thousand peaks cut off the flight of birds”7

Wai-lim Yip “A thousand mountains—no bird’s flight.”8

在柳宗元的第一行诗歌中,“山”和 “鸟”是两个中国传统原型意象。弗莱彻将山翻译成了“hill”, 辛顿和施耐德翻译成了“peaks”, 而叶维廉则将“山”译成了“mountain”。在翻译原型意象时,译者的意识形态对与译文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 “hill”、“peak”和“mountain”在英语文化中传递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Hill”是小山,与柳宗元所处的地理位置“永州”是贴合的,他创作《江雪》的流放之地永州更多的是“hill”,當然柳宗元此处是否真的指他当时的创作地点也是未知的,因为汉语诗歌的意向美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译得太准确,反而失去了汉语诗歌的意境。辛顿和施耐德采用了“peaks”(山峰)作为目的语的意象,因为他们更多地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按照英语的逻辑,只有太高的山峰,才会没有鸟儿的痕迹,也体现了柳宗元在流放之际对于“高处不胜寒”的朝廷的复杂情感。叶威廉在译本中使用了“mountains”同样也是来源于他对于原文本的理解。由此可见,译者对于源语诗歌的认知是影响意象重构的关键因素。第一行中还有一个意象“鸟”。四个译本都翻译成了“bird”,说明了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鸟”的原型意象的高度契合,都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以及“鸟儿滑向天空的方向”。同时译文中对于“千”和“绝”的翻译也是各有千秋的。“千”在古代汉语中象征着“多”,所以弗莱彻直接用了名词复数的形式表现“多”的概念,而之后的三个译本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千”(thousand)的意象,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而在翻译“绝”的意象时,弗莱彻和施耐德用了“away 和 off”构成的两个肯定句,而辛顿和叶威廉采用的是两个否定句。

第二行:万径人踪灭

译者 译文

Fletcher “Along each empty path no footprint seen.”9

David Hinton “Ten thousand paths: all trace of people gone.”10

Gary Snyder “On all the trails, human tracks are gone.”11

Wai-lim Yip “A million paths—no man’s trace.”12

在第二行中, “径”和“踪”是两个传统的中国文化原型意象。三个译文将“径”译成了“path”,而施耐德“径”译成了“trails”,其中“trails”尤其指的是山林中少有人走而形成的不清晰的足迹。“踪”被翻译成了“footprint”、 “trace” 和 “track”。为了体现 “灭”这一变化,辛顿和施耐德使用了“gone”来重构“踪迹”的变化。对于“万”这一原型意象,只有辛顿采用了直译的方式,译成了“ten thousand”,叶威廉采用改写的方式,将“ten thousand”译为“a million”, 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施耐德将译文中“万”的意象省略了,以求更通顺、更流畅的译文。

第三行:孤舟蓑笠翁

译者 译文

Fletcher “In his lone skiff his bamboo garments screen,”13

David Hinton “In a lone boat, rain cloak and a hat of reeds,”14

Gary Snyder “A single boat—coat—hat—an old man!”15

Wai-lim Yip “Single boat. Bamboo-leaved cape. An old man.”16

第三行中的“孤舟”和“蓑笠”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两个意象。弗莱彻和辛顿将“孤舟”翻译成了“lone skiff”和“lone boat”,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施耐德和叶威廉则采用了客观描绘的方法将“孤舟”翻译成了“single boat”,更容易唤起目的语读者的想象。除了施耐德将“蓑笠”的意象抹掉了以外,其他的三位译者都用了直译的方法将其翻译成“bamboo garments”、“rain cloak and a hat of reeds”、“Bamboo-leaved cape”,其中辛顿的译文是最符合原文的。

第四行:独钓寒江雪

译者 译文

Fletcher “One aged fisher from the snowstorm chill.”17

David Hinton “an old man’s fishing the cold river snow.”18

Gary Snyder “Alone    fishing    chill    river    snow.”19

Wai-lim Yip “Fishing by himself: ice river. Snow.”20

第四行 “独钓寒江雪”是这首诗的高潮,体现的是柳宗元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虽在流放途中,依然坚守政治追求的精神。其中的原型意象有“独”、“钓”、“寒江”、“雪”等。其中,弗莱彻将重心放在了“寒冷的雪”(chill the snowstorm)上,省略了“江”的意象; 辛顿采用直译的方式重构了以上四个原型意象,如“an, fishing, cold river, snow”; 施耐德也通过直译的方式将诗歌的意境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叶威廉的译本通过名词成分并举的散文形式,凸显了诗歌的绘画意味,重构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三、结语

唐代政治家、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是有迹可循的。许多国内和国外的译者试图用英语在英语文化中复制他的诗歌,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尽管诗歌翻译遇到了语言、文化、韵律等各方面的障碍,然而无数译者试图突破各种障碍,重构源语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尽管英语无法很好地传递古代汉语的音乐性和含蓄性,然而这四位译者基于他们个人对诗歌的认知,对《江雪》进行了重构,赋予了中国古典诗歌 “穿越国界”的契机,也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超越文化的屏障: 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9.

[2]张广法,文军.柳宗元“江雪”英译策略体系描写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9,36(06):611.

[3]Pound, Ezra. How to read. New York Herald. Reprinted in T.S.Eliot (ed.)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C].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4,1928.15-40.

[4]陈植鄂.诗歌意象论一微观诗史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

[5][9][12][16]Fletcher, William John Bainbrigge. More Gems of Chinese Poetry[M].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 1923:151.

[6[10][14][18]Hinton, Davi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0: 172.

[7][11][15][19]Mair, Victor H. 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106-107.

[8][12][16][20]Ye Wai-lim, Chinese Poetry—An Anthology of Major Modes and Genres, New York: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234.

作者簡介:罗琼(1981-),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 2017年湖南省哲学社科基金外语联合项目《传播学视阈下柳宗元作品英译研究》(湘社科办(2017)17号:17WLH18)

猜你喜欢

江雪柳宗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江雪
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