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20-03-14张川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胺碘酮洛尔收缩压

张川海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心脏疾病之一,常会伴有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心肌缺血以及梗死后会留下瘢痕组织,影响患者起搏传导系统诱发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过缓或者呈现心律不齐等。某些患者冠心病症状也可唯一表现为心律失常,多数患者均有心悸、胸闷等临床表现。人体正常心脏激动主要由窦房结发起,从结间束、房室交界组织、房室束直到心室肌肉,实现窦房结激动,可以按照特定频率按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进行传导,实现对各个部位激活。如果窦房结的传导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或者是由于其他方式形成异位起搏点,导致心脏频率以及节律出现不正常,引发心律失常。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安全性以及良好疗效的药物,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过去的治疗中,常采用胺碘酮做为主要治疗的方式,但是随着的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进行治疗效果更好,为此本文选择本院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36 例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研究工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12 月收治的136 例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 例。对照组男36 例,女32 例;年龄51~79 岁,平均年龄(62.85±6.15)岁。观察组男35 例,女33例;年龄52~78 岁,平均年龄(65.21±6.8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并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且患者并无其他重大疾病,无服药禁忌证,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工作,并签字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重大器质病变器官患者,排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沟通患者,排除其他疾病引起心律失常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患者入院需要提取血清,进行血清相关因子指标检测,空腹采血,放入EDTA 抗凝管,样本数据在30 min 内收集完成。低温离心3000 r/min,持续15 min,利用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并进行保存,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以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加强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服用胺碘酮片进行治疗,200 mg/次,3 次/d。12 d 后,将剂量保持在200~400 mg/d 维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可减少到200 mg/d 或更小剂量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替洛尔治疗,6.25 mg/次,2 次/d。在患者进行用药期间,定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心脏彩超检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进行追踪观察,对两组患者的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并观察。如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和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因子(CD40L、TNF-α、IL-6)水平、血压(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发作减少>60%,或并未发作;有效: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发作减少,静息心室率保持在60~80 次/min;无效: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动态心电图显示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1 例,有效34 例,无效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显效28 例,有效29 例,无效1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8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23<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CD40L为(1.82±0.36)ng/ml、TNF-α 为(11.23±1.68)pg/ml、IL-6 为(3.84±0.5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79±0.41)ng/ml、(19.15±1.85)pg/ml、(9.67±1.62)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60、26.135、27.884,P=0.000、0.000、0.000<0.05)。

2.3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舒张压为(92.17±5.36)mm Hg、收缩压为(146.93±5.91)mm Hg、心率为(135.19±5.59)次/min;治疗后舒张压为(75.96±3.66)mm Hg、收缩压为(116.93±4.67)mm Hg、心率为(75.81±4.92)次/min。

对照组治疗前舒张压为(92.12±4.59)mm Hg、收缩压为(146.81±5.28)mm Hg、心率为(135.82±5.67)次/min;治疗后舒张压为(87.19±3.67)mm Hg、收缩压为(140.13±4.41)mm Hg、心率为(80.87±4.46)次/min;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8、0.125、0.652,P=0.477、0.450、0.258>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7、29.785、6.283,P=0.000、0.000、0.000<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心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伴有心律失常等,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梗死后会留下瘢痕组织,导致患者影响起搏传导系统异常,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该疾病表现为心动过速、过缓或者呈现心律不齐。且多数患者有心悸、胸闷等表现。人体正常心脏激动主要由窦房结发起,但是窦房结的传导出现问题后,不能够正常地进行起搏,或者是由于其导致形成其他新的异位起搏点,从而会让激动频率、节律不正常,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加重冠心病的基本症状,因此需要进行及时药物治疗才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在当前医疗条件下,采取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进行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以及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2-5]。

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属于器质性病变疾病,会造成患者心律失常,在临床上主要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该类药物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患者的动作电位产生期间以及心肌不应期可进行有效延长,能够达到对折返激动消除的目的,可缓解心绞痛,对心率过快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快慢能够得到控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疗效。通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长时间小剂量的持续性给药,也符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可对患者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控制。该药物可阻断细胞内钾离子通道,进而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有效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也能扩充冠状动脉周边各处血管,达到良好控制效果。阿替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滞剂,水溶性好,能够控制细胞钾离子、钙离子内流,可大幅度稳定患者心脏部位的电生理。且该药物也能够有防止出现儿茶酚胺抗心肌缺血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对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等均能进行有效控制,还能使抗血小板聚集,实现抗高血压功能,可有效改善心功能[6-8]。阿替洛尔代谢途径是肾脏,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对支气管的影响。阿替洛尔作用机理:能够对β 受体进行选择抑制作用。也能够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传导时间,达到减缓心率,降低心肌耗氧的目的。该药物也能够稳定心脏电生理,防止出现心室颤动。可见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效果更为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40L、TNF-α、IL-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曲艳红[9]的研究成果一致。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预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胺碘酮洛尔收缩压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