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2020-03-14邓勇
邓 勇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00)
1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金花站,与12号线通道换乘,且在本站站前引入18号线,与全线检修库共同建设。该车站总长720.8 m,具体由车站主体、地下检修库以及右线明挖段构成,采用的是岛式车站形式,地下1、2层分别为站厅层与站台层。该车站左线长238 m,右线301.8 m,标准段宽度26.05 m。
2 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2.1 综合性
施工区域内岩土与土壤等物质所表现出的多样化特性。大量工程经验表明,地铁工程深基坑施工中易出现三大类问题,即变形、强度不足与渗漏。而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将对整体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作为技术人员需高度注重对各项问题的研究,通过事前预防的方式有效解决深基坑施工问题。
2.2 隐蔽性与复杂性
地铁工程施工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施工人员与设备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工程管理者,有必要创建一套可行的制度,引导每位施工人员通过规范化的方式完成各环节施工[1]。除此之外,地下环境施工更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地质构造、岩石特性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加之城市地下管线的大量铺设,在施工周边区域很容易遇到各类电缆,上述提及的因素均会对深基坑施工造成影响,因此,进一步提升了地铁工程的整体复杂性。
2.3 区域性
在建筑事业持续发展之下,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经成为我国岩土领域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不同于常规施工环境的是,基坑工程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而强化了区域内岩石与土壤的差异性问题。不仅于此,即便是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土壤岩石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同一项目的施工作业中也会遇到多类工程环境,成为阻碍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从而加大了质量控制难度。对此,施工人员需要准确地认知这一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提升各项操作行为的规范性,以高效的方式完成深基坑施工作业。
3 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3.1 土方开挖技术
3.1.1 明挖法
经调查得知,在国内的地铁工程中,明挖法被广泛应用于岩土施工中,若要有效应用该方法,其基本前提在于所在施工区域较为平坦且开阔。总体上,明挖法对于地质环境提出较为苛刻的要求,若要顺利推动各环节施工作业,支撑工作必不可少,通过合理的支撑方式给挖掘施工创设稳定的环境。而在明挖法施工作业时,还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明挖法展开施工作业时,伴随相关环节的持续推进,自然地质环境构造将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出现地下水位上升等不良问题。基于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立足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提升挖掘施工各环节的规范性,在最大程度上给施工作业创设稳定的环境,以便提升工程质量。
3.1.2 盖挖法
虽然明挖法在我国的地铁岩土工程中取得广泛应用,但部分地铁工程的施工环境尤为复杂,周边存在大量既有建筑物,且路面车辆运行繁忙,此时若依然采取明挖法施工作业,将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盖挖法被应用于工程中,其优点在于大幅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给原有建筑以及道路的正常使用提供了稳定环境,同时可有效控制施工噪音,能够从多个角度减少负面影响,提升了整个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相较于明挖法而言,若基于盖挖法施工作业,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难度,为顺利完成深基坑的施工,需得到更多成本的支持,因此,效率与经济效益上相对欠佳。
3.2 钢板桩支护技术
鉴于深基坑的复杂性,为了营造一个足够安全的施工环境,有必要对热轧型钢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使其成为具备更高强度的钢板桩[2]。在现阶段的施工作业中,钳口式与锁扣式处理应用较为广泛,在此基础上将处理后的钢板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具有完整性的板桩墙。在深基坑施工作业中,通过板桩墙的合理应用,能够发挥出优良的挡土、挡水效果,可提升深基坑施工安全性。而纵观当前的地铁工程,钢板截面的形式无外乎U形与直腹板形两种,尽管钢板桩的施工作业较为简单,但很容易受到外力影响,随之出现使用效果下降的情况,因此,需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3.3 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此项技术对于施工环境提出较高要求,即深度需在7 m内,否则将会影响应用效果。此外,基坑边缘的设置需足够合理,应与红线保持适当的距离。施工中使用到大量水泥材料,从本质上看,此类材料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作中,可发挥出优良的挡土效果。
3.4 排桩支护技术
重点处理基坑周边区域,在该处施工出大量钢筋混凝土桩孔。在整个挡土结构的构成要素中,钻孔桩发挥出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际施工中,桩列间距需得到合理的控制,若出现距离不当的情况,则会对桩列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背桩是构成钢筋混凝土桩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此环节施工以高压注浆的方式为宜,且要严格控制注浆质量。
3.5 土钉墙支护技术
合理应用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关键在于所在区域的土质,即施工该区域的土地应足够坚硬,在此基础上方可彰显出该技术应用效果。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土钉墙技术所需的施工时间相对更短,对成本的需求量较小,且施工中不会占用过多的土地面积。但土钉墙支护技术也存在局限性,不具备优良防水能力,易受到水体的持续性破坏,这也表明在应用该技术时防水工作至关重要。以某项目为例,施工区域内的土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工程人员经勘察后最终选定为土钉墙支护技术,基于此技术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但在施工之前并未做好防水工作,各项排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遇到大雨天气时,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积水现象,随之影响了土钉墙使用效果,加大了工程隐患,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也将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土钉墙支护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土钉墙支护流程
3.6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通过设置地下连续墙的方式,可发挥出优良的防水效果,可被应用于多数软土施工环境中[3]。在行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之下,地下连续墙取得广泛应用,可实现对基坑的防护,此外还为侧墙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将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应用于深基坑中,还可有效控制土地变形现象,因此,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地下连续墙支护如图2所示。
图2 地下连续墙支护
4 结束语
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其中以深基坑施工尤为关键,合理应用支护技术是创设安全施工环境的关键。在实际施工中,相关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准确掌握施工地质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对比应用效果、成本等多项需求,确定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基坑支护技术,从而提升深基坑支护质量,给工程施工提供安全的环境,为后续环节的施工作业创设良好基础,助力于地铁岩土工程的发展。
[ID:00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