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再“佛系”,拉美政府出重拳防疫

2020-03-13李晓骁孟可心

环球时报 2020-03-13
关键词:佛系秘鲁拉美

本报驻巴西、秘鲁特派特约记者 李晓骁 孟可心

拉美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激增,古巴11日首次出现确诊病例。面对疫情的不断加剧,拉美各国再也无法佛系,纷纷升级防疫措施——阿根廷、哥伦比亚和秘鲁11日均宣布,由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国家抵达的旅客将在入境时接受隔离。同一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也都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与此同时,拉美多国还纷纷关闭学校,禁止大型集会……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疫大战在拉美各国拉开序幕。

巴西:没什么是啤酒和球赛解决不了的截至当地时间12日9时,巴西共有确诊病例69例,疑似病例907例。12日,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的新闻秘书被爆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近日他曾陪同博索纳罗访问美国,并参加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举办的晚宴。戴不戴口罩也成了摆在巴西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9日,里约加利昂偌大的国际机场里只有《环球时报》记者一人戴着口罩,此时突然想起巴西朋友的一句话:“亚洲人的面孔再戴上口罩,你不怕别人躲着你?”还好,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候机大厅里,几位同去圣保罗的老人跟记者闲聊,一位老奶奶突然咳了几声,她赶忙解释道,“我没事儿,只是空调太足,有点冷而已。年轻人,其实不用戴口罩”。里约往返圣保罗的航线堪称“黄金航线”,基本上班班客满。即便如此,也很难看到跟记者一样戴着口罩的乘客。

圣保罗是巴西乃至整个南美的交通枢纽,也是巴西确诊病例最多的地区。在出租车上,司机法比奥和记者攀谈起来,“巴西总共就那么几个确诊病例,没什么可怕的。勤洗手就行。”法比奥指了指车上的免洗洗手液,示意记者可以使用。的确,自疫情扩展到拉美以来,各地政府宣导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捂住口鼻,不用佩戴口罩”。“洗手”似乎是这片大陆对抗疫情的良方。

自疫情暴发以来,巴西没有发生囤积商品的现象,只是超市里肥皂、洗手液和消毒水的销量有所上升。有的超市甚至供应不足开始限购。与政府的紧张相反,巴西人对这场已经袭来的疫情似乎并不在意。就像出租车司机法比奥说的那样,“抽烟也会死人,癌症、车祸……什么都可能死人,病毒没什么可怕。没有什么是一杯啤酒一场球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就再加一杯加一场。”

秘鲁:高温气候是杀毒良方

截至12日,秘鲁宣布已经有2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秘鲁总统比斯卡拉当天宣布,全国私立和公立学校停课到3月30日。

在首都利马,很多著名旅游景区11日都发布了通告,要求辖区内的公园、古迹和图书馆、剧院等公共场所暂停一切活动到3月30日。秘鲁每年4月有10万人参加的复活节活动也被取消。不仅如此,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帕,中部城市阿亚库乔,万努科和胡宁几个地区纷纷进入紧急状态。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利马个别超市出现了抢购现象,一些民众开始大量购买可以长期保存的用品。但总体而言,秘鲁人对疫情缺乏防护意识。离《环球时报》记者家不远的一个小广场,每周三为老年人举办的舞会热闹如常。餐厅、咖啡店依然高朋满座;大型商业中心也是人头攒动。由于学校宣布停课放假,一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向记者抱怨,他的收入会因此大打折扣。事实上,秘鲁人大部分没有储蓄的习惯。

一位当地人问记者,“中国人隔离在家不去上班的话,要怎么活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记者也是哭笑不得。还有很多秘鲁人认为,炎热的气候能帮助他们杀死病毒。

人民佛系,政府却很强硬

整个拉美地区的确诊病例数量已经破百,绝大多数为境外输入病例。拉美民众“佛系”对待疫情,但多国政府却丝毫不敢怠慢,不约而同地提高了防疫措施。

巴西卫生部每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疫情信息。政府通过“更多医生”计划尽快招募医护人员,以加强公立医院和卫生站的接诊能力。此外,还将增加重症病房床位;通过远程诊疗方式向重症患者提供医疗协助等。

阿根廷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决定对从意大利入境的航班开辟专属停机区,采取特殊管控措施。巴拉圭政府决定所有学校停课15天,同时暂停大型公众活动,包括音乐会、体育比赛等。巴拿马政府宣布即日起全国停课至3月20日。智利政府正考虑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民众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11日晚宣布全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莫雷诺呼吁民众遵守有关机构制定的防疫规定。厄瓜多尔还要求采取更严格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截至11日,厄瓜多尔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7例。▲

猜你喜欢

佛系秘鲁拉美
法系妈&佛系爸
“佛系”掩盖了什么?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秘鲁柑橘将免税进入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