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
2020-03-13田红磊
田红磊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网络与数字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高职院校学报的出版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新时代的编辑面临网络化与数字化挑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与任务,调整原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学者们对网络与数字环境下期刊编辑角色的定位、调适、转型等进行了研究。毛润政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编辑角色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自身编辑力、创造力、经营力和思想力4个方面实现转型,由单一的编辑转型为全媒体编辑。[1]庞达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要善于转变思维观念、更新编辑理念,构建新媒体发展思维;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培养与“融媒体”相适应的综合业务能力,尽快成长为集优秀编辑素养、深厚学术素养与出色媒介技术素养为一体的复合型编辑[2]。孟令梅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现状及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只有顺应时代变化和信息技术变化的新要求,在“以研为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具备多元知识结构,以适应全媒体数字出版环境,做“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学术型出版人,才能履行好“以编为本”的职责[3]。目前学者对网络与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角色定位的研究较少,但随着期刊出版网络与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必然会成为期刊届的热点问题之一。
1 网络与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转变
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随着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步入多媒体融合的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传播去中心化”“阅读碎片化”等成为新的阅读特征。互联网成为传播的主渠道,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阅读,或者阅读数字文献,纸质期刊的影响力不断下降。读者更多是从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下载并阅读电子期刊论文,而不是阅读纸质期刊。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工作发生变革,编辑出版流程、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高职院校学报编辑流程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网络通讯工具便捷、高效,为编辑、审稿专家、作者、读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编辑、审稿专家、作者、读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多维沟通,提高投稿效率和审稿效率。一是期刊在线采编系统实现了期刊论文在线收稿、审稿、查询、修改等编辑流程,配合QQ群、微信群、邮箱等,实现编辑与作者高效、及时的沟通。编辑通过采编系统实现对稿件的全方位掌控,将稿件分发给审稿专家,将审稿专家的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可以及时了解稿件审核情况,并根据修改意见进行论文修改与提交。二是期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可以及时发布最新动态、征稿启示、投稿须知、重点选题等内容,展示期刊优秀论文等科研成果,帮助作者和读者更好地了解期刊内容和特色,及时向期刊反馈自身的意见和建议。
1.2 高职院校学报传播手段和出版形式转变
移动终端多样化,智能终端实现全面普及,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信息传播效率提高。高职院校学报传播手段和出版形式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日益增强。一是高职院校学报传播的平台不再以纸质期刊为主,而是转向数字化和新媒体化,由印本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学报由单一纸刊出版扩展到网页、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和载体形式[2]。二是各种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期刊的单篇出版,定时定量出版。如中国知网推出“网络首发”出版形式,以数字出版方式优先出版单篇论文,按照首发时的编辑状态,网络首发可有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定稿3种形式,提高了论文刊发时效。三是通过增强出版、融合出版等新出版形式,期刊论文内容除了文字、表格和图片,还可以包含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读者还可以实现与作者的互动;
1.3 稿件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正在发生数字化转型,无论是产业技术还是教育技术,都体现出数字化的特征。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数字化研究的稿件也迅速增长。
2 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角色定位
编辑是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随着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改变,编辑角色定位势必发生相应的改变。
2.1 新媒体文化塑造者
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针对不同载体的特点对期刊内容进行编辑和整合,注重出版内容质量,实现有效传播。一是要深度挖掘内容价值,用互联网思维寻求期刊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深刻理解和把握不同媒介形态的传播优势和局限,针对同一主题开展多媒介业态的产品创新开发,集中资源统一运作。二是认真审读期刊论文,严格按照出版规范对内容进行编辑、校对,向作者提出专业的修改建议;遵循严谨的出版程序,保证期刊高品质出版。
2.2 科研创新引导者
高职院校学报办刊定位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编辑内容要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形成创新意识,做科研创新活动的“引路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是紧跟学术前沿与学术热点,以校企协同创新为契机,关注能解决地方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选题,重点培育应用技术研究栏目,充分发挥联系产学研的纽带作用,促进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开发、创新和推广[4],为产教融合科研和教学成果搭建学术交流和推广的平台;二是在审稿过程中引入读者要素,通过对读者需求的汇聚和提炼,为学者科研活动提供帮助和咨询,协调好作者、读者需求和本刊宗旨之间的关系[2]。
2.3 资源整合者
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有效整合资源。一是形成以编辑为中介的多主体交互的良性学术生态圈,传播模式由单纯的“一对多”形成动态、交互的“多对多”传播。编辑、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形成的学术圈良性互动,实现学术信息的及时交互[5]。二是整合媒介资源。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具备维护和运营纸刊、网络、微信公众号、QQ群等资源的能力;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传播期刊内容,立体呈现期刊内容[6],进而实现期刊内容与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刊网融合出版。
2.4 用户需求服务者
一切能够给期刊带来效益与关注度的群体都是期刊服务的用户[5]。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不再是单纯的内容发布者,而是用户需求的服务者,坚持“用户至上”。一是用新研究内容吸引读者,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吸引用户持续关注期刊,并不断带动新用户。二是提高刊发时效,充分发挥新媒体出版优势缩短出版周期,满足用户对信息时效的需求。作者的科研成果得以及时展示,读者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学术互动得以建构。
3 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角色转型的应对策略
面对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的角色定位,高职学报编辑要实现角色转型,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1 提升学科专业能力
编辑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编辑的知识结构影响期刊的出版方向。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学科专业能力仍然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和网络与数字环境相适应,多渠道加强学习,赶上学报对应重点学科专业的发展变化。一是要参加国家新闻出版署或相关机构组织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进行面授培训或线上学习;二是要参加学术会议,收集整理相关学科最新发展资讯,积极与学科领军团队沟通,了解所在领域的科研动态;三是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与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敏感性,能够筛选出有价值的学术信息[7]。
3.2 提升数字化能力
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更新观念,不仅懂得出版专业技术,还要掌握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形成互联网思维。一是要能熟练运用在线采编系统,完成网上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等工作;二是要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掌握学术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三是要熟练掌握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编辑系统和软件,用数字化手段对文本资源进行多层次开发,丰富学术成果表达方式;四是要熟悉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掌握其内容生产、传播途径和经营之道,根据其特性安排不同的传播内容与形式,借助新媒体实现对学报内容的精准推送、有效传播与广泛呈现,以内容为基础拓宽出版形态;五是要构建学报专属学术群,联络与组织学术活动,与审稿专家、作者、读者及时交换信息,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形成数字版权保护意识
数字产品具有易复制、易传播的特点,网络与数字技术使高职院校学报论文的传播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随着各期刊开放获取的推广,期刊论文免费全文下载和在线阅读成为一种趋势,但随之出现一些不合理使用情况,非法复制和下载行为普遍存在,使得作者和学报的权益受到侵犯。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有强烈的学术作品版权意识和相关法律素养。一是在论文出版前,要和作者签订版权协议,避免版权纠纷;二是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运用安全和加密技术来预防非法复制和使用,提高盗版侵权的难度和成本;三是建立合理的版权保护制度,提高维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数字版权的保护[8],规范学报论文在不同载体之间的传播,促进知识共享。
3.4 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要结合学报特点对目标用户准确定位,并维护好用户群体,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一是建立好用户对学术信息的及时评价与反馈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的需求与行为信息,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出版策略,面向用户普遍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栏目策划和组稿[3];二是开发各种新媒体平台以丰富对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用户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通过多种数字化途径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快速地获取期刊论文;三是密切关注平台上交流互动情况,及时回应用户提出的问题与需求;四是了解相关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开发企业优质稿源,培育企业核心作者和读者群。
编辑是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承担者。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只有更新编辑观念,转变编辑思维,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掌握网络与数字技术,形成互联网思维,树立全媒体出版意识,才能适应期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要求与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