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马文化与马艺术研究

2020-03-13王美艳李晓腾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匹艺术

王美艳,李晓腾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唐代强盛的综合国力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影响深远,是最繁盛且国际交流广泛的朝代,诸多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在马匹的发展上更独具特色,马不仅和人们的出行息息相关,也为人们带来了众多的娱乐活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马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象特点,不只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和勇猛的战马形象,也逐渐成为贵族显赫身份的象征。马的普及令一大批艺术家纷至沓来,从而使唐代鞍马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出一件件精致美丽的马艺术品,呼之欲出的马的绘画、立下汗马功劳的马雕塑、精美绝伦的马壁画等等,这些马的形象不仅是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符号,也是中国民族内在的精神象征。

一、卷轴画中的马形象

唐代的繁荣昌盛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其中在绘画上可谓是成就斐然,因为首先在唐以前,鞍马画还未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出现,也没有标志性的鞍马画作品。唐朝政治的多元化也带动了思想的开放,唐代画家张璪固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说,画家们师法自然,从而使鞍马画各具特色,全面发展。质量高且数量多的鞍马画作品的出现,标志着鞍马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其次,马不停蹄、敢于冒险的民族时代精神正是唐代鞍马画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动力。再次,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巩固国力,国家必须招兵买马,挑取优良战马。种种原因造就了鞍马画的蓬勃生气,使得画家笔下的马成为一种形象符号的表现,寄托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或是成为了某种思想的象征。不论是精妙绝伦的绢本设色,还是细致柔和的纸本设色,马的神韵都在画家的笔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照夜白》图

《照夜白》是画家韩幹的作品,韩幹是唐代有名的鞍马画家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历代名画记卷九》曾言“韩幹,善写貌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后自独擅。彦远以杜甫岂知画者,徒以幹马肥大,遂有画肉之消。”①

图1 《照夜白》图 韩幹

图2 《神骏图》韩幹

图3 《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照夜白》图(图1)是卷的形式,绘以纸本设色,如今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作者抓住最为传神的细节加以刻画:照夜白竖起的鬃毛、张大的鼻孔、直视前方的眼神、嘶鸣的嘴部以及腾跃的四蹄,这些细节的描绘,不止画出了骏马躯体的健壮,更强化了对照夜白性格的刻画②43。在整体构图方面,画家构思精巧独特,整幅画面都是白色,在画面的中间立了一根黑白棱面相互交错的木桩,再加上小范围的渲染骏马,形成一种黑白纵横交错、色彩对比明显的强烈视觉效果,使整个画面造型极具跳跃的节奏美。

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深受这个时代思想的影响,唐玄宗李隆基时期道教极为盛行,所以庄子的思想也广泛流行于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韩幹的画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③老庄认为简洁才是人的视觉所要追求的,所以有“五色乱目”一说。韩幹的《照夜白》图则遵从了这一原则,整个画面干净整洁,构图简单,着色也没有太绚丽。

画家画马,不仅仅是为了画马而画马,而是想通过这个过程能动地反映出内心的情感,通过具体事物隐喻某种思想或哲理,就如诗人作诗,是一种托物言志的体现,是一种口号和意识形态。韩幹以马喻己,以其师曹霸为例,昨日还是风光无限,一夜就穷困潦倒,感叹美好的瞬间总是转瞬即逝的,是人无法控制的。伴君如伴虎,韩幹感叹自己这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就像被绑上缰绳的马,无论再怎么挣脱,终究抵不过命运的束缚。唐韩幹身为宫廷画家,自然会以君王的审美取向为中心。马在唐代是军功与忠臣的代表,是宣扬国威的一种体现,对马的刻画自然而然也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因此,韩幹笔下的马多带有阳刚之气,是唐代赫赫军功的符号表现。

(二)《神骏图》

此画是一幅历史故事画,画魏晋时期的名士支遁爱马的一个场景(图2)。《神骏图》 的构图分为左右两大部分,右半部分为坡岸,支遁正面坐于石台之上,向着左边迎面踏水面来的骏马;支遁的对面坐有一位高冠博带的文士,旁边站立着一位臂上立一雄鹰的西域侍者,这种处理,使这一区域在总体的“静态”中增加了动态的气氛。画面的左边为浩瀚的江水,水面上一匹白色的骏马踏浪而来。白马上坐着一个披发童子,手里拿着棒状毛刷,似从水中洗浴后奔驰归来②45。此图布局张弛有致,右部分景物较为密集,左部分相对疏松。为使画面重心不至于向右倾斜,作者作了精心的安排,一是岸上人物依据其身份与相互关系构成三角形布局,二是将画面的中心通过人物的眼神集中在马的身上,加强了左侧在画面上的分量。

《神骏图》虽历千年之久,但仍因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引人入胜,作者非常注意对生活的观察与形象的提炼。根据对这些马的描绘的作品,可以看出唐代鞍马画的盛行以及整体的艺术审美趋向,流传下来的这些伟大的艺术品更是让后人叹为观止。

(三)《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幅画描绘的主要内容是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及其眷属们的郊游之行(图3)。图中马匹的形象正反映了盛唐时期“马尚轻肥”的审美观,卷轴画精雕细琢,用线工细,匀整而挺拔,设色典雅壮丽并富有装饰性,整个画面给人以和谐、活泼的美感。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马的形象和动态透过画面来看,仿佛可以听见徐徐前进的脚步声,

图画中的马驹大都形态魁梧,马腿粗壮修长,每匹马的头部都伴着不同的发髻,鬃毛顺滑,尾长且飘逸,且迈起腿来轻松悠然潇洒流畅。《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虽然不是作战时所用的马匹,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出了当时的大唐极其繁荣,也展现出了当时人们对马匹特有的审视观点,十分看重马匹的体态和神采,这点和韩幹的审美观点十分接近。这种审美情趣与盛唐当时以胖为美的风格倒是十分贴合。唐代通过绘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了当时唐代人眼中的骏马矫健雄壮的身姿,也为后代人绘制鞍马类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雕塑中的马造型

(一)《昭陵六骏》

唐朝,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时代。古代国家的战役,最重要的就是马匹。唐太宗生前征战沙场所骑的马匹,在他死后都作为雕像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这些马匹雕像放置在唐太宗的墓中,共六匹,又称之为《昭陵六骏》。(图4)

昭陵六骏描绘的不是对虚拟世界的向往,而仅仅是对于实实在在的人生的描绘。六匹马的造型写实,十分强调弧线感,但这种弧线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线,描绘轮廓的同时也表现着一种体积感和浑厚感。拿飒露紫为例,这块浮雕主要记述了唐朝勇将丘行恭为飒露紫拔剑并救主的事情。飒露紫的造型比例准确,雕刻家通过把斜坡过渡成一个面的方法,把线条转换成浮雕中的面,所以它的浮雕语言是比较纯净的,相比较兵马俑来说,不难看出它的写实水平不亚于兵马俑。

对于唐太宗这些战马的雕刻、记录,更重要的是记录唐太宗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是一种记事的方式,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唐太宗把它们以浮雕的形式记录,世世代代守护在自己的陵墓之前,这是统治者赋予艺术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也是文治武功的一部分。

(二)三彩马

图4 《昭陵六骏》现藏于昭陵六骏西安碑林博物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图5 《狩猎出行图》局部 出土于陕西乾县李贤墓 1971年

内容丰富且题材广泛的唐三彩以马和俑的造型最为普遍生动,三彩马以其别具匠心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大唐繁荣昌盛国力的印证。三彩马外型自然生动,比例准确,结构清晰,千姿百态形象各异。现今所见的唐墓出土的三彩马,呈现出的多是线条流畅、膘肥体壮的特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花样不断。三彩马反映了唐人富足、雍容大度的精神面貌,其马身多健硕,体现出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昌盛。唐三彩取用的是三原色,简约却又不简单,体现出了当时的艺术风格,有人说唐三彩的马看起来较为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人民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

三、墓室壁画中的马文化

(一)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是唐高宗的次子,颇有才华。他的墓中有五十多幅壁画,且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作品,展示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其墓绘制的《狩猎出行图》(图5),高2.4米,长12米,是一幅雄伟壮观不可多得的巨幅精品。图上绘有五十多组鞍马人物,束腰配箭、架鹰牵犬、装备齐全地高速行进在林木繁茂的山道中。其中前面五匹马为先导,威风凛凛,紧跟着的是一位身穿灰蓝色衣服、气态昂然的首领人物率领几十骑人马浩浩荡荡地行进,整幅画面采用了俯瞰式全景描绘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动感。

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当然这些各式各样的壁画就是反映当时唐朝社会生活的。《狩猎出行图》是唐代统治阶级开展大型狩猎活动的真实写照,富有节奏感和生活情趣,画中的胡马也印证了唐朝胡风侵染的社会风貌。

(二)敦煌壁画

唐朝时期地处边陲地区的敦煌是重要的军事基地,长年不断遭受少数民族的挑衅和入侵,马匹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容置疑的,是战争的得力武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所以历代王朝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来抵御异族的挑衅和入侵,所以在这里大量地驯化饲养马匹。

敦煌壁画中关于大型狩猎出行、打马球等活动的画面很多,这些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也反映出了敦煌壁画和中华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这个时期的社会风俗和习惯也会随之改变,当然马文化也是如此。随着时代变迁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马逐渐退出大众视野。但艺术来源于周围的生活,人们在进行艺术的创造时,大多是以周边的生活作为基础。敦煌壁画和古书保留的关于骏马的珍贵资料,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而且为我们后人钻研探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唐代以马为主题的艺术品很多,这也说明了唐代开疆拓土的精神,从而反映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生龙活虎的时代精神。在古代人们心中,马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地位的象征也是财富与实力的体现,以马为题材的杰出作品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亘古不断,这已经升华成为一种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和发扬的文化。不管是在绘画还是雕塑领域,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品层出不穷,说明中华民族对马的热爱没有减少,马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也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朱和平,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43.

② 罗一平.语言与图示——中国美术史中的花鸟图像[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③老子.道德经·12章[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51.

猜你喜欢

马匹艺术
雨夜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纸的艺术
马匹喝水
真正的动物保护:马匹专用“跑鞋”
我经常想到死亡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