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内檐装修之平闇初探

2020-03-13廖珊珊林庆元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观音阁大殿天花

廖珊珊,林庆元

(1.福建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福州 350118;2.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设计学院,台北 10607)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室内顶棚的类型很多,从结构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天花”“藻井”和“卷棚”。“天花”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工程作法》,“天花”即用来总称木构架建筑中平坦的室内顶棚,此类“天花”,宋代称为“平棊”“平闇”,在更早的文献中称为“平机”“平樛”。“平闇”就是古老的“小方格上铺版的天花”,也是中国古代天花类型中最质朴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在唐、宋、辽、金时代盛行,北宋将作监李诫所著建筑官书《营造法式》,就有关于“平闇”的记载。现存的“平闇”遗构并不多,可见于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和宁波保国寺大殿等。本文试图从《营造法式》记载之“平闇”与现存“平闇”遗构入手,解析“平闇”的样式与构造。

一、《营造法式》之“平闇”

《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由官方颁布的一部关于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全书从六大范畴、十三大工种类型相互构建而展开。全书共36卷,357篇,3555条。然而《营造法式》并没有单独的词条来解释“平闇”,而是与另外一种相仿的格子天花——“平棊”一起记载。因而平闇在《营造法式》中的记录可见于“平棊”词条。如卷八小木作制度三“平棊”记载:“其以方椽施素版者,谓之‘平闇’。”即用木椽做成较小的网眼骨架,于其上铺以木板,称之为“平闇”,木板一般刷成素色,就是所谓的“素版①”,且通常都是刷土红色,不做木雕花纹等装饰。纵横交错的平闇椽②有时构成菱形或三角形,较为紧凑的排列,空档和木椽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又或者一棂二空至一棂三空的大小,形成小而密的格子。木椽和空档上铺盖薄木板拼接而成的背板。

《营造法式》卷五大木作制度二“梁”:“若用峻脚③,即于四阑内安版贴华。如平闇,即安峻脚椽,广厚并与平闇椽同。”即平闇如果用峻脚,则在四周平棊方④与柱头枋之间安置峻脚椽,完成平闇的“盝顶”⑤,峻脚椽宽度和厚度都与平闇椽相同。又“其椽若殿宇⑥,广二寸五分,厚一寸五分;余屋广二寸二分,厚一寸三分。如材小,即随宜加减”说明了平闇椽用于殿宇与余屋上尺度是有所分别的,且如果木料的尺寸不够,还可以灵活地根据现场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也更进一步说明了平闇在室内的施设范围,从殿堂到余屋均可使用,足见平闇施舍范围较平棊普遍。

《营造法式》卷二总释下“平棊”记载:“于明栿⑦背上,架算桯方⑧,以方檐施版,谓之‘平闇’”表明了平闇所处位置都是在明栿背上,且于算桯方之上,算桯方即平棊方。卷五大木作制度二“梁”记载:“凡屋内若施平棊,平闇亦同,在大梁之上”,又再次确立了屋内采用平闇的位置是大梁的上方。

从大木作制度的角度看,使用平闇安装在什么位置,如何安装等问题,最主要取决于平棊方。如上文所述,平闇是架于平棊方上的,因而施设平闇必然会用到平棊方,也就涉及到平棊方与明栿如何相关联的问题。进一步表明平闇虽属小木作范畴,但是与铺作层,乃至大木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且都是靠平棊方来连接并传递重量的。

关于平棊方,《营造法式》卷五大木作制度二“造月梁⑨之制”记载:“凡平棊方在梁背上,其广厚并如材,长随间广,每架下平棊方一道。平闇同。又随架安椽以遮版缝”,再次强调平棊方位于梁背上,每架梁下施设平棊方一道,平闇安装在平棊方上,同时顺着架安置木椽方来遮盖板缝。梁背上的平棊方宽度和厚度都是根据梁的尺寸而定,长度根据间广而定。平棊方的确立也投射出了平闇大小与间、架之间的关系。

图1 佛光寺大殿平闇分布图

图2 佛光寺大殿平闇

此外,明栿上的平棊方承平闇,会由于铺作中梁柱的配合形式不同,高度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可能会有两种构造情况:其一、于内外槽铺作里跳⑩明栿背上用平棊方,每架明栿下平棊方一道承平闇,屋内的平闇全部在同一高度上,此适用于立柱较少的类型。其二、立柱较多,如前后乳栿剳牵四柱或六柱等样式,前后檐柱与内柱间仍按前述方法设平闇。中间部分随屋内柱的升高,在中心内柱里跳明栿背上设平棊方承平闇,这样就使得屋内分为几片高度不同的平闇了。

二、现存“平闇”之遗迹

现存平闇遗构凤毛麟角,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整片天花都是由平闇构成,最为典型。其次是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除了当心间使用的是藻井,其余皆是平闇。此外,因平闇的施设范围较广,在后期还常辅以藻井和平棊一同使用,亦可见于宋代宁波保国寺大殿次间小斗八藻井周围。

(一)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为唐晚期,是现存最早的殿堂式木构架建筑。佛光寺大殿是一座中型殿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殿内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构成了外槽与内槽。平闇覆盖了大殿的顶部,分为内槽和外槽平闇(图1),两者高度不同,内槽平闇总体高于外槽,但是样式相同。佛光寺大殿平闇不论外槽还是内槽,其主要干架是明栿以上每间左右或前后的平棊方正角相交而成。平棊方间用方椽做成方格,上面用素版覆盖。椽方约10厘米,档空约20厘米,所以方格的权衡,至为密小。斗拱上面的平棊方与柱头方之间,都向下斜安峻脚椽,上面安遮椽板,以完成平闇的覆斗形“盝顶”。槽内每间平闇的中央都以四个方格合为一个较大的八角小井,用以破除小格子的单调。(图2)

五台山佛光寺属于“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平闇处于屋盖层与铺作层之间,内槽空间较高,外槽空间较低较窄。内槽部分随着内柱的升高,在两内柱里跳明栿背上架半驼峰12,于上再设令拱13承接平棊方,这就产生了内外槽高度不同的平闇。(图3)

1.外槽平闇

外槽平闇的平棊方架在由外檐柱头铺作和内檐柱头铺作承托的乳栿之上。具体的是在外檐柱头铺作内侧第二跳乳栿上架半驼峰,上安交互斗14,其上令拱与隐出华拱15十字相交,以承托开间方向的平棊方。内侧第四跳是一枋,其表面隐出华拱,拱上安斗,以承托进深方向的平棊方。与之相对应的内檐柱头铺作手法一致。

2.内槽平闇

图3 佛光寺大殿木构架分层图

图4 独乐寺观音阁木构架分层图

承托内槽平闇的平棊方(不论与每缝梁架平行或每两缝间的襻间16平行的,均称为平棊方),除了四椽明栿月梁正中驼峰上的十字斗拱外,主要者为每缝月梁两端上半驼峰所承托的十字斗拱,和第三缝两内柱柱头斗拱跳头上的令拱。具体而言即柱头铺作出华拱四跳以承托第五层的四椽明栿,在第六层上置枋,枋的前端作成半驼峰形,与外檐柱头铺作上所安半驼峰完全相同。半驼峰上安斗承托令拱,以承托开间方向的平棊方。第七层又出华拱,与令拱相交,以承托四椽明栿上的平棊方。四椽明栿随两内檐柱头铺作升高,于其上的平棊方亦随之升高,因而所成内槽平闇干架整体高于外槽平闇,便形成内外槽高度不同的平闇。

(二)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独乐寺观音阁始建于唐代,重建于辽代984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层叠木构架殿阁式建筑楼阁。观音阁高三层,然外观似两层,其上下两主要层之间,夹以暗层,从外部则看不出来(图4)。檐柱与内柱将空间分为内槽与外槽两部分,上下两层均是如此,内柱以内上下空通全阁之高,一层内槽最中设须弥坛,上立十一面观音大像。观音阁内所用平闇可分为三处,一处施暗层柱框层与下层铺作层之间即下层外槽顶部。另两处施于屋盖层与上层铺作层之间,也就是上层外槽平闇,以及上层位于次间顶部在当心间藻井两旁的平闇,上层次间平闇稍高于外槽平闇(图5)。此三处平闇的主要干架皆是斗拱之上的平棊方,及与之成正角的算桯方相交而成,再于其内用小木椽方纵横交置,分布十分紧密,形成较小的井口,大概0.28米见方。于其上施由多块拼合而成的背版,背后用穿带将多块板整合为一。在上、下层外槽檐柱和上层内柱上,平闇与柱头方之间,用平闇椽斜置,亦遮以板,形成覆斗形盝顶。上下层外槽平闇盝顶结构方式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处在于上层外檐柱头并不直接立于下层外檐柱头之上,而是立于其上之梁,且往内稍移,因而上层外槽平闇与柱头枋之间距离之于下层较短,遮檐板的倾斜度增加,覆斗形盝顶倾斜度更高。(图6)

1.下层外槽平闇

下层外槽平闇主要干架由外檐柱头铺作和内檐柱头铺作17上之明栿承托,即乳栿上之平棊方。外檐柱头铺作内侧出五跳,第三跳前为华拱尾为梁,直达内檐柱头铺作上。外檐柱头铺作后尾第四跳为华拱,顺安于梁上,拱上施斗承平棊方。同时于第二跳中线上方,在华拱上出令拱以承罗汉枋18(平棊方)。内檐柱头铺作即平作铺作为四跳,铺作后尾第一层为拱,第二层为梁,也就是外檐第三跳后尾之梁。第三跳又为拱,第四层为平棊方,即外檐耍头后尾延伸部分。

2.上层外槽平闇

上层外槽平闇干架由斗拱上之平棊方,及与之成正角而施于明栿上的算桯方相交而成。具体而言,即由外檐柱头铺作里跳与内檐柱头铺作构成,上层外檐柱头铺作为“重抄重昂19”,里出四跳,第一跳后尾为华拱,第二跳华拱后尾伸引为梁,直达内柱柱头铺作上。梁以上又为华拱,与令拱相交,令拱上承平棊方,与进深方向算桯方相交。与之相对应的内檐柱头铺作手法一致。

3.上层次间平闇

图5 观音阁下层(左)及上层(右)平闇分布图

图6 独乐寺观音阁平闇

图7 佛光寺平闇(左)与观音阁平闇(右)构造图

独乐寺观音阁上层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上层次间平闇围绕在当心间藻井周围,此为须弥坛顶部,须弥坛内观音大像穿透建筑内部三层,因而在中间上层内槽内并未设有四椽明栿,其构成平闇整体干架的平棊方也并无立于明栿上,转而由上层一圈内柱里跳出令拱承托。上层次间的平棊方高于上层外槽平棊方两层,因此次间平闇整体亦稍高于上层外槽平闇。

三、余论

“平闇”主要盛行于唐、宋、辽、金时代,佛光寺大殿之平闇成于唐857年,独乐寺观音阁平闇成于辽984年,两者恰为此间的典型。两组遗构虽分属不同朝代,此间相差近130年,且处不同省份地区,地域之间交通与交往相对隔离,但是平闇所呈现样式基本相同,说明了平闇的样式与构造较为稳定,这点也可通过成书发行于宋1103年的《营造法式》关于“平闇”的记载得到印证。也正是《营造法式》的刊行,将建筑上所用的名词与术语进行考究,而有了“平闇”的厘定。尽管《营造法式》未有单独词条详细记载平闇,但是依旧可以从“平棊”和大木作的“梁”等词条的记载中觅得平闇的踪影,从而认知到,平闇是此间殿宇的通用之法,屋内施设范围普遍,较为实用。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由整片的平闇作天花,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是平闇与藻井的组合使用,宋代宁波保国寺大殿是平闇、平棊与藻井组合成一体,说明唐代之后已无单纯使用平闇者,且平闇由最初作为主导的完整天花演变到从属的辅助作用。

平闇整体样式比较简单,《营造法式》记载“其以方椽施素版者,谓之‘平闇’”,然而方椽如何构成,并未详述。从现存平闇遗构可详见,方椽垂直相交成网格状,方格多为一棂二空,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独乐寺观音阁的平闇样式完全相同,且考察同时期的日本现存唐末五代殿宇平闇也多是这样的做法,应该是当时平闇的通用样式。除了垂直相交,方椽亦有成菱形或者三角形排列,浙江宁波保国寺的平闇便是如此。不论是垂直相交或是其他排列方式,均只用素板,并不做彩画与雕饰,是极为古朴的天花样式。

平闇的构造与大木作息息相关,尤其是平棊方。《营造法式》记载“于明栿背上,架算桯方”,从现存平闇遗构看,平闇确实是以算桯方为干架,且置于明栿背上,但是具体明栿背上如何架算桯方,并没有详述。从佛光寺大殿和独乐寺观音阁看,如何架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以外槽平闇而言,相较于独乐寺观音阁直接于明栿上设令拱承接平棊方不同,佛光寺大殿是于明乳栿上先架半驼峰,且明栿是月梁形制,半驼峰的施设架高了平闇的高度,使得明栿之上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图7)。论内槽平闇,独乐寺观音阁平闇并未施于明栿背上,而是直接于一圈内檐铺作上架平棊方;佛光寺大殿则是在四椽明栿背上以三朵简单的十字交叉斗拱承平棊方,斗拱之间为空档,空间在其间得以“流通”,空灵而通透。由此可见,从“明栿”到“算桯方”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承托,也是室内顶棚空间的营造,可由匠人量体裁衣。平闇是大木作到小木作之间灵活转换的产物,既顺应构架需求,又完成了室内屋顶的装饰。

平闇的样式与构造充分展示了传统木构造独特的灵活性,也是古代匠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体现。纵览数千年中国传统建筑,平闇是最为简单古朴的天花,是次于藻井和平棊的天花类型,置于铺作层的末端,亦可遍及殿堂余屋,完成了承尘与保暖的作用,营造了室内情境的氛围,更是唐、宋、辽、金时期建筑风格由豪迈气魄转向细腻柔美的缩影。

注释:

①通“板”。

② 拼接平闇小方格的木椽,高二寸五分,宽一寸五分。

③殿堂构造,屋内每槽四周平棊与铺作相接触,用椽承版做成斜面,名“峻脚”,所用小料名“峻脚椽”。

④ 通“枋”,平棊方即室内组成平棊骨架的方子。

⑤ 覆斗型的屋顶。中心作平顶,四边作斜坡的屋盖。

⑥ 宋代建筑规范按殿阁、厅堂、余屋三类,分别制定。

⑦ 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栿;是与草栿(隐藏在平棊、平闇之上未经细加工的梁栿)相对的名称。

⑧ 铺作里跳最上一跳之头上的单材方。方下为令拱,方上承平棊,故又名“平棊方”。

⑨ 经过艺术加工的梁,梁背上凸,梁底内凹,呈曲线,梁两侧亦略外凸。

⑩ 铺作出跳自柱中向屋外伸出为“外跳”,向屋内伸出为“里跳”。

11梁的长度一般以椽数约计,长一椽名“剳牵”,长两椽名“乳栿”,两椽以上均以椽数称。

12见“驼峰”:坐于下面的梁上,承托上一梁梁头的构件。

13铺作最外一跳上的横拱,或名“单拱”。

14用于华拱或昂出跳头上的小斗。

15栌斗口内的出跳拱,自一跳重叠至五跳。

16连系左右屋架及加强榑的构件。

17内檐柱头铺作向内者为铺作之正面,而向外一面乃其后尾。外檐柱头铺作向外者为正,向内为后尾。

18素方在跳头上者谓之罗汉枋。

19抄拱,即华拱。昂:铺作上出跳构件之一。

猜你喜欢

观音阁大殿天花
天花寺
登鄂州江上观音阁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鄂州观音阁:700年“阁坚强”成网红
观音阁屡经洪水屹立不倒
完璧归赵
故宫三大殿之火
故宫三大殿探秘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