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门堂之制的设计思维方法研究
2020-03-13刘立辰胡兮
刘立辰,胡兮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引言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传统古代建筑门堂部分的设计方法,以中国古代建筑遗留材料为研究对象,将建筑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到既适应于当代社会的功能需求,也能满足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与传播要求的建筑设计新思路。其中建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设计不仅要体现对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又要适应现代社会新形势下的创新,其设计思考方法必然需要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方面进行挖掘。
一、门堂之制的具体定义与概念
门堂之制源于礼制,在《三礼图》①中有较详细的说明。《三礼图》又称《三礼图集注》,共二十卷,由宋学者聂崇义参看多种古书编撰而成,配图三百八十余幅,文字十余万。虽然历史时间差距不大的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欧阳修的《集古录》与三礼的注解有些出入,但现存的明刘绩所撰《三礼图》四卷错误更多,可见得聂崇义在《三礼图》中之描述仍较为可靠。
《三礼图》之所以提到门堂之制,因为它认为门堂之制是礼制的一部分。《三礼图》中礼制部分规定了宫廷建筑的内容和布局,并把它作为一项国家制度确定了下来。当宫廷建筑成为一种标准或者形式之后,诸侯、士大夫等的房屋制式也就随之被确定下来,成为了“门堂之制”。实际上,门堂之制的核心内容中,门与堂是分离的,这是中国建筑很主要的特点。
二、门堂之制的门堂组合方式
门与堂自分化成为两个独立建筑单体之后,就形成了除了门之外的第三个空间元素,也就是庭院空间。而从简单的门、堂分化到相对较复杂的院落形式,门、堂共同组成的围合形式也由单一向丰富转变。
首先,门堂之制其实质是代表着一种空间构成形式,其特点就在于堂空间的内实与门围合的外虚,门堂所组成的庭院空间包围着堂,而门堂所组成的庭院空间反过来也被门所遮挡住,所以从门堂之制所形成的庭院空间来看,门堂之制更像是门与堂所共同组成的空间围合形式。它由最基本的围合空间的原始基本型发展而来并且慢慢产生了分化,从而形成了更加丰富的组合空间。
围合空间的原始基本型为一个封闭的方形,由于门的加入,使它在门空间的位置上产生了半围合的空间,从而使空间得以与外界连接。再之,由墙从线型空间慢慢发展成块型空间,配合门的插入,产生了更多的子空间,从而形成了门和堂共同所依托的丰富的院落形式。
其二,门堂之制也可以理解为对堂进行的一个包围,从而形成新的空间,门只是堂的附属外围空间的打开的入口,所以,以围合的形式来看,又可以组成三种基本框架,堂在围合的正中、堂在围合的一侧与堂与围合构成并列递进。
图1 建筑围合形成的负形体
图2 建筑的“四向”之制
图3 由基本型演变而来的院落空间
图4 院落空间展开的框架形式
图5 基本的门堂组合→群组的门堂组合→共同构成城市空间的门堂组合
图6 门的立面展开
图7 堂的立面展开
其中,当堂空间位于围合空间的不同位置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当堂空间位于院落正中,会给人以向心的心理感受;当堂空间位于围合空间的一侧,则会产生聚拢的心理趋势;如果堂空间与院落空间构成一进进并列的空间形式,则会给人以推进式的心理感受。
三、门堂之制的设计思维
(一)门堂之制的平面构成的基本框架与展开形式
将门堂及其围合空间的展开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从一开始门堂空间设计所围绕的主体设计内容就并不是建筑其本身的封闭形体,而是建筑围合所形成的空间的负形体(图1)。早在商代和夏代,甚至更早以前,古代文献就已记述过在建筑上采用“四向”之制(图2),就是说以一个称为“中庭”的空间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方用房屋围绕起来。“天子之宫在清庙,左凉室,右明堂,后路寝,四室者,足以避寒暑而不高大也”②,“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③,从古代的诸多文献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房屋分别布置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其主要目的就是构成一个封闭向心的院落。(图3)
对于单个院落的组织形式框架已经确定,那么当院落进行叠加以及重复的时候应采取何种方式,就要考虑到建筑群的组织及发展形式了。在平面组织上建筑群是以“一院一组”为基本单元的,多组的建筑群的院一般是首先在平面上进行纵深方向的发展,院与院之间作行列式排列,一直行一连串的院则称之为“路”,典型的巨大建筑群往往会以地位最高的“中路”为主,在左右继续发展“东路”“西路”,更大的建筑群则可以构成更多的路。(图4)
随着建筑单体重复得越来越多,那么更大规模意义上的门堂组合结构也就会形成,从而形成新的一组院落空间,只是其中的堂不再指意为单个的建筑,而是由群体建筑共同构成的新的单位。于是就形成了古代的闾、里、坊、院等同样体现门堂之制的设计内容的新的空间。
归纳下来,在建筑布局上,基本上遵循两种形式:其一,空间包围房屋,其二房屋包围空间。其一常以建筑为主体,在西方较为常用,在中国部分特殊建筑亦有采用,建筑以“三维”的“雕塑体”出现,成为视觉的绝对焦点。而后者,中国的大部分古建筑均属于此形式,除了相对较特殊的诸如明堂辟雍等强调建筑单独体量的建筑外,我们所常见的群体式古建筑均属于这一类。而在这第二类房屋包围空间的建筑形式下,中国古建筑的展开规律就如上文所指出,是在已经既定好的框架形式内不断地延展。随着不断的延展与重复,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形式不过于单一,所以更大规模的以一群组建筑为新的堂空间而构成的门堂组合则会形成,成为新的门堂之制的设计框架形式(图5),从而成为古代城市建筑一层围一层的包围结构。
(二)门堂之制的立面构成的基本框架与展开形式
在立面构成方面主要包含到门的立面与堂的立面两类双线展开。首先中国古代建筑有着非常独特的建筑立面。因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屋顶形式,所以建筑的立面往往更容易取横向的立面进行展开,而非纵向,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建筑的富于变化的屋顶所形成的建筑艺术。
基于这种设计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往往会按照横向框架式形式进行衍生,从而形成完整的设计。
1.门的立面展开
中国古代建筑的门所依托的立面往往为建筑的横向立面,而非纵向,所以门的立面展开形式亦如同建筑单体的横向立面展开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在前文分类中提到两种主要形式,墙门型与屋门型,其立面的展开,均是随着门的最基础立面所在的面进行,由于门堂之制中很重要的一点门与堂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和谐与统一,所以在研究门的立面的时候可以将堂的立面进行参照与借鉴。
门的立面展开主要可以有这几种展开形式,从墙门类型中可以看到,此时的展开还停留在元素模块的添加中,也就是说此时门的结构还未发展到相对比较完全的形态。当进入到屋门类型时,由于模块元素已经比较完整,所以此时的延展形式从元素添加转变为了规模尺度的变化,无论从三开间门屋变为五开间门屋开始变为大型的带有两塾空间的门屋,都是在建筑的规模体量上进行变化。当规模体量达到一定的上限程度的时候,门的形式需要再继续发展,就会从元素规模扩大的形式向元素组合递进重复的形式转变,此时可以看到,从塾门到城门,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上下递进的两重门的重叠组合关系。(图6)
2.堂的立面展开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对中国古建筑的立面构图做过这样一个总结:“中国的建筑,在立面的布局上,明显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台基,(二)墙柱构架,(三)屋顶。任何地方,建于任何时代,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者雄伟,莫不全具此三部;……中间如果是纵横着丹青辉赫的朱柱,画额,上面必是堂皇如冠冕般的琉璃瓦顶;底下必有单层或者多层的砖石台座,舒展开来承托。这三部分不同的材料,功用及结构,联络在同一建筑物中,数千年以来,天衣无缝的在布局上,亦始终保持着其间相对的重要性,未曾因为一部分特殊发展而影响到他部,使失去其适当的权衡位置,而减损其机能意义”。
其实,建筑“三分说”并不是近代才对中国古建筑研究提出来的,一千多年前的《木经》④一书,就已提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之说。而上中下三部分则指的是屋顶、屋身(柱网系统)和台基。而这三个部分相互之间可以互为配合,但是又可以相互独立,台可以独立成为“坛”,如天坛、地坛,顶可以去掉墙面,成为亭、榭,而屋顶如果去掉,单独的墙又可以形成“院”,可以看出,屋顶、柱网、台基是典型的三个基本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成整体的形式化设计图。
同样,在堂的立面展开分析中,可以得出这些主要的变化形式,在顶的部分,主要是元素不断地增加,在建筑中部柱网部分,则是柱网不断地重复延展,并根据空间的需求在柱子的间隔距离上进行主次递进变化。(图7)
(三)门堂之制的组合方式
1.造型统一组合
门的最初形式,是最简单的随墙门,由随墙门慢慢扩大规模,从而形成了八字门,在带有了屋宇的形式之后,又成为了四合院中常见的垂花门、单间门、三间门甚至面阔五间的大户人家的门。而堂的建筑,从最基本的小户人家的单间小宅,到皇亲国戚的大型宫殿,其型制的变化则更加丰富。但是门堂之制中的门和堂,其虽然二者单独分立,但也相互共存,所以这二者绝对不可能只停留在自己的范畴内去单独呈现,门和堂之间还要有某种方式进行联系,以保证它们的和谐与统一。
首先,基于门堂之制的内容,所以在认识一组建筑的内部空间的时候,人肯定不可能很直观地观察到建筑的自身的全貌,而是观察到门的形象。所以门的造型设计很大一部分是要提醒来访者提前对内部的堂的造型产生一定的感知。由此可以认为,是堂的造型决定了门的设计。
其次,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设计中,讲究多维度的观察。古代的建筑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当人走近建筑时所产生的感受,还要顾及建筑在远距离的视点上所产生的形象,因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早就有借景的手法,而借景借的是建筑的远景,建筑远景也就是建筑在其天际线上呈现的节奏韵律。
所以从近景看,门是堂的一种提前预先感知形式,其造型与堂都有一定的对应性,从远景看,门和堂所共同组成的立面风貌影响着其天际线的节奏与韵律,所以,其二者是否和谐,则显得尤为重要。
2.等级递进组合
中国古建筑设计非常讲究比例的变化,强调中国古建筑更强调整体的美感,而非单个建筑。
在现存的嘉峪关城门的城楼组合形式中可以看出,建筑在房顶造型基本统一的情况下,建筑的体量有着非常优美的比例关系,既不过大,也不过小,拿捏得非常到位。
而一连三进的城楼形式,每一进城楼与后一进产生一组门堂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其所表现的令人感到非常和谐的一组建筑比例关系。
所以,一般来说,堂作为建筑内容的核心,一般比门的地位要高,所以,门在兼顾堂的造型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与堂共同构成和谐的从属比例关系,在规模等级以及尺度上会适度略小于堂。
而等级差距所产生的递进关系,一般则为逐层降级的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由于等级制度涉及到造型、数量、尺度、规模等一系列的内容,所以一旦等级变动,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建筑造型、数量、尺度、规模均会有所变化,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递进关系。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古代建筑门堂之制中的门堂关系主要表现为堂为主,门为次,而门等级比堂等级略低一级,略低一级往往会带来建筑内容的下列变化,包括设计元素中的底座、柱网、屋顶等一系列内容。并且等级上的变化所导致建筑用材规格的变化,也会让建筑在尺寸上产生对比,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级的差距一般看情况而定,多为一级,如果堂的等级已经到了相对来说不便再降的地位,那么门不会再单独出来,而会随墙而建,形成前文所提的随墙门形态。
也正是因为门和堂的关系在门堂之制中已经有了具体的规定,所以门和堂才能够一一对应起来,从而达到了中国古建筑见门如见其堂的效果。
四、结语
门堂之制,其实质就是门与堂的分化从而形成了新的包围结构的建筑组织形式。从其一开始被确立之初,就已经对中国古建筑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门堂之制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单个建筑,而且扩展到了建筑的群组组织与营建,更对城市的规划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人聂崇义在三礼图中所说明的门堂之制中对城市建设的规范,既是在印证《考工记》中对于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理念,同时也是在对自己所提出的门堂之制中门堂分立的核心思想的表达。
现今中国的大量城市与村落由于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大量的原生建筑,所以在进行新建筑的建造时,我们更应该遵循其原有的城市肌理进行发展。中国古代城市村落的发展无论从建筑单体上还是从建筑的组合、建筑群体的排布上,都可从本文所研究的门堂之制的设计形式中找到其组合排列的方法,从而从整体上去延续城市村落原有的肌理。
所以,门堂之制的形式化设计明显非常适用于拥有一定历史建筑已经呈现鲜明的秩序化排布格局的城市,从整体上去融入到城市中,从整体上弘扬与发展当地的建筑文化,在细节上进行创新与探索,正是适应于当下的设计新思路。
注释:
①《三礼图集注》,二十卷,聂崇义,宋,纂辑。
②《董生书》。
③《书经》。
④ 喻皓,著名匠人,北宋,《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