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0-03-12薛小丹

成功密码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组活力小学生

薛小丹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

1. 缺失有活力的环境

教学效果和学习环境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小学生因为年少很容易被环境影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们对于学习环境不太在意,例如教室桌椅的摆放方式太过古板,没有新意。单一的秧田式座位的排列形式不利于学生互相讨论,而且也不方便老师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

2.缺乏活力课堂的实效

小学数学教师观念陈旧,无法应用新教学模式,只是模仿其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自然无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如师生互动时,仍然保持着“以师为尊”的模式,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师生间的隔阂,沟通起来会有很多障碍,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一种配合。

3.缺少有效的策略

有的教师尝试活跃课堂气氛,试图让小学生都参与课堂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小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策略成功地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但是教学质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综合教学情况分析,原因还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师分组不够合理。一个小组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学习能力差一些的人就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这种情况对于这个小组以及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不利的。

二、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对策

据统计,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八成取决于情感,剩余的两成原因取决于智力,简而言之就是小学生学习热情的强度能够刺激他们学习,而智力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不大,课堂教学拥有足够的活力,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1.营造活力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活力环境的优点,并且能够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融入更多有趣的元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消除前文中提到的秧田式座位排布问题的弊端,学生座位的排布方式可以改成U型或弧型,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身高、视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微调学生的座位排布。我们可以发现,在知名的公开课课堂,学生的座位排布方式就是采用U型排布,这样方便教师观察听课者的神情和相互交流。

2.转变传统教育思想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以灌输式为主,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可以发言,学生们无法和教师产生交流,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将学习当做一项任务,最后学生只会越来越厌烦学习。所以,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教师要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创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學,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们熟悉、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利用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对于课堂上的分组问题,教师需要用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平时表现,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避免学生们因为差距过大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降低学习效果。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

3.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课堂是学生们学习时间最多的地方,所以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改善小学生们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气氛中自主探索知识,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只有学习氛围良好,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扩展。以前的课堂是老师负责提问,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老师从旁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另外,学校也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方便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小学生收到老师的鼓励后,也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良好的开始会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活力课堂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也要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期望小学数学课堂永远充满活力,让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享受知识,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分组活力小学生
活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我是小学生
活力青春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