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创新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

2020-03-12闵洁

成功密码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文过程语文

闵洁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属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开始阶段,即引入阶段。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千篇一律的导入形式或直接展开对语文课文的学习,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形式的创新与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教学情境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過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创新性、趣味性及独特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触动情感迸发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入课堂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导入环节及教学过程中深刻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丰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

如在进行《手捧花盆的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做以下设计:首先让学生将眼睛闭上回想一下自己或身边的人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关于“诚信”方面的过错或事件,由“诚信”想到了什么?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起相似的记忆,产生与课文相同的感受,在学生纷纷想起自己或别人关于诚信方面的“事件”后引导学生开始课本内容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故事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学生认知及心理特点,认识到故事属于小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故事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如在《两只小狮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及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懈怠、放松及不想学习的心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其讲述“两只小狮子”的故事:“两只小狮子,一只勤奋好学,一只懒惰,勤奋的狮子每天练习各项技能,懒惰的狮子每天无所事事,觉得自己的父母会保护自己……”还可以将故事的结尾进行想象与拓展,引导学生扩展或编写这一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通过听故事提高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在听完故事后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开展深入的学习。

三、通过多媒体导入,强化学生的感官刺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材内容积极寻找课堂教学相关的实物、图片、音频或视频等教学工具,以此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文中描述的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形象、操作性较强的图片、视频、音频及动画等形式给予学生视觉、听觉及感观方面的刺激,有效弥补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的学习现状,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或视频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如在进行《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很难想象太空是什么样的,在太空中生活又是怎样的,不了解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是会失重的,无法准确地把握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导致学生对于这一课文的学习产生疑惑与不解。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采用视频播放或动画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加深学生的认识,通过直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意识,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及学习需求等基础上,通过创设课堂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元化、创新性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课堂中积极思考与主动探究,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文过程语文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