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体现与融合
2020-03-12沈歆
沈歆
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将语言训练以及思维训练作为主要内容,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而且思维训练应该贯穿语言训练全过程,保证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参与思维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思维启发,以便让复合思维融合语文学习当中,让学生认识思维能力培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一、利用趣味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学生必备思维品质,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育,改变过去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就要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法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策略,将其融入语文教学当中,有助于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趣味性教学法需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保证所选方法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拓展。首先,为启迪学生建立创新思维,教师要运用创新趣味导入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丑小鸭》一文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丑小鸭的动画视频,学生生动直观掌握故事脉络,为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为保证趣味性教学的深入推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帮助乌鸦喝到水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在创新思考当中提高思维深度与广度。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培养高阶思维
要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运用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其中设计问题情境的方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训练,培养学生高级思维习惯,增加学生的思维活力。利用提问方式带动学生解读文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而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的内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需要带领学生深层次地梳理和把握文章内涵,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作者在人生旅途当中遇到的鱼和那条大鲈鱼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你的生活当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如果你遇到了相同的事,你会怎么做?問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和教材内容进行密切关联,启发学生对其中的重要语言进行把握,同时还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引发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这将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深挖文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三、拓展思维注重运用培养发散思维
语文学科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培养学生复合思维时,强调学生思维发散性,增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发散思维能力越高,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效果就越理想,另外,发散思维还展现出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而学生思维越广越能够巩固基础知识,扎实生活经验获得更加深入的感触,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需要将语言运用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对此教师要抓住各种各样的方法,增加学生思维发散性,肯定学生的开放性思考。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发散思维练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锻炼。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在整体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开放性任务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朋友之间总会有离别,请试想一下30年后,鲁迅先生和闰土再次见面的场景,并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悟。透过这样的开放性练习,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和闰土的深厚友情,品味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也可以激励学生发散思考,大胆创作,提高读写整合力度。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与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环境下,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着眼于学生复合思维的培养,以便培育更多复合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保证学生复合思维培养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当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对学生身心特征的把握水平,拓宽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实现思维能力培养和语文教学的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