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020-03-12刘廷亮

成功密码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学科德育

刘廷亮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老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知识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差,甚至青少年犯罪呈现上升态势,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初中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老师加强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和意识仍处于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老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老师的行为举止、道德素养都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自身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榜样,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质。老师也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尊重學生、关爱学生,使学生在班级氛围中感知到公平、公正,从而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信任、信赖老师,积极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不良的行为。老师在管理中要敢于自我批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出现不一致意见时开展班级讨论,通过师生坦诚的表达,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在学科教学中持续渗透

德育教育并非要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而是需要老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把握德育教育的契机,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过程中持续地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很多学科都涉及德育的知识内容,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比如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学科中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而体育、音乐等学科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因此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地获得德育知识,使德育教育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大大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三、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德育有效性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为了使德育知识走进学生的内心,老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比如,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送爱心、送温暖,学会爱老敬老,关爱他人;组织志愿者指挥交通活动,使学生了解交通法律法规,并通过指挥交通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在展览馆当志愿讲解员,拓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德育知识,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德育水平。

四、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资源整合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影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家庭中,要想提高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与家庭教育的融合非常重要,如果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势必会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老师要整合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起家庭德育教育意识,使家长深刻认识到家庭德育对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影响,通过家校联合来有效地开展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老师可以搭建起家校沟通平台,增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定期组织教育沙龙来整合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生问题,给予家长更加科学、专业的指导,使家长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给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增加互动交流,比如微信群、QQ群,方便家长和老师之间及时沟通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出现早恋倾向时,老师指导家长轻说教重引导,不能一味地斥责和训骂。要在家校联合中找到教育学生的最佳策略,形成合力,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德育教育是初中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老师持续地进行渗透和引导,通过多方合力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打造出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德育素养,促进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初中生学科德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