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卖货频现质量问题,如何维权

2020-03-12韩丹东

现代妇女 2020年3期
关键词:卖家维权主播

韩丹东

在一部分明星开始直播卖货后,“直播+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也广为商家青睐。然而,直播售卖的商品不乏质量问题和货不对板问题。谁来为这些问题担责?消费者在遇到这些问题后又该如何维权?

货不对板经常见,夸大宣传博眼球

某高校教师高文(化名)在观看某直播后,买了一瓶沐浴露,“没想到质量会如此低劣。沐浴露到货当晚,我就用它洗了澡,可冲洗数次后,感觉身上还是滑腻腻的。还有一种刺鼻的香味。和当时主播在直播时介绍的有些出入,没有宣传的那么好。”高文说。

李彤(化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在某直播间买过一件衣服,衣服质量很差。“当时衣服穿在主播身上非常显腰身、显气质,但衣服的品牌之前都没听说过,价格也不便宜,但主播一直在说衣服质量很好,水洗机洗都可以,而且百搭。”李彤说。李彤联系客服准备维权,但这家店的客服都是智能机器人。尝试了多种途径后,李彤始终没有联系上人工客服。而那件衣服,她再也没有穿过。

大二学生张扬(化名)曾在直播链接中买过螺蛳粉,因为是一位比较靠谱的主播推荐的,并且在天猫淘宝等互联网平台上都有旗舰店,并非“三無”食品,在直播链接购买还有优惠,仔细阅读了链接中的买家评论后,张扬放心地下了单。

“但我发现收到的货品和直播中的不太一样,虽然外包装差不多,但分量没有直播时展示的多。另外,味道也不太正宗,我此后不再相信直播中的产品,不能因为图便宜买到更不值的产品。”张扬说。

主播卖货要登记,直播平台应规范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按照2016年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媒体也是广告发布者,所以主播发布的短视频或者直播介绍商品也是广告,主播做虚假宣传,发的货和宣传的物品不一样,是违反广告法的。朱巍说:“这种经营行为必须要进行主体登记,而且要列入监测范围。在直播平台方面,第一种是在直播平台上直接有购买链接,这就是电子商务平台,肯定需要承担监管责任;另一种情况是没有加商品链接,而是主播直接在白纸上写微信号,通过微商的方式或者通过淘宝销售商品,那么直播平台就是单纯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这种情况下,直播平台只有在应知和明知的情况下才会承担责任,否则是不承担责任的。”

直播购物维权难,保存证据是关键

朱巍分析称,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种行为属于欺诈,应当给予消费者4倍赔偿,即退1赔3,如果4倍赔偿不足500元,要按照500元赔偿。如果卖家不愿赔偿,可以申请平台介入,或者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甚至起诉到法院。

在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看来,通过主播直播购买的商品,如果是通过微信直接汇款,那么一旦商品存在问题,维权就会相当困难。虽然现在微信都实名认证了,但若卖家把买家拉黑,消费者很难找到卖家有效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即便找到,相关证据也很难提供,所以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通过微信转账或者支付宝转账等付款方式购买商品。

“直播购物时要有证据意识,及时保存相关的证据。因为网络购物相关信息在删除以后很难恢复,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应该截屏,保留一些相关的原始数据,再和卖家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平台介入。”邱宝昌说。

(摘自《检察日报》)(责编 悬塔塔)

猜你喜欢

卖家维权主播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维权诉讼知多少
快乐辞典
3·15 维权特别活动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