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硅谷的中国人

2020-03-12翟锦

华声 2020年2期
关键词:王硕刷题大厂

翟锦

好穷好破——这是王硕对硅谷的第一印象。2016年,他从国内来硅谷读硕士,刚下飞机,看着车窗外,觉得这里跟西二旗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稀稀拉拉的大平房,绿化做得也不好,破落荒凉。”但这并不影响王硕对这里的向往——这个被旧金山湾和太平洋山脉包围的长约25英里的狭长地带,一个世纪前还是一片果园,随着英特尔、苹果、谷歌、脸书、雅虎等互联网与科技巨头的入驻,这里变成了“圣地”,“作为学计算机的人,硅谷永远是一个类似圣地的存在,所以总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过来看一看。”王硕说。

在硅谷盛传的一个调侃是,一个招牌掉下来砸10个人,里头三个Facebook、五个Google,其他两个是在startup(创业公司)。据统计,硅谷目前的科技公司数量超过1500家,这意味着这里能提供给外来者的工作机会远超于美国其他城市。“说白了就是,你如在硅谷找不到工作,你在美国其他地方也很难,因为这里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上岸了”

在硅谷,科技公司提供的起薪通常在12万美元左右,这几乎是非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两倍。除了工资还有股权、奖金和其它福利,这意味着你可以和人合租一个前有草坪后有游泳池的公寓,周末去滑雪,学开飞机,休年假去世界各地旅行打卡。如果以家庭为单位,男女双方若都在硅谷的互联网大厂工作,初始年薪合起来就能达到将近30万美元,三年之内就可以一起贷款买房,在美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人们找工作的首选大多是F L A G(Facebook,Linkedin,Apple,Google),找到工作通常被形容为“上岸”,而“刷题”则是确保你能够顺利上岸的一个重要路径。硅谷是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刷题的,因为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人都涌来了硅谷,为了能更高效率地筛选人,考算法题这种“应试”面试环节,逐渐被所有的互联网大公司纳入面试体系。在硅谷的互联网公司,80%的面试内容都在考察算法,刷算法题是准备硅谷大厂面试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耗费时间精力的一步。

作为硕士转读CS(计算机)的学生,童瞻从2018年5月到2019年3月,陆续刷了一年的题。这期间,他一度感觉自己的焦虑快到了嗓子眼,那段时间,他时常垮着脸,一度觉得自己很抑郁,每天睁开眼就赖着不想起床刷题,无意义地刷手机。最后,临近面试时,童瞻一咬牙花几百美元报了一门算法班的网课——这种学校相当于算法班里的新东方,课程持续两个月,每周两次课,晚上会有老师上线讲解例题,课后有配套的刷题作业。

由于路径清晰可见,也使得一些人产生了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有的在国内已经工作过几年,听朋友说这边赚得多,来这边水一个硕士,刷刷题就能进大厂,于是他们就来了”。童瞻现在的同级同事中,就有这样的人。但现实中,这种集训的、应试的学习模式,有时候也会遇到问题——尽管刷题能刷过面试,但一进公司面对竞争会立刻掉队,被PIP(“绩效改进计划”,也是大家公认的解雇前的通知),或者被解雇。

最大的恐惧

在硅谷的大厂工作,有着非常光鲜的一面。方晓飞在Facebook工作了快三年,他喜欢这里。工作日早上9点半闹铃一响,他会起床赶去公司吃早餐,从家到公司,开车只要20分钟,这让他时常和国内对比,以前在腾讯实习的时候,单程通勤就要一个小时。方晓飞每次都很开心的打开世界地图,搜索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把目的地的物价换算成美元,去哪里都觉得是一件小事。这些都让他觉得很满足,“我来硅谷,就是和世界上这些IT人才一起工作。我觉得这一辈子,就是圆一个梦。”

方晓飞在入职Facebook的半年内就晋升了,但那次后,他已经快两年没有升职,至于理由,部门领导表达得直截了当,“他就觉得我沟通不行。”当时,方晓飞同一时间要做很多项目,和很多人沟通协调,有一些没沟通好,迟了交接,影响了其它团队的进度。方晓飞很沮丧,他决定弥补自己的弱项,申请换组,去了一个十分重视沟通的组。

对于在硅谷“上岸”并希望留在美国的中国人,压力与竞争并不是最令他们焦虑的,他们最大的恐惧是——“溺水”,即失业。在美国,没有绿卡之前,无论你是持有OPT实习签证,还是H1B工作签证,一旦失业,你必须在60天内找到工作,否则就将面临被遣返的命运。每年,美国政府会向外国人发放共8.5万个H1B工作签证,在2013年之前,由于经济危机等原因,获得H1B签证只需申请,并不需要抽签。但由于申请人数越来越多,从2013年起,H1B签证改由抽签的方式发放。其中,有2万个名额面向拥有美国大学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学历申请人,高学历者如果没能在2万个名额中被抽中,将被并入6.5万个普通名额,进行第二次抽签。很多在硅谷工作的中国人都感觉自己被签证束缚住了。同一家公司,美国同事觉得工作节奏太紧张,决定裸辞,然后去休息旅行一段时间。但中国人大多不敢,“我一旦失去雇主的话,我的H1B签证60天就失效了。就觉得自己还是被一条无形的锁链锁住了。”

选择

尽管每个人都曾面临着“溺水”的压力,但留在硅谷——仍是绝大多数人的答案。硅谷庞大的华人数量使得他们很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少数族群。王硕觉得自己来美国依然过的是纯中国式的生活,和中国人住在一起,除了在公司、学校,上班、上课的时候用英语之外,其它没什么差别。在硅谷,上海菜、粤菜、川菜、湘菜、火锅都有,“口味的话跟北京比,就打个八折吧,也够吃了”。买东西去中国超市,包括螺蛳粉在内的国内能买到的东西,这里也都有。车辆会看红绿灯,会主动避让行人,无障碍设置也做得好,也没一群人关心你的工作和婚姻,童瞻喜欢这里的自由和尊重。

为了能更好地待在硅谷,方晓飞还在努力地改善自己的“沟通问题”。每周公司都会有些小聚会,大家围在一起喝酒,站着聊天,他会逼着自己参加这些社交,把它当作工作的一部分,看到有同事聚在那儿,一定要走过去,参与对话,就像他当时上英语课给自己的要求。和童瞻一样,他最害怕同事们聊橄榄球比赛,因为,“真的没法聊”。因为还没有在美国组建家庭,方晓飞并不拒绝回国的选项,他觉得如果哪天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不用天天996,工资也不错,说不定自己就回去了——对于很多享受硅谷生活的年轻华人来说,这是必须具备的心态——留在硅谷很好,但回国也不是不可接受。

摘編自微信公号“每日人物”

猜你喜欢

王硕刷题大厂
The challenge of Internet finance to traditional finance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广西大厂91、92号锡多金属矿体的成矿构造特征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的刷题技巧
《编号001》
王硕作品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让思路自然简单些
IS COMPREHENSIBLE INPUT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SLA?
Separation of Oil Phase from Dilute Oil/Water Emulsion in Confined Space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