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能赢 底气何来
——记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
2020-03-12
隔离重任在肩,团结一心应战。世上没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光汇聚成星河,变成最美的“逆行者”,来自东城区总工会的22名干部是这场战“疫”中坚强的幕后力量。
“灏子。”“妈。”“我不是妈妈,我是怀柔隔离点的王阿姨……”放下电话,现场副总指挥王萍的眼眶红了,她说:“他才19岁,比我儿子还小10岁,也叫‘灏子’……”之后的几天,“灏子,起床了吗?快去取餐。”“灏子,快去体温打卡。”“王阿姨,我要水果。”“王阿姨,我想家了。”……这样的对话成了王萍的日常。她说,不管是谁的孩子,我们都要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护。
“李姐,有对夫妇执意要住在一起,不符合规定啊。”“我来沟通。”“李姐,有个小孩想做核酸,他的航班上有人确诊。”“我来跟他说。”“李姐,有个隔离人员以前有抑郁病史,他情绪很不对。”“我来跟他聊聊。”“放心吧,都解决了。”医疗保障组组长李玉青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她是工作组公认的攻坚小能手也是知心大姐。她带着组员兢兢业业地做着健康管理工作,接收隔离人员、医学咨询指导、公共场所消杀、处理各种医疗问题、按医学流程转送等,她总是冲锋在前,却担心别人防护不全。她说:“2003年我参加了抗击‘非典’,2020年我在战疫一线。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特别荣幸,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历史的创造者。”
“雷哥,温度计还是没到,一支都没了!”“雷哥,已经七点半了,送餐车还没到!”“雷哥,防护物资到了,正在等着清点。”“雷哥,……”沟通协调、清点物资、确认数量、签字……这是自承担起集中隔离点后勤保障任务后,后勤保障组组长张雷每天都要做的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集中隔离点建设以来,张雷带着后勤小组早准备、早部署,对发放的防护物资进行清点核对,根据现场工作组的方案要求,及时制订物资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努力做到快速保障。但万事开头难,在完成这一工作后,张雷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起初发放的物资存量和需求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一旦有需要便要想尽办法进行协调。”在张雷和其他组员的努力下,制度日趋完善,医疗物资逐渐丰盈,餐饮质量逐步提升,后勤保障工作进入了正轨。
“锋哥,1212没有领到餐。”“锋哥,1316餐盒里没有筷子。”“锋哥,1123说吃不饱。”“锋哥,1307说餐太多了,吃不了浪费。”……每到领餐时间,爱心专员群里,一片“锋哥”的呼唤。“炊事班长”赵桓锋总是随叫随到,不厌其烦,一遍遍到隔离区外围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了让穿隔离衣的安保人员看得清、送得快,他的送餐表改了一版又一版,送餐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到十五分钟,又缩短到十分钟。他总是第一个接到餐车的,却最后一个吃上饭的。
3月16日,接到集中观察点的任务后,现场总指挥曹永军马上召开协调会。观察点改造、防控物资调配、驻守人员安排、垃圾存放点位建设……同步推进。3月19日,全流程全要素演练。3月20日,一切就绪,集中观察点正式启用。从接到任务到正式启用,他仅仅用了4天。“大疫当前,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众志成城,我们都能平安回家。”他常常说。
……
这些幕后英雄中,很多人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开始学着照顾别人。这些可爱的“逆行者”们,每个都身兼数职,组成了抗疫一线的“最强战队”,他们时刻绷紧神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认真记录每日工作情况,帮助隔离人员购买生活必需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正是有他们,在严格管控的前提下,让隔离工作有了温度,让隔离对象感到了温暖,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了必胜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