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12詹建华
詹建华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一、金融服务支撑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市场体系,能够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合理回流。
(一)金融能够聚合资源,为乡村振兴建设“输血”
由于目前农村金融服务配套的相关政策不完善,信用环境也有待改善,这使得农村信贷投入仍然是一种风险较高收益较低的扶贫式金融服务方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整体性的特点,这其中既包括农民扩大生产的金融需求,也包括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带来的金融需求。此时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储蓄、保险、理财、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把分散的小额资金聚拢起来,再通过金融机构的产品结构设计、跨地区资金调剂和资金跨境互换等方式,向农村地区投入稳定、长期的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工程建设,可以激发出金融聚合资源的能力,为乡村振兴建设持续“输血”。
(二)金融能够完善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建设“造血”
当前,不少农村地区都拥有旅游、矿产、特色农业等等资源先天优势,但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产业发展进度缓慢、层次相对低下、可持续性不足。而金融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工程建设持续“造血”,提高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活力。
一是推动资本的集中与扩散。金融推动资本的不断积累并转化为投资,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为农村地区的企业给予投融资的便利。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的转移和扩散。一方面,由于金融具有系统的信息网络、专业化的服务管理,尤其是法律、中介、财务咨询等功能能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推动金融知识的创新和扩散。随着金融在农村地区不断深入,促进了金融资本、人才逐渐向农村地区转移,同时推动了金融知识、信息和创新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扩散。
(三)金融具有风险转化效应,为乡村振兴建设“保驾护航”
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防风险能力相对较差,金融参与其中之后,不但可以运用保险、期权和期货等防风险金融工具,最大程度的将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风险转移和化解。同时,也可以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营造农村地区“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约束环境和风险共担补偿机制。
二、我国金融支撑乡村振兴的探索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已经在产业发展、文化培育、人才培养、生态优化等方面展开了大量探索。
(一)机制探索
1.抓好产业发展,为“三农”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当前,金融机构逐渐改变了以往陈旧的发展思路即“重城市轻农村、重规模轻精细”,合理降低“三农”贷款准入门槛,为资产规模小、授信额度低、融资能力弱的涉农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源。
2.抓好文化培育,提升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意识。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做好信贷产品和服务收费项目公示,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
3.加大力度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新乡贤、技能人才等返乡下乡就业创业,助力各类人才向农业农村集聚。
(二)各类金融机构的探索
由人民银行搭桥牵线,组织国有商业银行、法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和扶贫小额助推协会共同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在适度竞争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不同类型的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各展所长,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覆盖面,提升各类金融机构对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认同。
1.国有大行的探索
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不仅关注项目的市场效益和风险,更为看重的是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拉动作用。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力银行,农发行用好差异化支持政策,突出支持产业扶贫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
2.乡村地区法人金融机构的探索
近年来城商行、民营银行着力优化授权授信机制,持续开发多元化、特色化乡村金融产品。以乡村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典型代表农商银行为例,就其规模而言,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优势在于网点规模多和长久深耕农村阵地,对于如何满足“草根”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农商银行更适合担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先锋队。其可依托其覆盖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和与“三农”经济紧密联系的纽带,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发放经验丰富、贴近农村经济活动的优势。
三、金融支撑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
尽管金融在服务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在支持的力度、深度、广度与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贫困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1.贫困县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发展困境。整体情况看,县级地区基本实现五大国有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的配置,但普惠金融服务的面和量还不够,如农业银行县支行虽设立了“三农事业部”,却在普惠金融服务上难以考核达标;邮储银行支农力度仍有待加强;村镇银行后劲不足,储备资源不够。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工作基本上是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但从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情况看,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基层机构缺乏为农而立、因农而变的战略定力,普惠金融理念和信贷投放脱节等,农村信用社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仍需多方努力。
2.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不完善。助农取款服务点弥补了偏远山区农民“有钱难取”的短缺,但是由于服务点功能不完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且自动取款机与POS机数的投放并未出现爆发性增大,反而还出现减少现象。如政和县2016年自动取款机与POS机数分别为86与1772台,2017年自动取款机与POS机数分别为86与1257台,2018年自动取款机与POS机数分别为81与1285台。
(二)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力度不足,覆盖渗透深度不足
涉农贷款保持仍然存在总量偏少、结构不优的问题。受追求经济效益和规避风险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抓大放小的特征比较明显,特别是在撬动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村各类经营主体方面,力度不足。随着银行信贷权限的上收,县域贷款项目与其他地市相比难有优势,银行也是乐于扶大扶强,热衷支持大型优质企业,对农户、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村小微企业等最需要金融扶持的主体,由于达不到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或者农业的弱质性导致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在农村金融供给内部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影响了金融支农的实效。
(三)农业生产抵押物不足,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有效担保抵押不足,制约农户及涉农企业取得信贷支持。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户抵质押物少,“三权”确权尚未全部完成,也未建立专业性农村产权评估机构和综合交易平台,农户除了信用贷款外就只能依赖现有生产资料进行抵押贷款,不仅抵押率低,可抵押贷款获得的金额也十分有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承贷主体缺乏抵押担保物、项目没有或很少现金流等因素影响,金融供给也难以有效匹配。
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
(一)完善资源配置,下沉金融服务重心
进一步深化与乡镇龙头企业的全面合作,大力发展本地的优势农业特色品牌,协助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三资管理平台,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服务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三资管理平台,为村民、村集体、乡镇政府提供支付结算、资金管理、投资理财、电子商务等金融服务。
(二)加强政银联动,创新产品优化增信
一是创新信贷模式,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优化完善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客户服务方案,加大“三农”绿色信贷、普惠金融、“三农”幸福产业等产品运用推广。二是创新贷款增信模式。探索创新政府直接增信模式,在一定范围内试点地方版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市县农户金融服务面。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通过担保费率补助或其他形式补贴等方式,降低农户担保费率和融资成本。
(三)加快布局金融科技,推动线上线下的快速发展
金融机构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推广网络的各项业务实现融资、发展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网络支付结算等基础的金融服务。积极推广网络融资业务。数据网贷这类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创新而出的网络融资模式,将成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扩大流量经营和提高信贷覆盖率的重要依托。推进网络支付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
(四)加大乡镇基础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不断优化县域乡镇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增加资金投放于农村公路、电网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加大水利工程、棚改项目以及县域医院建设等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扶持各行政村打造特色项目和特色产业,根据当地特色资源制定优势产业项目,提供“公司+基地+农户”专项信贷模式,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优化传统农贷业务,在服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客户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空间,实现农户贷款可持续发展。
(五)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加强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协作,打通银企顺畅对接桥梁。开展项目对接实现信息对称,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促进合作;深入园区贴近金融服务,举办企业贷款现场推进会,与企业家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走访企业,现场开展调查摸底和业务受理,增强企业信贷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