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智慧的源泉
2020-03-12朱继文
一次和朋友闲聊,他问我:“你不觉得有时我们在‘绑架’儿童的游戏吗?”起初我是不承认的。他却说:“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们还有时间玩‘躲猫猫’这类他们自己很喜欢的游戏吗?”我满不在乎地说:“孩子们想玩是可以玩的啊,我们从不束缚孩子选择游戏的。”
“那有孩子选择玩‘躲猫猫’吗?”朋友追问。我想了想,沉默了许久,“也许是孩子可以选择的东西太丰富了。”朋友却很认真地告诉我,作为幼教工作者不觉得孩子的游戏濒于灭绝了吗?
灭绝?我感觉他有些小题大做。朋友反问我:“你不觉得孩子现在都像小大人吗?你看看各个短视频APP里有多少大人一样的孩子脸,孩子的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乃至需求和愿望甚至服装打扮,越来越像个成年人的样子。”
无法否认,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精”了,手机、iPad玩得顺手,还会看大人的眼神来行事,囿于房间里、屏幕前和过多的选择中,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去探索自然和沙土,去尽情地天真烂漫?可是,幼儿园为孩子创设了多元的材料和环境,不就是为了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吗?可为什么就没有了游戏了呢?
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针对已经上大班的孩子不会正确的握笔姿势,看看教师会怎么办?我发现,教师们想到了用游戏的方式教,思维敏捷的教师当场就创编了两首朗朗上口的握笔儿歌。可用儿歌法孩子就能够学会握笔的姿势吗?一番讨论后,教师们总结出了儿歌示范法学握笔、步骤演示法学握笔、体验练习法学握笔等方式。这其实是多数教师在教研时和遇到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但在支招中我能够发现教师还是以结果为准绳,可这样的方式是孩子的游戏吗?孩子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吗?应该说,这只是教师认为的游戏化教学,而且这个思维逻辑也依然是从“教”的角度思维,并没有真正以儿童发展为中心。
我认为,教师应该转换一下思维,真正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去思考,这样会更加科学,且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怎样去“教”,而是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平时的观察,在头脑中逐个排除可能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孩子的小手肌肉发展得怎么样?孩子会观察吗?观察的顺序、细致程度、理解程度如何?孩子们的注意力又怎样呢?孩子是怎样学习的?
通过整体的识别判断、对比分析后,教师心中便能形成对应的教育计划,逐步实施并关注儿童反应,如:小朋友绘画的时候请他帮助发纸张;区域活动时观察他是怎样操作游戏的;进餐时他是怎样使用筷子吃饭的,等等。从细微处找到孩子不会握笔的问题是关键,同时心里也要不停地问自己:我这样做儿童乐意接受吗?符合他的发展水平么?能够激发他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么?
我认为,教师应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助力儿童发展,对孩子的发展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把目标自然渗透到环境和生活。在个别互动中,我们要使孩子的知识经验逐步积累,也就是关注目标,不要一味想达成即时结果,教师要能够发现幼儿的发现、了解幼儿的想法、记录幼儿的过程、听到幼儿的对话,通过观察孩子的自主游戏,捕捉到孩子的成长点。
教师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动力、好奇心和内驱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价值,这些才会让孩子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