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
2020-03-12柏文静
柏文静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132101)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推动行业迭代升级发展,促进国家创新型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国各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在构建优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出台了多项创业教育扶植政策,设计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组建了多角色共存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但目前如何评价畜牧兽医专业现行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效果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难题。因此,高校需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以及时验证创业教育质量,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1 畜牧兽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相对比较明显的专业特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专业知识领域的涉猎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动物防疫、动物疾控、宠物医疗、饲料兽药等相关专业对接行业的升级发展。此外,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激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借助人才基础将国家经济发展优势从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逐步转向技术创新构想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国家创新型经济体系的构建。
1.2 拓展专业的就业空间
畜牧兽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另外一项重要价值是拓展专业就业空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目前,畜牧兽医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集中于动物防疫、畜禽养殖、宠物医疗、宠物美容、牧场管理等,就业岗位则以各级兽医行政部门、动物防检站、动物屠宰企业、动物疾控中心、动物/宠物医院、大型规模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和兽药企业等企事业部门或单位为主。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空间,转变学生的社会角色,助力学生由打工者转变为开创者及管理者。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可以创办兽医诊所、开办畜牧场,或创办宠物医院,极大地丰富了专业的就业可能与质量。
1.3 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1]。畜牧兽医专业可以借助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强化学生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此外,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包含强烈的思政元素,畜牧兽医专业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报国的崇高理想,激发学生将创业梦与中国梦进行有机统一,将自身锻造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弄潮儿”,促进民族的兴盛,推动时代的发展。
2 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其评价体系相对复杂,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应从高校建设、教师素质、学生成长及社会投入四个维度进行测算,具体的评价结构及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具体内容与解释如下。
2.1 高校层面
高校是保证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推进的重要组织,在高校层面共分解出两项指标,即顶层设计与保障措施。顶层设计重点评价高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是否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在创业教育中多大程度地贯穿了思政教育,及是否组建了独立的教育责任部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划与运行。保障措施中包括高校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孵化基地、实训基地、模拟实验中心等[2]。此外,保障措施中也包含了高校在创业培训、创业奖励、创业补助等方面给出的各项帮扶举措。
2.2 教师层面
教师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在教师层面同样包括两项指标,分别为师资力量和教学能力。师资力量主要评价的是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中成员的数量和背景,即现有教师数量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及辅导需求,教师的社会资源是否能够匹配学生的创业需求[3]。教学能力评价的是教师的教学技巧与知识储备,即现有创新创业教师能否采用更具实效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是否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能够解答学生的创业疑问,并引导学生培养端正的创业认知。
2.3 学生层面
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感受和收获是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标准,在学生层面包括两项指标,分别为学生满意和学生收获。学生满意考核的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在接受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整体的满意程度,包括对教师教学态度与水平的评价,及对现有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方面的评价。学生收获强调的是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两个方面的成长,学生通过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上有所提升,在沟通表达、组织协调、领导管理等各项创业能力上是否有改善。学生的成长是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最重要指标。
2.4 社会层面
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不同,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在本质上属于全民素质教育。因此,在社会层面的评价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维度。在社会层面包括两项指标,分别为社会参与程度和社会反响效果。社会参与程度重点评价的是畜牧兽医专业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政府、企业、孵化基地等各类组织的帮助,有多少创业项目得到了专业的评估和支持。社会反响效果是从就业岗位及行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在就业岗位中得到了怎样的评价,投身创业的学生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迭代升级发展。
3 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结果
基于构建的“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共计20所农业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3.1 体制机制相对完整,教育理念不甚成熟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已经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绝大多数包含该专业的高校构建了独立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对创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扬州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更是与企业联合创办创新创业学院,推行创业人才的精英化教育。但调查中发现,畜牧兽医专业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在教育理念及价值取向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稚嫩性。很多高校仅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取得大赛的成果和扶植创办企业,而忽视了全体学生在沟通、组织、整合、执行等各项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3.2 教学方法丰富灵活,教师队伍略显单薄
畜牧兽医专业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教师队伍的组建与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集创业专业教师、创业实践导师、科研专家为一体的创业教师团队。创新创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引入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商业游戏、创业沙盘等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下也能够借助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创业竞赛、创业沙龙等活动活跃创业教育氛围。但畜牧兽医专业现行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的整体规模普遍较小,无法与专业学生数量相匹配,很难实现学生的深入指导或针对性指导。此外,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中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居多,具有企业管理背景或创业经历的教师数量较少,限制了创业信息的传递量。
3.3 学生评价较为积极,价值取向趋于功利
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对于本专业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评价普遍较好,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拓展其知识领域,开阔眼界,对于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均给出了较高的评价[4]。但鉴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功利性,导致创业教育中过多地强调商业价值与利益,针对创业对于行业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等方面的贡献强调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相对有限,这也导致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狭隘性,少数学生将创业简单理解为一种营利性行为,而忽视了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
3.4 校企合作日益深化,生态体系仍未成型
畜牧兽医专业在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并积极整合社会各界教育资源与智慧,构建“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式创业教育。高校积极与政府、企业、兄弟院校合作,整合教育资源。中国农业大学与企业家校友联合会联合成立“中农创学院”,打造创业精英班;扬州大学与扬州城控集团、扬州市职业大学合作共建“国泰创业创新学院”;西南大学更是与牛津大学合作共同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海外训练营,推进了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但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在构建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仍然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政府、高校、企业等各个社会组织的责权尚不清晰。
4 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完善措施
4.1 全面贯穿思政教育,升级创业教育理念
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更是导致学生理解上的狭隘性。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思政教育的渗透,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升级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企业家精神的锻造,优质企业的培育和行业的迭代发展,端正学生的人生理想,保证学生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创业型人才。
4.2 拓展教师团队规模,保障教师角色互补
畜牧兽医专业鉴于专业特性,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创业师资不足的问题,更多的教师来自于经济管理专业或招生就业处,教师数量与专业背景的限制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效果。畜牧兽医专业在建设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时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尽力突破领域壁垒,将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各个不同的部门,政府、企业、校友会、基金组织等都可以成为高校的“教学单位”,为学生提供创业课程,这样创业师资就不仅局限于高校内部,而是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教师角色的互补[5]。
4.3 强化教育评价机制,提升创业教育实效
虽然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对于现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较好,但在教育过程中真正被学生内化的知识与能力相对有限,这源于整体教育环境的不成熟,包括教育目标的模糊、教学内容的宽泛、教师团队的素质及教育评价标准的功利化。因此,畜牧兽医专业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引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能力和相应的指标,根据能力需求选择教育内容及方法,并设计出与其对应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闭环式发展。
4.4 明确相关组织角色,构建创业教育循环
畜牧兽医专业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着社会整体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政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一直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金融组织等单位在骨子里认为自己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只是扮演着无足轻重的配角,高校则承担着所有的责任与压力。这样的创业教育环境本身是缺乏发展持续性的,社会中的每一个组织必须明确自身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做到权责一致[6]。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尝试建立行业企业库,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资源;高校可以在实习的角度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系,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中加入创新创业训练环节,保证自身与企业在发展上的双赢;基金会、校友会、孵化基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同样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需要在政府的牵引下加入整个教育体系,并提供课程、教师、信息等各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