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11邵巧梅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4期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企业

邵巧梅

摘 要:随着新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快速进步,行业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为激发发展活力,助力企业迈向现代化发展路径,应重视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促进成本管控,弥补传统企业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在战略成本管理应用过程中,企业通过积极应对内、外部形势,提升自身适应能力和发展内驱力。这就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具有战略成本规划意识,高瞻远瞩,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内外局势时游刃有余。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分析和应用探究,希望对企业高层的战略成本管理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企业;应用

引言:基于战略发展视角下,实现企业成本管理。这一思想最早源于欧美国家[1]。因战略成本管理有着独特优势,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变得愈发普及,受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同类型的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开展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的战略发展计划,以便促进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与应用。一旦战略成本管理有效实施,将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做好成本管控,提升内部控制,使决策更具精准性、前瞻性。成本管控水平的提升与管理模式的优化,也将会极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一、战略成本管理内涵及其应用必要性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便是将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合二为一。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并由此进行子任务的拆解,促进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整合,以便制定生产计划、组织运营生产、实现业务拓展及做好售后服务方面工作。而一旦出现战略调整,也会随之产生人力、资金、生产、设备调配等方面的变化,导致成本波动。在此过程中,便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成本浪费。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应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方案,以加强成本管控,降低因企业战略规划调整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战略制定中,需考量各种因素,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若不加以分析和筹划,极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只有提升战略决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前瞻性,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思维模式,才能避免管控工作过于单一、流于形式化以及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进而促进部门间的有效协作。企业应根据整体的发展规划进行部门任务细分,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企业通过不断的完善架构、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以及促进信息流整合,可以极大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自身的盈利水平。

二、探究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优化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应用战略成本管理,需创新工作理念,选择适宜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应注重总结自身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能照搬照抄,搞教条主义,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选择适宜的战略成本方法与模式。当下,常见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分为克兰菲尔德模式、罗宾?库珀模式、桑克模式和成本企划模式等四种[2]。在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中,应结合对宏观市场、行业新政等外因与内因的综合分析,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主要指标对比,认真总结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成本管理方式。确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后,应不断通过市场研究、数据建模、详细分析等,不断修正自身战略成本模式,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加适应企业运营发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后,可以有效展开对运营生产全流程成本动因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提出有效解决对策,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运营风险,使要素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资金管理及技术管理实现有效统一,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

首先,战略成本管理理念需秉承人本原则,科学布局战略成本管理机构,形成全方位、动态化、全过程的跟进成本管理态势,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促进成本管理方法的持续优化。企业可以开展专门的战略成本管理培训,让高层管理人员认识到其应用价值,了解战略成本的预估与测算方法,掌握有效战略管理技术。所有经营管理人员应自觉适应战略成本工作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其次,高层应加强部门联动与配合,只有各方有效协同,才能较好的完成相应的战略成本管理任务。最后,为推进战略成本管理工作,还应具备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构建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员工行为、建立激励措施。

(二)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应用战略成本管理,企业还需具有相应的“设施”与人才储备。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后,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便是缺乏配套的辅助技术与人才支持。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特点、发展阶段,才能制定出有助于凸显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案。从而缩短新方案磨合周期,避免企业管理工作的混乱,使企业有计划、分步骤、有着重的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更具合理性、创新性与科学性。

在对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中,以桑克模式应用为例——在确定管理模式后主要应从把控成本动因与价值链重塑两方面着手,一来,应做好成本管控,创新采购工作模式。从而提升采购工作开展效率,降低自身的成本,譬如:可以通过反向招标模式,加强对互联网运用,有效筛选供货商。该种形式起源于西方国家,既有助于确保竞争者的信息安全,又能使招标过程变得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了卖方结成“价格联盟”。并且,也节省了采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反复沟通成本,以免出现采购贿赂。亦或者,可采用反向营销方式,选择最优供应商。对那些已进行整改但仍无法满足供应要求的合作方,进行降级、缩减采购量或解除合作关系。二来,应重组价值链活动。对此,可应用适时存货管理模式,把控生产关键节点,将不同种类、数量的原料按照配送计划准时送到,保证生产线的有序、科学、适度负荷运转,以及企业库存量处于合理范围。从而有效降低对产品库存管理与运输成本,避免多占资金和产品贬值等风险。

(三)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素质

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应进行运营系统升级,提升响应速度、简化工作流程,应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甚至,还可能需要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架构的合理调整,使其符合新的业务逻辑,以便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如此以来,将使成本效益分析工作更精准,促进上下级工作人员的信息流通与共享,使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可通过对行业信息、新政及影响因素等综合分析,形成市场预警机制,提升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有效缩短决策时间,显著提升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

三、结语

总之,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积极运用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迈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历程,也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有助于企业优化开展流程、形成新的业务单元领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当前我国的企业发展态势来看,应用战略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持与实践探索。在此过程中应引入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助力管理升级;还应具备创新意识,掌握大数据、云智慧等信息化技術,积极应对发展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使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蒲炳男.基于价值链的家电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研究——以J企业为例[D].山东工商学院,2019(6).

[2]孙葛亮.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以春秋航空公司为例[D].兰州财经大学,2019(5).

[3]拓玲.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以S公司为例[D].广东财经大学,2019(5).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业分公司  安徽  淮南 232095)

猜你喜欢

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价值链的经济型酒店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