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影响探讨
2020-03-11于菲
于菲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且被广泛的应用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同时,民众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通过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并且最大程度的提升相关的工作水平。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也给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为全面推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积极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优势,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的创新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先对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護的策略,实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与人工智能的与时俱进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影响
引言: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通过人工智能,能够提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给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带来很大不利因素。
一、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影响
其中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来。第一,对主体认购资格认证的影响。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停留在强化生产生活效率等方面,主要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运用机器人代替人类部分生产劳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也使人工智能呈现出主体资格认证形式,而且人工智能在不断预测和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拥有人工智能在法律方面的主体资格,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不能给予法律主体方面的资格保障,也有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给予法律主体方面的保障,进而使这个讨论问题越来越激烈,使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让知识产权对人工智能的主体资格呈现出不同意见,这样也给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带来很大不利因素。但无论怎样,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提供服务,也能通过强化生产生活水平的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即使人工智能,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也不能挑战人类社会体系和制度根基,还需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智能的运行和发展。第二,对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认定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全面发展和创新中,不仅实现相关技术技能的创新,也出现很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产品,并且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产品制作和生产,比如写作、神经网络等,在对人工智能所产产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关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的问题。而且如何界定人工智能所产产品的知识产权,成为当前很多专家和知识产权界激烈讨论的话题。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所涉及到的专利权问题越来越多,专利权问题主要指的是他人的专利技术、外观设计技术等,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相同的权利和技术是否构成侵权问题,这也是很多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工作所讨论的。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很容易触及到与商业秘密有关的工作,怎样进行商业秘密的保护,以及如何对人工智能在个人隐私信息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成为当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所考虑的问题。另外,在人工智能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会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当侵犯公民隐私的问题出现时,应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进行相关工作的管理和判定,这也是很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人员所担心和讨论的话题。
二、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首先,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给予机器人创作主体的相关身份,还要提升对人工智能创作工作的正确认识。同时,当出现虚拟人格和创作行为的过程中,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认可,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滥用机器人的行为,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虚拟人格的管理和主体创作版权的维护。同时,还要解决机器人在创作方面的归属问题,积极通过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推动相关工作健全发展。其次,在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过程中,还可以全面认定与判断人工智能的相关主体,合理减少人工智能在发展方面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阻碍,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最后,在构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过程中,还是要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明确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价值,严格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工作,防止出现人工智能时代的不良创作行为和问题。
(二)明确人工智能的主体价值和影响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效果,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还需要积极结合机器人也具有完整人格属性的特征,明确人工智能的主体价值和影响力,加强对人工智能主体价值的肯定。同时,为促进工作效率提升,还要尊重人工智能和劳动机器人的发明劳动创作能力,积极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认可人工智能,而且在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中,缺乏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可,这也需要打破这种局限性,提升人工智能的主体价值和影响力,合理解决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创作问题和不足。在明确人工智能的主体价值和影响力的过程中,还要运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解决理论上的困境,针对人工智能在历史方面的发展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内容,有效创新和发展针对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法律内容,提升人工智能创作工作的司法性和立法性,给予人工智能有效的理论基础。
(三)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
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合理根据数据和算法的相关内容,充分思考人工智能,并通过完善的保护机制,将人工智能的价值所在发挥出来,这样也能满足时代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不断给予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律保护。在健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的过程中,要提升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的重视,加大数据专利的保护力度,也可以通过创建数据保护机制的方式,进行人工智能的有效保护和管理。同时,国家也可以积极对其他先进国家的优秀和经验进行学习,加强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针对机器人作品的专利申请方面,可以给予法律方面的补充和完整,也可以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法律保护的方式,做好人工智能的发展管理的工作。另外,所构建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还要给予人工智能发展的更大空间,运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有效地进行产权的保护和维护,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三、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积极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特征,做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相关工作,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进而才能实现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明月,谭玲. 论人工智能创作物的邻接权保护——理论证成与制度安排[J]. 比较法研究,2018(06):42-54.
[2]刘强.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挑战及回应[J]. 法学论坛,2019,34(06):95-106.
[3]曹新明,咸晨旭. 人工智能作为知识产权主体的伦理探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0(01):94-106.
[4]冯晓青,潘柏华. 人工智能“创作”认定及其财产权益保护研究——兼评“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侵权案”[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0(02):39-5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