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2020-03-11杨朝科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

杨朝科

摘 要:我国的发展基础是农业,同时农业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但是在农作物的生长因素中,气候与降水是其必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人工降雨技术应用、人工增雪技术应用进行综合探索,总结出人工影响天气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人工降雨技术;人工增雪技术

农业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水产业、木材林业,还包括了养殖畜牧业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等。但是农业地想要更好的生长,除了需要先进的培育技术,更重要的是温度和气候。所以,技术人员应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研究力度和应用力度,以此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一、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

(一)人工催化技术特点

在自然环境结构中,如果云朵的整体达到了温度为0~-30摄氏度,就会出现冷却水滴现象,如果此时在云中播撒碘化银物质,或者固体二氧化碳物质等类型的冰体催化药剂,可以有效地生成大量的人工类型的冰晶体,而此类冰体催化剂的整体成冰效率较高,其中1克催化药剂就可以生成数量高达1万亿个的冰晶体,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致使1立方公里云体结构中,产生浓度为1个/升的冰晶体。然而在某些类型的云体结构中,可以通过人工冰晶技术,最终形成大规模的降水现象,进而实现人工降水的最终目的。同时如果遇到强对流云模式,人工冰晶技术可以利用云中的特殊结构,成长为冰雹类型的胚胎,一同与自然环境中的冰雹物质争抢水分,致使各个冰雹结构体不能过分地生长,极大地减少了冰雹灾害的整体危害,以此实现防护冰雹的最终目的。而在对于冷云类型时,人工冰晶技术可以使云中的水滴快速蒸发,或者整体长大转变成水分下落,进而达到消除云雾的目的。并且在冷云结构中,利用人工冰晶技术进行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巨大的热力能量,以此改变云中的整体热力与动力运作的模式,此种利用药剂将云中成分转化为冰晶的催化技术被称为动力催化。而动力催化模式可以致使某些云体加快发展,从而增加自然环境的整体降水总量。

(二)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由于我国占地面积巨大,其区域跨度不仅处于地球的北半球,某些地区还处于南半球,加上南北区域的经纬度跨度极大,致使南方区域普遍比北方地区的温度稿,并且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的经度跨度也相对较大,加上大部分东部区域地理位置临海,而西部地则处在内陆,直接造成了东部区域的温度差较小,西部区域的昼夜温差大[1]。除此之外,我国各个区域的地势与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多变,其中不仅包括:平原地区、草原地区、盆地地区以及高原地区等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还包含了不同地区的天气、温度等的变化与不同,造成农业生产模式和产量上的巨大差异性。所以,每个地区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流程中,技术人员应该积极了解各个地区温度、湿度以及气候等相关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以此适应当地的天气、温度等相关因素,最大限度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成果。

二、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应用

(一)人工降雨技术应用

对于农业种植来说,干旱问题是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如果产生干旱问题,会使种植土地雨农作物严重缺水,造成农作物自身的生长十分缓慢,严重甚至会产生农作物减产、绝产的不良情况[2]。面对此种不良影响,需要技术人员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进行人工降雨,以此充分的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而在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应用结构中,人工降雨技术是现阶段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相对成熟的人工技术,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人工将于技术投入成本较低,并且效果回报程度较高,因此被广泛地使用在干旱地区。比如:我某东北某市,由于每年春秋两季极易出现干旱问题,因此城市设立专业的人工降雨技术中心,并且每年根据实际的干旱情况和地区,选择适合的实践和技术开展人工降雨。同时根据农业相关数据和信息可以得知,依靠人工降雨技术,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和粮食产量可以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致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全面提升。而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作物以及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地,需要及时更新人工降雨技术手段,以此实现国家每年的种植产量标准。

(二)人工增雪技术應用

由于我国地势辽阔,不同地区的实际地貌和气候环境各不相同,而为了有效缓解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的干旱情况,尤其是东北地区,技术人员会选择在冬季,利用雨雪等有利天气,开展人工增雪技术[3]。在实际的增雪过程中,通常会利用乙醇物质或者干冰物质等催化剂,以此展开人工增雪技术的全面使用。比如:由于我国河南省的天然气后和地理优势,当地的气象局根据气候与农业种植的实际特点和情况,由省委省政府进行科学的决策并且直接由气象局进行相关部署,同时在政府农业部门的辅助指导下,制定了相近、有效的种植执行方案,同时根据农业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全省各个地区根据实际环境,启动增雪火箭弹技术、炮弹技术以及增雪烟条等相关技术,全面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工作。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得出结论,人工增学技术其作业的实际效果较为明显,不仅增加了整体降水总量,还有效地缓解了春季的干旱问题,以及冬季农作物生长问题,最终以此作为基础,针对农作物越冬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和现实意义[4]。

结束语:

由此可见,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技术人员在实际的研究和应用推广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措施应用,以此满足农业种植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志刚.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 南方农业, 2019, 013(009):150-151.

[2]曹景一.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 000(005):P.74-74.

[3]刘晓倩, 姚章福, 宋芳. 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服务农业生产的实践及发展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000(023):215-215.

[4]张向军.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J]. 乡村科技, 2019, 000(017):125-126.

(贵州省黎平县气象局  557300)

猜你喜欢

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
催化剂扩散轨迹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试验研究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浅析信息化在农业管理中的作用
新疆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存在问题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
浅谈塔城地区人工影响天气的现状
温县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