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战,召必回我的妻子在抗击“非典”一线救治病人
2020-03-11李仲
李仲
傍晚,一位中年女军人急匆匆地赶往部队医院,望一望街巷里的灯火,感觉往日的五彩缤纷似乎变得有点阴冷,天边的云层也变厚了,乌云漫延……
那一天,是2003年4月的一个星期六,是这位女军人难得的假期。此前,她已在医院的发热门诊连续值守了3天,轮休回家看看老人、看看孩子和老公。没想到下午的一个电话,打破了这片刻的温馨团聚。医院收治了一名疑似“非典”的病人,已经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和治疗。作为护士长的她必须返回医院进入隔离病房,这意味着她也成了高危人群,只能住在医护人员生活区,与亲人们也要隔离了。
上班的路走过多年,但这一次,她感觉有些漫长,有些紧张。虽然“非典”的严峻形势早已了解,但病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还是有点措手不及。走得仓促,好像应该再叮嘱一下老公多购买点食品,少去公共场所;好像应该再叮嘱一下孩子要勤洗手、戴口罩;好像应该再叮嘱一下老人要按时吃药,暂时不要去老年大学……这位女军人就是我的妻子,前一阵刚在医院写了志愿书,此刻走上了抗击“非典”的一线。她回家后曾和我说:“我是呼吸内科的党支部书记、护士长,也是业务骨干,这个时候必须带头冲在前,不能退。”‘我支持你的抉择,但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自己不能倒下。”我面色如常地说这话,其实内心惴惴不安。
那一天,得知妻子要进隔离区,我特意下厨用油菜、香菇和豆腐做了一道菜。这一道菜的第一箸,我夹给了妻子,我说:“都说青菜豆腐保平安,你多吃点,你平安,我们也平安,咱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我看见,妻子眼中有了泪光。饭后,我要送妻子去医院,但她说什么也不肯。我站在窗前,目送着她的背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直到一个拐角遮住了我的视线。那隋景,我至今仍能记得。
隔离区里的医护人员,都要穿着专用的内衣褲、衬衣、裤子、袜子和鞋,并在外面套上连体的防护服。戴上一个普通的医院用白帽子后,再戴上连在防护服上的帽子,戴上一个12层厚的棉纱口罩。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工作也最繁重。她们要整理病历、记录医嘱、抽血、输液、打针、发药,测体温、量血氧饱和度,为患者翻身、洗脸、喂饭、倒大小便。而防护服不透气,几分钟后汗就开始顺着身体往下流,衬衣裤都会湿透,厚厚的口罩更会让人呼吸很困难,体力消耗非常大。这些内容,是我那些天从一则新闻报道中了解的,看完后,心里是一阵阵的酸楚。妻子还好吗?
其间,我与妻子通过几次电话,彼此十分默契,都是报喜不报忧。与妻子再次相聚后,我曾就这些内容问过妻子。妻子告诉我:“这些困难还不算什么,最困难的是上厕所。因为每次穿连体服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十分繁琐。为了多给病人做些治疗护理,减少上厕所次数,我们都不敢多喝水,我和一些同事都有过尿路感染。”
如今,17年过去了,又一种我们从未认识的冠状病毒肆虐华夏,这是一场和“非典”一样的战争。这个除夕夜,万家团圆时,一队队军队医护人员已经赶赴武汉战场,迎面出击。这些最美的逆行者,是妻子的战友,是最可爱的人。而离开护理岗位多年、已经退休的妻子,则把微信签名改成了“国有战,召必回!”
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清晨,庚子年的第一缕红霞正在东方升起,妻子对我说,那是胜利的曙光!
图中右一为作者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