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历史审视、困境辨识与当代建构

2020-03-11王路坦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党员政治文化

王路坦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崭新课题,是实现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文化强党的生态“软环境”,也是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硬支撑”。引导全党同志永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与使命担当,需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一、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要义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思想及其核心政治意识的文化基础,为贯彻执行党内制度规范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党内政治生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政党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制度纪律等刚性框架支撑并维持组织系统的稳定,但政治“作为手段的取向与感情的取向之间必须平衡”[1],政治生活机制的运行不能脱离“情感基座”,即广大党员基于政治信仰对党组织的绝对忠诚。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坚定无产阶级政治信仰提供更深层次、更持久的文化力量与精神支撑,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内政治实践的软环境,一方面引导党员政治情感和政治共识,促使党员个体与政治共同体形成相持共生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党员的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自觉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既接纳党员的个体需求与自我意识,又能确保党章党规范围内政治生活的自觉建构,党员自由而自律地制定政治目标、规划政治行为,维护稳定有序的党内政治关系。回顾党的历史,在长期的政治信仰实践过程中,锻造、凝聚了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政治价值取向,战争年代凝结的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艰苦奋斗的红色革命基因,建设和改革时期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开拓意志,是共产党人政治文化的固有内核和永恒基因,兼具党性与民族性双向维度。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政党精神标识的辨识度,体现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文化标志与政治优势,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有序前进提供不竭动力。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主题,旨在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呈现党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理论文本,彰显党内政治文化的强适应性与高辨识度。第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脉”。一个能够引领世界历史的民族,离不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第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魂”。将党内政治文化的政治属性排在首位,充分体现党内政治文化的阶级性,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文化样态提供思想指南与斗争武器。第三,以革命文化为“例”。革命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觉醒、初心使命与实践征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范本,以濡化与类推的力量突出党内政治文化本土性,是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历史资源。最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本”。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构建共享型文化框架下的精神世界统一体,增添党内政治文化的时代性与人民性,站稳党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方向。“脉”“魂”“例”“本”四种文化实体是党内政治文化在新时代的内化与外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核心文化理念与文化符号。对内发挥凝聚与匡扶效能,以强归属感的文化氛围增进共识,对外以高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体现党际差异,体现阶级属性与政党优势,夯实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任务。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审视

文化发展既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塑造,又呈现一种稳定的形态,在传承间延续相似的心理影像和文化符号。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与秩序、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与理念,构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政治文化的全景式审视。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基因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变》一文中指出,小农的影响在于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古代中国社会以家庭小农经济为社会基础,配合宗法血缘关系、士族门阀、庶族地主的政治社会构造,呈现出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一体化的国家组织形式,形成权力本位的政治价值取向,反映在国家制度上即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首先,行政权力控制物质领域。在皇权主义观念下,国家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都隶属君王,金字塔型的官僚体系按权力高低操纵社会分配,分割生活资源,兑换社会利益。其次,行政权力控制思想领域。刑名法家、黄老之学、儒家仁政相继成为统治集团的入幕学说,历代君王在追求“别黑白而定一尊”的道路上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汉代立五经博士,唐代修五经正义,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成为选官取士的重要途径,通过八股文和试帖诗把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之中,文字狱更是严密打击不同政见者对国家统治的反思与批判,将思想控制推至顶峰,一切为了配合专制政治的要求。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虽然被打上“专制”的标签,但“民本”思想同样醒目。《尚书》中记叙了从有史可稽的中国最早统治者(商)开始,思想家们就对王朝更替进行自觉反思,告谏统治者“敬德保民”的重要性,展露出“民本”思想的初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中民众的政治优势日益凸显,孔子提出了庶民、富民、教民的仁政思想。《吕氏春秋·务本》记载“庙宇之本在民”,要求统治者怀有“忧民之忧”及“与民同乐”的价值取向。孟子反复阐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秩序。唐代名相陆贽有言:“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情乃固,失则危。”但无论是传世古籍中“重我民”的思想,还是孔孟的仁政之道,亦或唐宋盛世的惠民重民之说,民本思想都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作为统治手段讨论为君之道与治民之道,发挥“安民”的工具性以达成“君尊”的目的性,其最终取向仍是通过适度惠民的政治行为满足皇权统治的利益。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伦理道德与政治捆绑式作业,社会行为准则和普遍性价值规范依赖于权威崇拜和权力依附的政治生态。国家政治体制上要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家庭关系中遵循“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尊祖敬宗”,君臣关系上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社会关系上恪守“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伦理道德并非单一的思想规范,而是政治与道德一体化的制度规范,“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独特样态。“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一失其序,则天典不立也。”宗法血缘关系直接参与政治等级建构,家庭伦理与政治关系协同运作,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成为坚实的封建社会礼教内核,打造君臣、父子、夫妇间支配与服从、主导与依附的等级链条。权威崇拜和权力依附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导致民众缺乏独立人格和政治自我意识,为专制政治文化提供社会心理基础。即使历史上的法家也没能跳出“凡人情有好恶”的思维范式。传统政治文化强调道德至上,依赖人伦关系的管控流露出对法治原则的否定,君权血亲的交织依附构成一个严密的政治伦理体系,流露出先天性的统治权威。

毋庸置疑,伦理道德至上的传统政治文化以“人治”为主体,王权凌驾于法治之上,制约权力的核心在“人”。因此,一方面寄希望于官员个体的克己修身提高从政能力,把“清官”“贤臣”作为政治参与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要求君王率先“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施仁政来争取民心,从而达到上行下效,内圣外王的境界。在此逻辑下,为官之道的重点放在人的品性上,得贤用能成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首先,用贤需得识贤。在质与量上,有“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在亲与疏间,有“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在择贤偏好上,有“唯才是举,则官方斯穆”;在量才而用上,有“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其次,得贤还需治吏。在审核考察上,有“鉴不独明,不可专于吏部”;在奖惩上,有“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在不问出身、不求虚名的用人之道下,传统中国的文人志士将守礼诚信、格物致知作为人格修养的理想目标,以清正廉洁作为政治价值评价标准,将齐家治国安民视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受“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价值理念的约束,这种克己修身的自律精神外化为忠君、爱国、为民的政治价值观。

(二)革命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可贵探索

中国共产党诞生初始,“一大”党纲就提出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明确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突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党性。中共“一大”上,大多数代表认为中国共产党应当以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目标明确信念坚定的、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而非一般性的社会团体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机构。党的“二大”指出,党员“必须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要求“各个党员不应只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重在行动上表示出来是共产主义者”,“个个党员必须牺牲个人的情感意见及利益关系以拥护党的一致”[3],展露出对党忠诚老实、党内纪律严明的政治文化因子。由此,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政党的崭新形象革新旧中国政党政治格局,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凝聚党组织成员的最高政治信仰,完成对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识形态的超越。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革命实践中的“左”倾错误,党内政治文化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随着《矛盾论》《实践论》问世,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探索逐渐成为全党共识,为全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中国革命问题指明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政治上日趋成熟,高度重视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抓紧对领导干部以及文化水平较低党员的培训与帮扶,全党范围内忠党爱国、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逐步形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对民主选举、民主协商、司法监督展开宝贵探索,党内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光明坦荡、公道正派、顾全大局的政治氛围。延安整风作为激发党员思想觉醒的有效实践,开启中国共产党探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先河。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党内政治文化的中国属性打下理论根基。解放战争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方面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发展导向,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警惕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对党组织纯洁性的挑战。为了应对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反革命思想对基层党内政治文化的污染,党中央开展了“三查三整”的农村党组织整党运动,增强基层党员对党的忠诚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防止历史方位的转变可能引发思想观念上的不良倾向,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郑重告诫共产党员要警惕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情绪的滋生,在党内大力弘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革命传统和政治文化,抵制精神领域可能发生的流变。

(三)建设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转型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视历史、指导实践,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展开有益探索。1950年全党全军开展的整风运动,克服领导干部中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官僚主义作风、堕落腐化等不良文化倾向,通过教育清查、理论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党员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深化对党组织文化原则的认识,党的队伍更加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先进性得到巩固。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扩大党内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反对个人崇拜,维护党的团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

从1951年开始到1955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四次思想文化专项批判,通过破旧立新整合党内思想,改造社会意识。但随着文化批判的深入,不断向运动化、政治化趋势发展。1963年以后,文化问题普遍采用群众运动和政治斗争的方式解决,党内政治文化遭到破坏。这是因为随着党的历史使命的转换,要求执政党完成革命文化与执政心理之间的调适与转变,但二十余年革命政治文化的巨大惯性,加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考虑不足,在探索以建设为主题的政治文化过程中,一旦触及革命传统中固有意识形态和作风心理,就倾向于拿起阶级斗争的武器,最终导致文化批判演变为政治批判,脱离文化建设规律。然而即使是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面对国际上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运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动员社会群众、引领社会意识、指导建设实践,克服来自国际、国内,生产、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建成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为推动党的其他各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内恢复实事求是的路线,破除思想僵化,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焕生机提供理论前提和思想氛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大力弘扬民主集中制,狠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强调维护党规党法,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为了鼓足干劲进行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党员务必发挥先锋队作用,时时刻刻讲党性。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做“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批评部分领导干部“做官当老爷”[4]带坏党内风气,告诫老干部要发扬党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反对特殊化与家长制,在培养、提拔年轻干部上必须以身作则,纠正一切不正之风。巩固“党内民主”的执政理念,营造出朝气蓬勃的党内政治文化氛围,促进与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相适应的党内政治文化转型。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的伟大工程高度,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价值理念,强调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形成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良好政治风气,坚决抵制党内贪污腐败现象。广大党员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目光长远、又要求真务实,旨在营造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政文化,为成为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精神支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在党内弘扬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建设事业自觉奉献的政治文化内涵,以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号召全党强化自觉意识,共同营造善于学习、精于业务、联系群众、恪守纲纪、勤政务实、作风廉洁的党内文化氛围,配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党提升执政理念与执政方法科学化水平的高度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作用,高度重视执政党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八项规定这个切入口,遏制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扫党内软、懒、散的不正之风,为培育党内政治文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党风廉政建设实施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刚性立规加快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步伐。大力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领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提高党员政治觉悟,规范党员政治行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能力,确保党内政治文化的科学性、纯洁性与先进性,党的十九大以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固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根基和思想基础,提升党内政治认同,为党的建设各项事业提供文化引领,为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提供精神支撑。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困境辨识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留存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实践探索共同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从历史视角透视党内政治文化,不难发现过去施加于现在的力量中,既有构成当代党内政治文化民族特色的因子,也存在干扰党内政治文化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因素,反映在当前,呈现出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主体意识缺乏、党内存在潜规则等问题,对凝聚党内共识,提升社会认同造成消极影响。

(一)党员个体维度

首先,官本位思想支配下的关系学、厚黑学及官场术等腐朽政治文化,严重污染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传统中国集权政治的设定中,一切物资、财源乃至思想观念都依附于君主权力,君权在利益调整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民众游离于政治决策系统之外,全部社会生活都处在支配与服从、主导与附庸的政治伦理中,衍生出“官本位”的政治价值观。受“当官做老爷”等腐朽政治文化的污染,部分党员干部丧失政治定力,在崇官、追官、求官的道路上背离初心和使命,把岗位当作“向钱进”的跳板,对群众诉求置之不理,痴迷于琢磨领导喜好曲意逢迎,随时“为领导服务”以求提携。部分领导干部崇尚“接待文化”,将运作山头主义、圈子主义视为“政治成熟”的标志,公然建立“利益共同体”,散布诸如“出大力不如抱大腿”等庸俗腐朽的论调,变团结为结团、变同志为家臣,导致关系淘汰能力、门派淘汰政绩。公权力异化下的政治文化是严重违背党性的文化,公私界限模糊一团,党内关系庸俗不堪,既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同时也是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污染党内文化氛围,干扰清明的政治生态形成。

其次,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政治定力软弱、政治信仰模糊、政治立场动摇,难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事业观、权力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式微。中国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价值理想,以解放全人类、重塑人的本质和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远大目标,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实现这一伟大使命。这是党内政治文化所蕴含的崇高价值诉求,要求每一位党员要始终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而且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理想信念是政治文化的“命门”,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求甚解,对共产主义信仰嗤之以鼻,甚至在公开场合调侃严肃话题,戏说红色经典。理想信念动摇意味着向敌对势力敞开“命门”,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趁虚而入,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下,缺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员干部难以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改革观和群众观,严重影响党群关系,损害政党形象。

最后,党员个体缺乏主体意识。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专制性与等级性,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主与法制意识的建构。计划经济时期高度统一的文化氛围强化社会成员的服从意识,易于形成权威崇拜心理,反映在党内政治文化上,表现为部分党员对党组织中的责任与权利认识不清,缺乏主人翁意识,难以建立完善的政治人格。同时,对党员身份与党组织的关系认识模糊。部分党员的入党动机不端正,虽然组织入党但思想上仍处在滞后状态,不能自觉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表现为面对党内事务不关心、不出力,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不情愿,对党的制度章程不熟悉、不了解,对党组织难以产生归属感,党内关系被简化为工作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形式主义文化掩盖矛盾和问题,滋生“局外人”的政治心理,严重影响党内民主文化的培育。

(二)党组织维度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力量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历史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党内民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时期,就是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著增强的时期,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反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人心涣散、各行其是、弊病丛生,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健全并完善充分反映党员与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一旦党内民主发展不足,一方面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与监督权的落实得不到保障,增加解释、简化、变通制度决议的随意性,为潜规则的形成提供契机。随着制度权威被消解,潜规则的权力意志效应被强化,不但加剧党员在政治态度上的权力依附性,而且不利于形成正常化、纯洁化的党内关系,不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导致党内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与制约,为潜规则运作提供空间。传统中国伦理至上的价值系统催生重人治轻法治的政治文化。尽管党中央高度重视完善党内法规、健全监督体系和约束机制,但受中庸之道与“隐文化”历史留存的影响,法规制度的遵守往往陷入法治与伦常、习俗和人情的综合博弈中,党内容易滋生“变通”党规党法的潜规则,成为权力腐败和制度失灵的文化诱因。党内潜规则运作于制度章程之外,脱离制度理性,依靠权力意志分割社会资源,不但严重违背党的宗旨,同时拉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奉行潜规则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政治定力,丧失使命担当,工作上不想为、不敢为、不作为,凡事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的关系学。面对大是大非态度暧昧,对权力寻租无条件开路,对利益集团无原则迁就,对暗箱操作无底线退让。受潜规则影响的党内政治文化,衍生出“原则斗不过潜规则”“硬制度斗不过软关系”的个人想法,存在潜规则驱逐真规则、照章办事处处碰壁的“咄咄怪事”,是贪污腐败的文化暗示,严重违背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

四、党内政治文化的当代建构

相较于制度、体制等刚性规定,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参与价值、态度与情感的构建,潜移默化地规范党员行为,打造政党标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必须把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有序进行。

(一)提升党内政治文化辨识度,凸显先进性

打造民族性与党性相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突出党内政治文化的辨识度与先进性,依赖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精神、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在“脉”“魂”“例”“本”的框架下实现整体提升,而非某一方面的单兵突进。马克思主义是在融合人类文明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建构出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整、最具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现实性、理想性与超越性三维一体的科学信仰体系,提供改造人的现实生活、实现社会发展理想图式以及展望人类发展最终愿景的价值承诺,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根本的思想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建设党内政治文化,首要的一点必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的根本经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一是用辩证的眼光发掘传统文化中泽及后世的精神与智慧。“国家有患,吾于何避之,当以死徇社稷”的爱国主义;“一夫不率,阖境罹殃;一境不宁,普天致扰”的集体主义;“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的用人之道等,既沉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中,也饱含着现代政治生活所需要的积极元素。二是要大力弘扬在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斗争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伟大事业产生了崇高精神,崇高精神滋养、支撑并持续推动伟大事业。新时期要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应对“四种危险”“四大考验”,离不开弘扬革命年代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党员精神,离不开培植忠诚老实、上下一心、民主团结的党内关系,离不开捍卫不搞特殊、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的组织原则。这是改善党群关系、培养大局意识、消除腐败现象、解决党内矛盾、优化党内生态必须牢牢把握的优秀文化资源。三是要融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体现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党内政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融相通,必须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性,为党内政治文化增添时代性与人民性,始终站稳党的文化立场,把握文化发展方向。

(二)培育主体意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培育党员主体意识,在党内树立“党员本位”的价值理念,强调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推动党的事业前进发展的主人,党的兴衰荣辱与党员个体命运紧密相联。党员是党组织活动的主体,党员必须完成对党组织和自身党员身份的双重确认,认识到履行党员义务是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没有等价交换也没有讨价还价,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一方面,要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提供党员发挥主体作用、表达意见建议、履行监督权力的平台机制,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党内事务特别是重大决策做到广泛讨论、充分协商,做好意见征集和协调沟通工作,摒弃党委领导一手包办、普通党员投票附和的“走过场”,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自觉关注与主动参与,增强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存在感与参与感,提高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强化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强化领导干部主体意识。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和表率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善谋治党之策,摒弃“好人主义”。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既要反对高高在上、家长作风,也要反对各行其是、软弱涣散。同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党员干部的品行风貌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风向标,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扰党内政治文化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端正用人导向,要落实好干部标准,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锐意改革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重用,形成“优者上,相形见绌者下”的选人用人氛围,为党内政治文化树标杆、立旗帜,以清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

(三)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消除潜规则

政党作为一种兼具信仰性、组织性以及纪律性的政治组织,既需要理想信念的精神引领,同时依赖于党章党规等刚性约束。完善的制度规范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保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约束机制,确保党内政治活动规范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内法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党的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在贯彻落实。始终强化制度思维,保持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在全党形成自觉严格执行制度、崇尚制度权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文化氛围,经常性地开展党纪法规宣传教育,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标杆效应,公道正派地同一切潜规则作斗争,高筑拦截潜规则运作的“防火墙”,破除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询私枉法等陋习,清除党内潜规则容身的文化土壤,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党员政治文化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