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特征论析
2020-03-11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概念,由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从社会形态角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化、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边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质的存在空间和表达方式,它规定了自身在指导思想、根本目标、内容要求、原则方针等方面不同于其他阶级。事实上,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的认知较为清楚,但是对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的理解较为模糊,即如何界定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不够。界定是建立在边界差异基础之上的,因此明晰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特征尤为重要。这对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鲜明的方向性
文化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相伴相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存在方式和精神依托。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就会有不同的文化精神与呈现形态,核心价值的相异表征出文化的边界性。原始社会,人类基于对自然的好奇产生了图腾文化。奴隶社会,人类基于对生存的需要产生了部落文化。封建主义社会建立了以等级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了以私有制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人类只有在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甄选,才能在杂芜丛生的文化百花园中使得优秀文化得以存生。
马克思、恩格斯为社会主义文化划定的第一条界限是要坚持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了鲜明的方向性。他们对人类文化史的分析并不局限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而是站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高度,从阶级性视角认为,自有阶级以来的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即文化均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而这种阶级性只有到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为此,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主义文化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自觉地“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这里的“传统的观念”不仅包括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文化,更包括有阶级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这里的“决裂”是指共产主义文化要同以往的历史文化划清界限。而后,他们对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化作品明确表达无产阶级的立场予以高度肯定。如1885年德国女作家明娜·考茨基写的《旧和新》在莱比锡出版,这本小说对普通工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描写。恩格斯在回信中指出:“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2]在他们看来,作家的阶级立场不同,其文化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就会相异,而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化作品就应尽可能明确自己的立场。
社会主义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所举起的旗帜。1938年4月,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上指出,鲁迅艺术学院不但要抗日,还要为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国而努力,更要有实现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区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划定了三者之间的界限。他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包含有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因素,而就整体来说,虽然目前还不能有整个的社会主义国民文化,但是要坚持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他说:“就国民文化领域来说,如果以为现在的整个国民文化就是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这是不对的。”[3]这里,毛泽东通过界定不同文化形态间的边界,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要以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为领导。1942年5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指出:“文艺是一支军队,它的干部是文艺工作者。它还要有一个总司令,如果没有总司令,它的方向就会错的。”[4]改革开放后,革命和建设时期较为单一的文化主题被多样的文化形式所替代。针对思想文化战线出现的精神污染问题,邓小平说:“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5]这里,他将“精神污染”上升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与前途命运的高度来看待,认为这实质上是对“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并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应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用自身的文化创作来教育、引导人民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牢记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首要边界标识,体现了鲜明的方向性。
历史经验表明,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文化就能激励人民前进。当代中国文化要成为激励人民前进的力量,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文化发展中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在他看来,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宣传思想、新闻舆论、网络信息、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好文化的方向,守住文化的阵地,对文化领域出现的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敢抓敢管。2014年10月,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6]即表明,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中国文化的事业也就失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7]在习近平看来,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一刻也不能忽视和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论断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划定了边界遵循、标注了价值航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方向。
二、坚定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边界标识在于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文化发展依靠谁、为了谁,不同阶级立场的答案是不同的,奴隶社会的文化是维护奴隶主的地位,封建社会的文化是维护封建官僚和地主的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是维护资本家的地位。而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强调文化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边界体现出的又一特征。
文化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反映和升华,只有通过人这一能动主体才得以彰显。但如何定位“人”,不同阶级有不同观点。在马克思看来,这个“人”不是“想象出来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不是“单个独立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囿于时代主题和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作过多明确阐释,但他们却划定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文化边界,即必须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开辟了道路,这种开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二是社会主义文化由理论阐释转向实践探索。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中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边界。事实上,在十月革命之前,列宁就已提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是私利贪欲,也不是名誉地位,而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8]。十月革命后,列宁进一步提出“艺术属于人民”和“艺术可以接近人民,人民可以接近艺术”的论断。1920年秋,他在与蔡特金的谈话中说道:“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的劳苦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使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一致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9]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第一次将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人民性明确化,划定了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本质界限。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人民性思想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和发展。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一九〇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10]他在讲话中还划分了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新民主主义文化之间的边界。他说:“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这叫做汉奸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11]这里,毛泽东表达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人民性边界,或者说文化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区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其他剥削阶级文化的界限。1979年,邓小平在有关讲话中提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12]这里,邓小平一方面肯定了文艺工作坚持人民性的重要向度,另一方面也指出坚定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之路。文化边界人民性的划定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划定了底线、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即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针对开放多元的文化场域,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人民需要文艺,二是文艺需要人民,三是文艺要热爱人民。同时,他又直言不讳指出了文化领域出现的游离于人民性边界之外的文化现象。他说,当今时代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13]。这里提出的即是社会主义文化边界问题。这些践踏文化边界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内涵的空洞化、文化价值的低廉化、文化审美的平庸化,若视之不管,则会使社会失去发展的方向,使道德失去存在的根基,使人们失去生活的目标,使文化失去应有的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14]在新时代,能否守住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边界是对保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考验。否则,无拘无束的探奇和片面求新的冲动,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文化转型中破坏社会主义文化的存在根基。
三、发展的动态性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而产生,也必然会留下时代的印记。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状况、国际环境、社会思潮等都给文化以深刻影响。文化的边界不是一种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界限,相反,它因时代变革、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文化交往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被打破过程中。因此,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有限的,这决定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理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知。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5]事实上,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也遵循这样的规律,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新的文化边界会代替旧的文化边界;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自身蕴含的张力和矛盾,也构成其边界移动的重要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资本无形的力量决定着国家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而导致现实的个人所从事的活动,只能“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6]。这种“界限”“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为自身统治划定的边界,且这种边界不为无产阶级所支配。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打破资产阶级所设立的种种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界,进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在新社会中确立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边界。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也高度肯定了观念、观点、概念等文化意识的动态发展性,“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7]。即表明,文化的边界将随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变化而移动。
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所承载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所标识的边界也在不断移动。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第一次显性移动是由列宁领导苏俄展开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所推动的。因为在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文化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的理论阐释,在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实践才提上日程。但是在十月革命后,苏俄围绕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文化究竟是何种样态以及如何建设产生了激烈争论。“无产阶级文化派”提出,要不惜用一切办法在苏俄尽快建立起纯洁而又独立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区别甚至割断与旧文化的联系。列宁则认为苏俄虽取得了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前提条件,但是鉴于苏俄的文化状况和文化自身的特性,苏俄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从读、写等最基本的文化工作做起。同时,针对“资产阶级民主派”借口俄国缺乏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和文明前提来质疑和否定俄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列宁回应说:“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道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从世界历史的总进程来看,这种修正是微不足道的),才能当做榜样。”[18]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界定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就成为一种必需。为此,列宁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况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并未在西欧文明程度较高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而是在东方文明程度较低的俄国所实现,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从最基本的文化工作做起。二是社会主义文化并非与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所不能并存的,而是要汲取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优秀文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此,列宁根据苏联的文化状况实际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不能犯急躁冒进的毛病,二不能犯虚无主义的错误。
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在不同的国家,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国情,与时俱进地丰富着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内涵与外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同于完全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本质上都体现为社会主义的文化,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发展动态性。事实上,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存在不仅是指不同社会形态文化间的界限,也指向社会主义文化自身方向、原则、方针、政策的适用边界。1957年,毛泽东针对文化领域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六条标准(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是否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否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是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道路)划定其适用边界,来规约这一方针的适用范围。他说:“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提出这些标准,是为了帮助人民发展对于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而不是为了妨碍这种讨论。”[19]改革开放后,针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精神污染问题,邓小平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坚持“二为”方向,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一大发展。针对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邓小平又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针对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20]。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在实践中不断扩展。
纵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原初共产主义文化、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表明,固守一种绝对的和僵化的文化边界不仅是思想固化的表现,更是文化失语的表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内容规定看包括:“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1]。从发展路向看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2]。从原则要求看包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3]。这些都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边界规定。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开放多元的特征为国家间不同文化扩展自己的边界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国际舞台上,发达国家凭借其背后经济、政治、军事、技术要素的支撑,占据舆论的主导权,具有较多的话语权,力争通过各种形式将自己的文化边界向外推延。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各种办法来捍卫自己的文化边界,其民族性、多样性成了它们奋力抗争的基础。随着国家间文化交往的频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断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具有超时空的共同性,但作为社会主义形态的文化整体而言,在其边界范围内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在于承认自身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规定性。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存在显示了自身本质属性的鲜明特征,彰显了自身别具一格的精神品格,是区别于其他文化所独有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模式和特征。这种文化边界上的相对稳定性根源于人们价值观的相对稳定性,因为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准则,反映了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以及实现利益和满足需要的活动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相对稳定性可以作下述理解:一是社会主义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文化边界有其时空限定、形成历史和发展逻辑,有着独特的内部结构、因素关联和特殊规定,因此在产生、取向、品格、规则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二是文化的规定性,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经济与政治,文化边界的变动需要文化自身内部的因素来促成,而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四、开放的包容性
社会主义文化并非只是提供一种风格、一种内容的文化,而是在时代与实践的变化中不断扩容边界,发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文化,以满足人民的多样文化生活需要。这就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必须承认多元开放、尊重个性差异,强调“和而不同”,追求“差序有质”。它所呈现的开放包容特征,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普世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而是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它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既要有主导文化的引领,又要有多元文化的竞争,既要在包容中发展,又要在发展中包容,进而形成文化发展的高地。
马克思、恩格斯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无情的批判,但他们在文化领域提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尊重文化规律,不断汲取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资本主义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如他们在谈及历史发展的继承性时讲道:“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24]这里“遗留下来的材料”便包括作为人类社会有机体组成部分的文化元素,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要秉持包容之心,既要继承前人的活动,又要推进前人的事业。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认为未来的文化将打破民族文化的边界,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化。他们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5]基于这种预判,他们认为未来社会的文化存在将是一种融合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大文化,这也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不应是苛刻的而应是包容的。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人们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毫无经验可循,因此许多人教条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论断,出现了错误的激进社会主义文化观。如当时担任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中央主席的波梁斯基提出:“无产阶级的新文化,孕育在产业无产阶级队伍中,如今正在组织起新的人及其新的感情和情绪体系。它彻底根除资产阶级世界的遗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危害革命的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自发势力。”[26]这种文化观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他还强调,为了战胜这一势力,不仅要用装甲车、机关枪在肉体上战胜,而且还要在精神上战胜,建立自己的更为严谨和完整的新文化。列宁则从俄国文化落后的具体实际出发,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人类思想文化长河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例指出,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27],才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28]即表明,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有开放包容的品格,不能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将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有价值的文化成就一概抛弃或一律割断。
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激烈的文化路向纷争,以胡适为主要代表的论者提出文化西化论,以梁漱溟为主要代表的论者主张文化本体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了文化之路的纷争,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清醒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发展既要立足中国社会现状,又要继承和汲取历史与外国的优秀文化养分。在他看来,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处理好自身边界与包容他者的辩证关系,“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29]。针对当时文艺界出现的文艺批评标准含混状况,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批评是不要宗派主义的,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但是我们的批评又是坚持原则立场的,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30]。无论是宏观层面谈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是微观层面谈论文化批评工作方法,毛泽东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和人民的立场,在此前提下更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姿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也表明,只有秉持开放的包容性,人民的精神生活才能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繁荣兴盛。故步自封的文化自傲、唯我独尊的文化自负,只会使社会主义文化走上歧路和邪路。
社会主义文化在20世纪经历了开创、碰撞、磨砺、革新的发展,步入21世纪后迎来了全新的时空环境。思想的空前活跃和科技的日益发达使得文化场域中“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身身份在全球化时态中何以保持与重塑,必须要有开明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2014年3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态度和原则。这里,他提出“文明是包容的”的论断,“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32]。即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种融合中既要立足自身伟大实践,又要汲取世界其他文化优秀成果;既要主动摆脱地域局限性和民族狭隘性,又要积极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文化的边界是存在的,尽管要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不同社会形态间文化的斗争也是存在的,尽管不同文化所蕴含的力量相差甚远”[33]。需要强调的是,以包容态度推动文化的交流互鉴但同时又不是听之任之的无限宽容,促进文明和谐的实现但同时又不是霸权思维的文化殖民。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开放包容是立足于自我的开放、确立了主导的包容,否则就会出现文化实践中的边界失防、阵地失守。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要坚持正确方向,要坚持辩证原则,防止逆向化、教条化。所谓“逆向化”是指背离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在文化发展中或因传统文化的惯性持续,或因外来文化的一时新鲜,往往出现迷恋传统文化和膜拜外来文化倾向,这两种文化倾向都是错误的。所谓“教条化”是指对自己认定的文化权威产生盲目的仰视和攀附,进而在实践中出现偏执化和教条化的文化做法,这两种文化实践也是不对的。本质上,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汇通中西、熔铸古今,扬弃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以前人的文化为基础,但不能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而要超越前人;以西方文化为参考,但不能以西方的价值为标尺,而要扬长避短,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部容纳,坚守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气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