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与实践路向

2020-03-11张万余

甘肃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话语建构马克思主义

张万余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核心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定话语表达方式与表达载体。该话语体系建构理论上要厘清其逻辑意蕴,实践中要选择可行路向。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鲜明主题。政治属性是该话语体系首要的、基本的属性,其本质上是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人民话语和国际话语的统一。科学阐释和传播“四个自信”是其核心范畴。坚持正确理论指导、彰显中国民族风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国际视野是该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遵循。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战略之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该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判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四维并举、筑牢话语媒体阵地、加强高校思政课是该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路向选择。

在特定语境体系中,必有一个占据核心地位并带有标识性的话语符号。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且带有标识性的话语符号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作为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核心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话语表达方式与表达载体,承载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的理性思维、精神境界、价值判断、理想诉求,彰显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新时代,话语体系和话语权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该国对国际关系重塑的影响能力、价值标准和战略选择。建构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严肃课题,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凝聚民族复兴正能量,有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战略之举,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时代发声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内涵、主题、核心范畴、原则遵循、价值判断等建构的逻辑意蕴与实践路向的学理研究,是创新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学理维度

话语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特定内核和外在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人们思维的符号和交流交往的工具,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理念的斗争方式。从其内核看,话语是特定时期一定阶级、阶层、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外化,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追求。从其外在表现形式看,话语是由自成系统的话题、陈述或言语组成的语言符号体系。要增强话语的感召力、凝聚力、公信力、传播力,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话语体系的学理研究与建设。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观念的表达系统,是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话语”[2]。基于“话语体系”是“话语”和“体系”的复合词,对话语体系的学理研究,既要重视“话语”所蕴含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又要遵循“体系”所呈现的严谨逻辑与内在结构。因此,话语体系的创新建构并非随心所欲,必须尊重社会实践和相应规范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建构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意在揭示和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理念、政治抱负及治国理政方略等。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旨在引领社会、凝聚共识、传承文明、科学治理,也是为了获取和增强话语权。话语权其本质上体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是一个国家的道路选择、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被重视、认同的程度。话语权的创立者米歇尔·福柯提出:“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3]“话语权的核心是权力关系,具体表现为设置话语议题、赋予话语意义、制定相关规则的权力。”[4]对于话语权的重要性,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现代国家的发展必然要求与话语权的形成相融合,话语方式某种程度上塑造着国家权力。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不同群体以话语方式形成表达其利益的政策或方案的能力并开辟宣扬其政策或方案的空间[5]。如果说话语是思想理念和利益表达的外在体现,那么话语权则是一种源自国家软硬实力支撑的影响力,一种社会利益的表达机制。当话语的表达成为一种权力或成为获得特定阶级利益的手段时,话语便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意义。法国学者路易·阿尔都塞指出:“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长久。”[6]这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实际上就是强调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这为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必要性提供了借鉴。当今国际社会,话语权作为体现国际关系的舆论控制权力和能力而成为东西方争夺的焦点。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有与我国大国地位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定话语表达方式与表达载体。建构用中国民族风格和气派的话语,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话语体系,在学理维度上需科学认识和严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由于该话语体系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体话语及一系列体现其本质的核心范畴构成,对其内涵的学理研究,最主要的是明确其主题,揭示其本质属性,说明其核心范畴。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鲜明主题。任何话语体系都有其主题,只有主题明确,才能纲举目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亦应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话语,其话语体系建构的诸议题,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读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道路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解读,就是从不同层面论证、阐释与传播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可以套用的“母版”“模板”,也不是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再版”“翻版”,而是党和人民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和开创的,是几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7]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和正在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关键抉择和根本保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语境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主题和主线。这一主题,内在地规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建构的核心和灵魂。

政治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首要的、基本的属性,该话语体系本质上是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人民话语和国际话语的有机统一。政治属性是指该话语体系体现的是国家层面的话语体系,其建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承载着执政党的思想理论和纲领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主导性,是国家意志的崇高体现,其建构应体现党性、统领性和权威性。学术话语是其理论属性,指该话语体系是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和民族复兴,具有严密内在逻辑和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话语体系,其建构和学理研究应体现严谨求实的学风与文风。人民话语是其基本的价值属性和建构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4。该属性要求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该话语体系建构的始终及各个范畴之中。国际话语是其世界属性,指该话语体系彰显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全球治理的价值理念、责任担当、战略选择,其建构应秉持开放性心态,开展文明交流借鉴,不断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本质属性是该话语体系区别于他话语体系的质的规定性,也是其建构的基本遵循。

科学阐释和传播“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由主体话语和一系列核心范畴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主体话语规定其主题,核心范畴体现其构成要素。而该话语体系的主题和基本属性规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然成为其构成的四个核心范畴。“四个自信”相互支撑、相互关联,完整地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架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四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是党和人民奋斗、比较、坚持出来的最值得珍视的国家共识,是党和国家安身立命、开拓进取、共创未来的精神动力。“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7]坚定“四个自信”,需要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在世界上更好发出中国声音,“四个自信”才会更有理论底气和彰显战略定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于夯实“四个自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阐释和规范、准确表达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何以自信、如何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遵循

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根本遵循。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因其鲜明的党性,决定了其建构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这个理论就是我们党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选择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国人民做出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20世纪中国人民最重要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是一部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并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党治国理政的话语体系,其建构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所决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该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论指导。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赋予该话语体系鲜明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灵魂所在。这样,才能保证该话语体系建构的正确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提供舆论和话语支撑。

彰显中国民族风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遵循。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将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才能使该话语体系呈现其独有的东方智慧和文化魅力。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话语资源。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伦理价值、哲理思想、家国情怀、人文精神和治国安邦智慧。这些思想智慧是中华文明之根、中华民族之魂、中国特色之源,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深深融入并影响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情感。“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需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明的当代价值,将沉淀在民族心理情结深层的、至今仍流淌在国人精神血脉中的优秀文化基因继承下来,才能使该话语体系更富底蕴、更接地气,也更便于推进其民族化、大众化。“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莫不如此。很难设想,面对当今国际话语权之争,一个缺乏自身特色的话语体系,能够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赢得其应有地位。坚守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格,才能避免该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化虚无主义偏向。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遵循。任何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和卓越理论思维的呈现,能否真正体现对现实的诠释功能和导向功能,关键在于它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还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411。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9人民性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最鲜明的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遵循人民主体原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党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人民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所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所从事的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实践,其话语体系要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感召群众,必须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要善于向人民学习语言,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其建构才能在理性思考中找准自己的发力点和生长点。“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1]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该话语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1]坚持人民主体原则,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使该话语体系体现的党的意志和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与自觉行动。

体现国际视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又一重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建构应具有开放包容的胸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1]当今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交往日益密切。面对开放的世界,缺乏国际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很难有大的作为,只能孤芳自赏、坐井观天。“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8]2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亦需要以国际视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体现国际视野,既要尊重世界文明差异,尊重当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又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和精神,不断汲取时代文明精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大力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积极寻求该话语体系与世界话语的共识点和利益交汇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2]。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就能立于世界和时代潮头,体现其开放性和交融性,促进世界对其从“认知理解”、到“认同内化”、再到“实践外化”层面转化。立足中国实践,面向世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自信和彰显其世界价值的必然选择。如此,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将我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判断是对该话语体系应具有的功能和效用的学理思考。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加速推进。在此情况下,建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对内可以凝聚共识、引领社会、激发为民族复兴梦想奋斗的正能量,对外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回应西方话语霸权。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根本价值判断。意识形态是国家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体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乎旗帜、道路、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4]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15]。但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6],这是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作用的全新定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需要加强与之相应的话语体系的学理研究和建设。没有相应话语体系的建设和支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会因缺乏有效载体成为空洞说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语境中的引领性话语体系,建构好该话语体系,自然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战略之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就是在当代中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当代中国的丰富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展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力。同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其成为中外舆场交锋、争夺的焦点。建构彰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是增强我国意识形态吸引力,赢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的基本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国家安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政治斗争。

坚定“四个自信”的战略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价值判断。“四个自信”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优势的核心话语,是新时代凝聚的最宝贵的国家共识。坚定“四个自信”,需要成功实践佐证、先进理论引领、远大理想感召,亦需要话语体系的承载、表述、宣教、感化。先进理论的引领和话语体系的承载,取决于“四个自信”的学理研究和话语建设。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自信和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坚定“四个自信”,应从理论上论证“四个自信”所蕴含的正义主张和合理价值,科学阐释“四个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揭示党和人民为此进行的长期探索和最终选择。坚定“四个自信”,更需将这些理论成果以中国人民所能接受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加以呈现。没有理论支撑的“四个自信”是苍白无力的,缺乏令人折服的哲理依据,不可能以理服人、以理化人、以理取信。没有相应话语体系支撑和承载的“四个自信”是不可想象的,更不可能引起国民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学理研究和话语建构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清楚“四个自信”缘何自信和如何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坚持“四个自信”学理研究与话语建构同时并举,旨在凝聚国民共识、鼓舞国民斗志、启迪国民创新、塑造国民精神,同时有效应对国际社会“中国崩溃论”。坚定“四个自信”,制度自信话语体系建设带有根本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梳理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诸多优势,并就坚持完善和改革创新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出安排。“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16]坚定“四个自信”,尤其要注重文化自信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与坚定“四个自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作用,显现了该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价值旨归。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价值判断。“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舞台和外交场合的权重与影响力。它事关对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捍卫,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17]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建构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话语权,成为现实且紧迫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国家长期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不惜用各种话语霸权推行其政治强权、经济霸凌、文化渗透,并对我国发展成就肆意诋毁,企图唱衰中国。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话语,无法真正崛起。一个国家没有国际话语权,不能称为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8]“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从国际视阈看,需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障碍,架构不同文明交流的桥梁,把“中国故事”“中国机遇”“中国方案”“中国梦想”讲给外国人听,让其愿意听、听得懂,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认同“中国智慧”。把“中国故事”讲好、讲精彩、讲出事实、讲出道理、讲出情感,要研究国际话语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国际学术舞台发声。一方面要“借船出海”,借鉴改造人类文明共识的世界主流话语,如“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要“造船出海”,善于提出体现自身特色和智慧的鲜活话语,如“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我国对外话语的传播力、公信力、感召力,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不懈价值追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向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首先在于理论创新。创新的本质是发展,理论创新彰显党和国家精神风貌,甚至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9]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精神族谱、独特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凸显时代精神,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首要的、基本的路向选择。不尊重实践,该话语体系就会失去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缺乏理论创新,该话语体系就会成为丧失生命力的僵化教条。这种理论创新,首先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真理力量。“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15]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守正是发展之根,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偏离,对其基本原理要真正学深悟透;创新是发展之要,要不断总结时代新鲜经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到党和国家治理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进而达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之目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一系列新范畴的提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识性话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同时要深入研究其理论承载和表达方式。这种研究要立时代潮头,倾听时代声音,解读和回答时代课题;要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和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的关切,尊重人民的丰富实践和创造精神;要以历史为底蕴,实现对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世界为胸怀,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样,才能体现其创新性,在理论承载上为该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坚实支撑,在话语表达方式上不断提出新范畴,真正解决“有理说不出”的问题。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应当坚持四维并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其建构需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人民话语和国际话语四个维度协调推进,同时并举。从其属性看,该话语体系作为党执政的政治话语,其建构要有高度政治自觉,话语体系要体现党性原则。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需要全面反映党的理论创新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的逻辑底蕴和价值意蕴,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及其显著优势等以严谨规范的话语体系加以呈现,是该话语体系建构的要旨和精髓。增强政治话语的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需要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用学术话语讲政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需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建设,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和使命意识,对其建构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学理研究,以严谨、规范的学术范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展现其理论品质和人文关怀,为党治国理政提供智库支持和理论支撑。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于将其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政治信仰和精神动力,这就需要建构人民话语。建构人民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洞察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体恤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研究并熟悉人民群众的话语风格和言语习惯,提炼、引领他们的生产、生活语言,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体现党的宗旨和宣传党的主张。建构人民话语,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清新朴实的文风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为全党做出了示范,如他提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梦”“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钉钉子精神”等,这些话语接地气、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生活气息浓郁,人民群众想听、爱听、听得懂、记得住、收获大,能深刻感悟到党的人民情怀和执政宗旨。彰显该话语体系的世界价值,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还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建构国际话语,要打造源自中国实践、蕴含中华文化、体现中国价值、彰显中国智慧的国际话语体系,警惕中国学风中残存的唯西化的倾向。对西方话语霸权要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用中国智慧揭露其隐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增强国际话语共识,可将中国梦、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素材鲜活感人、蕴含哲理的故事载体讲给国际社会,使其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感,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最大认同公约数。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人民话语和国际话语四个维度持续发力,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就会不断推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需筑牢话语媒体阵地。当今信息时代,媒体阵地处于意识形态斗争前沿,是中外话语权交锋争夺的主要场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既更新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传播方式,又引发了人们认知途径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全媒体语境下,许多时尚话语通过网络首先使用并广泛流行,网络媒体已成为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阵地。网络话语有其大众化特征,尤以青年群体为主体。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而言,构筑主题鲜明、导向正确的网络阵地,不仅可以承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职能,赋予意识形态管理更加科学和现代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开放便捷的方式回应网络民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党和国家应充分运用网络话语阵地,有效、准确地传递和使用信息,及时对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出反应,有力回击网络空间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霸权现象。网络媒体要研究网络话语特征,创新和引领网络话语,在微博、微信、客户端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位的作品,以此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度和大众化。筑牢网络话语媒体阵地,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阵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学术造诣深厚、政治立场坚定、内涵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门户网站,不断增强其辐射力和凝聚力,提升其关注度和知名度;要深化对网络平台话语建构规律的认识,充分利用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优势,综合使用图文、音像、动漫等元素,尽可能开通“互动分享”功能,实现二次传播;要健全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净化网络空间环境。加强媒体阵地建设和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应充分发挥主流媒体阵地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的独特优势。新闻机构在媒体话语的使用上,要推陈出新,不断提炼、打造、选择贴近群众、贴近实践的鲜活话语,传递社会正能量,守望社会公平正义,让这些话语成为传播党的声音,体现时代新要求的主流话语。主流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20]。各主流媒体应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筑牢媒体阵地,将其建设成为传播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平台。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政课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着用党的思想理论铸魂育人,培育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责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而言,高校思政课是落实该话语体系主要受众群体的战略举措,且其本身也存在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创新问题。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和亲和力,需要将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科话语、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并使之生活化。从这个层面看,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失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路向的有效选择。

猜你喜欢

话语建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