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摄影的进阶技法
2020-03-11刘江
刘 江
舞台摄影,是指通过摄影的手段把舞台上的艺术造型生动且完美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歌剧、舞剧、话剧、戏剧、音乐、杂技等,都属于舞台摄影拍摄的对象。
舞台摄影是非常考验摄影师功底的。这不仅需要技术上做到快、准、稳,熟练调节相机的参数,还要有耐心、注意力集中——表演是瞬间的,演员的情绪流露也是瞬间的。
舞台摄影作为一种摄影门类,与其他摄影体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舞台灯光多而复杂,光照强度变化大而快,明暗反差强;第二,演员表演的连续变化;第三,拍摄位置相对固定。光线的变化无常给控制曝光增加了难度,演员的表演给对焦和抓拍带来困难,拍摄位置的固定局限了构图的变化。所以,拍好舞台摄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掌握一些拍摄技巧。
准备工作
1.熟悉剧情。舞台摄影,是以摄影的角度去表现舞蹈、音乐、戏剧等,那么对于剧情、人物、舞台灯光特点等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要知道它的代表段落和精彩瞬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这样,才能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摄影技法,把这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表现出来。
2.器材准备。在很多正式演出中,一个专业的舞台摄影师,必须做到不能影响观众的观赏和演出的正常进行。一旦位置选定了,在演出开始后,是不能随意变换位置的,而且在拍摄时应尽量避免发出声响或噪音,不能影响周边观众欣赏演出。
推荐70~200mm中长焦镜头,镜头体积不算大,携带方便,在合适的距离可以涵盖舞台全景和主角特写的拍摄,非常适合于舞台拍摄。常用的镜头比较多,有EF16~35mm f/2.8LIIUSM、EF70~200mmf/4L ISUSM等。
根据舞台拍摄经验,不建议手持拍摄,最好使用独脚架或三脚架。使用长焦镜头手持将近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对体力是巨大的考验。
舞台摄影的拍摄技巧
1.选好拍摄位置。最好在3~6排之间,角度不宜太正,也不宜太偏。
2.选择快门优先模式拍摄。在拍摄演员的快速动作时,如旋转、跳跑等,设置1/60秒,有助于表现“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设置1/250秒,有助于表现“凝固”瞬间。
在拍摄优美抒情、动作缓慢的舞姿时,设置1/125秒,可抓取其最动人的姿态和生动的表情。
3.测光模式的选择。舞台的灯光在安排和设计上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会随时根据演出内容的需要而发生改变。拍摄时需要根据舞台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测光模式。舞台灯光均匀明亮时,选择中央重点测光;如果舞台出现“局部”亮光时,即演员被追光灯照亮,周围全黑的情况下,应选择点测光。
4.感光度的设置。感光度宜设置在400~1600度之间,不能过高,以免影响画面质量。对于全画幅相机来说,1600度的感光度对画质影响不大;对于APS画幅相机来说,1600度的感光度已经对画质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根据拍摄现场,在完成准确曝光和画面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5.白平衡的设置。白平衡宜设置“白平衡自动”。如果选择RAW格式拍摄,即使白平衡设置不正确,在使用RAW后期制作时也完全可以进行精确的色彩调整。
6.掌握现场的节奏。舞台表演的过程,有出场、中场和压轴谢幕,这是程序的节奏。拍摄要掌握表演的节奏,适时调整:拍摄出场和中场以中景、近景为主,压轴的谢幕是集体出场,以全景为主,用超广角拍摄会更有震撼力。
7.捕捉动静对比。拍摄舞台,可以呈现表演者肢体动态的变化过程。利用快门速度记录其变化的瞬间,以获得动静兼得的效果,最后呈现出一动一静、虚实呼应的格局,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8.巧用背景形成呼应。舞台一般追求很炫的效果,多媒体背景更能把形式多样的场景“搬”上舞台,实现虚拟空间的真实再现,具有震撼的光影效果。演唱会、年会等现场,运用多媒体背景,可以达到烘托主体形象,创造令人沉醉的环境效果。
在构图时要注意,背景和主体要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安排,当背景画面杂乱时,要合理地截取。另外,采用大光圈、长焦拍摄。令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虚化,可突出人物主体。
舞台摄影的注意事项
1.切忌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会破坏舞台灯光效果,失去舞台意境。
2.拍摄者应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因舞台灯光变化多端,相机的各项设置也需要进行快速调整。一个特定的光影场景,需要拍摄者快速作出反应,准确判断感光度、测光模式、快门时间等,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3.独脚架的应用。由于现场空间的局限,用三脚架拍摄或许不是很方便,而选用独脚架是明智的选择。独脚架占用空间小,可避免因相机的上下抖动而导致的影像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