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上经典(二十六)

2020-03-11孙文韬

老年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布衣点画篆书

孙文韬

朴厚真淳

邓石如是清代书法史上绕不开的书法大家。在他之前的篆书书坛上,鲜有朴厚真淳的意味。先秦的篆法,久失真传。后辈学人,往往得其形貌便互相标榜。形貌已难寻觅,况且是文字图式背后的真意。品评、鉴赏邓石如之前的篆书大家们,不由得心生一种感慨:篆书与一种优雅的贵族气息相联系。识读本身就是一种困难,遑论驾驭点画、驱策结构,所以民间才出现了“双手能写梅花篆字”的傲人说法。

邓石如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据说,他幼年时只跟随父辈读过一年书。但从其诗文看,还是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字功底的。经历过社会底层生活的读书人,自带一种豪气,犹如书斋之外云烟起伏的山林与自由舒展的江湖。更多时候,布衣终生的邓石如是将人生体悟灌注于大量作品之中的,充分体现出一种久违的朴厚庄严。在江南收藏巨擘梅家,他终日摹写,练就一身本领。在京华百官环顾之下,他以一枝生花妙笔名动公卿,而这一切依然改变不了他布衣芒鞋的本质。

《潘公墓志铭》拓片(局部)清·赵之谦

《心经》拓片(局部)清·邓石如

观其用笔,逆锋入纸,气息畅达,出锋收笔于空中。神思随笔墨宛转,才情以点画传达。难怪当时名家观其书作后,皆以为唐代之前名贤遗作。据清包世臣所论,邓石如四体书作皆佳,而篆书修为犹高妙。从其《心经》书作中,可见一斑。据说,长锋羊毫笔尤为邓石如推重,因其蓄墨多,笔沉实。“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一赋予平面布置的论断被广泛普及,据传也与邓石如的推广有关。虽取得如此高的书法成就,但他仍然坚守布衣一生的真淳——“尊岩莫讶风尘迹,终古乾坤几布袍”。

古雅遒美

赵之谦是当时书画界的大名人,书、画、印皆能,用色施墨法度与性情兼备,尤为世人推重。非常可惜的是赵之谦多次科举落第,从此专心于笔墨之间。清同治三年,他结识著名收藏大家潘祖荫,有了后来成就《潘公墓志铭》的机缘。

自清代金石学大兴,卑晋唐而崇六朝。魏碑书体开张壮美,颇为人们喜爱。自邓石如倡导在先,包世臣推波助澜于后。崇古尚雅,不堕流俗,成为大家的共识。赵之谦的作品,适逢其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潘公墓志铭》虽说仅六百字,但文辞雅驯,字体奇古。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此作已然不是赵之谦学习古人的结果,而是作者灌注内在力量、潜在机趣的创新发展。

从结字上看,此作字的重心稳定,左右开张之势颇有隶书韵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赵之谦广泛汲取六朝文字的特点,融聚为一体。点画的起讫分明,是赵之谦的得意之处。开张的体势,遒美的点画,昭示着时代新风貌的呈现。从细部看,点画出锋往往转换笔心,求得秀雅妩媚的锋芒。笔者幼年勾写此碑帖时,惊叹于精美的笔画点缀于平实有力的结体中,没有陈陈相因的暮气,而散发出遒劲秀美的朝气。有学者论断,赵之谦创造性地构建了“新魏书”的基础。从各方面来说,赵之谦是自负的。据传,他曾说如老天爷再给20年寿限,他将胜出前辈名家。总之,在古雅的结体与遒美的点画之间,激荡着赵之谦的文化豪情。

猜你喜欢

布衣点画篆书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布衣孟浩然:我有大唐最好的朋友圈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论晚明立轴行草书风在清代的衰落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七绝·春雪
《花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