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

2020-03-11高艳利

今日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效能

高艳利

(咸阳市中心医院,陕西 咸阳,712000)

目前,团体治疗已广泛应用在多种疾病群体中,如:社交焦虑障碍团体、癌症患者支持团体等,且效果确切。研究[1-3]表明,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实施团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我院为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现作一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共54 例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27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24-57 岁,平均年龄为(34.91±5.7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25-58 岁,平均年龄为(35.27±5.88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观察组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具体措施包括:(1)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天进行一次团体小组辅导,每次两小时。(2)团体初创阶段:详细向患者讲述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为团体成员营造一个初步了解、熟悉的环境,让成员共同设计团体名称及规范,并组织其参加滚雪球等系列活动,加强团体成员间的认识,建立信任关系。同时进行疾病的相关分析,制定团体目标,保证所有人员均能获得情感支持。(3)团体过度阶段:组织团体成员进行信任跌倒等活动,帮助团体成员建立信任感,鼓励成员相互讲述自我疾病史,引导成员间进行反馈,提高团体凝聚力。同时,根据团体动力负性变化予以及时处理,保证团体成员的归属感。(4)团体工作阶段:组织团体成员进行放松训练等活动,为其营造能够创造积极氛围的环境,让其进行团体讨论,注重组员的认知以及行为的改变,提高其社交能力。(5)团体结束阶段:团体成员对近期团体活动的自我感受进行总结,告别团体。同时,予以团体成员心理支持,使其能够正视离别,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回归社会后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学会成长。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该量表共24 个项目,采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分值越低越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判定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GSES 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SES 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GSES 评分

3.讨论

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药物治疗并辅以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认知、身体和社交等方面,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保证疾病早日康复。在团体活动中,抑郁症个体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摒弃自卑心理,而各个体间的感情支持是触发自我效能感出现的关键。对于过度封闭的个体可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关注,促进其早日融入团体活动,使其产生自其效能。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在抑郁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效能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