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的生物-文化多样性研究
——基于广西金秀生物文化的调研

2020-03-10李保平薛达元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物民族传统

李保平 薛达元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当前的保护措施主要为法律法规的管控和行政制度的干预。研究发现,生物物种丰富的地域语言和文化也相对丰富,文化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也丰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1]保护传统文化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条有效路径。[2]随着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研究的深入,有学者主张从文化视角出发,重视传统的生态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树立对自然资源的适度攫取、敬畏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思维,实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丰富,是进行生物文化研究的理想区域。笔者通过梳理生物文化的有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结合广西金秀瑶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田野调查,研究分析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发展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阐释民族文化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给生物文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为理解生物文化的内涵及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一、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研究背景

(一)生物-文化多样性的提出

生物多样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理解,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3]国内外学者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各存己见。Wilson认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化;[4]孙儒泳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所有变异。[5]马克平提出生物多样性包含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三层含义。[6]

文化是特定地理背景下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环境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性,构成了文化多样性。[7]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包括文化群体内容及群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贝伦宣言》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相互联系,倡议对二者进行共同保护,这是在国际社会中首次提出了生物与文化存在着统一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语言、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刊物中首次提出“生物-文化多样性”(Biocultural Diversity)一词,标志着生物文化的概念成为一种全球共识。

(二)生物与文化关系的理论基础

斯图尔德在其《文化变迁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Cultural Ecology)的概念,系统阐述了文化与生态的关系,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通过文化与所处生态系统的相互磨合必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实体。[8]拉柏波特等基于生态人类学视角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文化视角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9,10]Karl L.等民族学家就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将民族文化作为核心的社会要素纳入生态系统中,就稳定性、生产力、恢复力等5个指标,首次提出了文化是社会系统的首要因素理论框架,[11]并阐述了文化对生态保护方面的贡献和对生态学理论的意义。

(三)生物文化的研究动态与进展

文字云( word cloud)作为一种数据展示工具,首先对关键文字做出排列,然后对关键词进行渲染和权重分析,最后配合不同颜色直观地展示给读者想要寻找的信息和研究数据。英文以Biodiversity、Culture、Traditional knowledge等词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网站为Research Gate、Web of Science,截至2019年9月共搜索到数据量总计986条;中文以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网站为CNKI、万方数据库,截至2019年9月共搜索到数据量总计202条。最后借助可视化字云软件Tagxedo对提取后的关键词进行排序,形成国内外对生物文化相关研究内容的直观感受。

图1 国内字云分析

图2 国外字云分析

如图1、图 2 所示,国内外对于生物文化的研究和关注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内对生物文化相关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传统知识、生态系统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其次是国际公约、习惯法等,关键词权重差别不明显,相关的研究相对分散。国外对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地方知识、民族生态学、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相互关联等问题的关注度较高,涉及面广,研究视角较为宽泛。

我国学者于上世纪90年代运用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等理论研究生物与文化的关系。许再富等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贝叶和佛教文化的研究得出民族文化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12]杨庭硕等通过对黔东南侗寨的考察认为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存在密切的关系。[13]薛达元等通过长期对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及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国内首次提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分类体系。他认为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当地社区在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与传统生态观、民族文化习俗、宗教和社会历史文化长期结合形成的乡土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14,15]杨立新等通过对纳西族宗教信仰、东巴文化等方面的考察论述了纳西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6]王艳杰等通过对贵州侗族传统知识的研究,指出糯禾文化、侗族传统医药知识等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17]才吉卓玛等通过对青海藏族传统文化和青稞品种资源的研究,认为传统文化的改变导致了青稞传统品种资源的丧失,应加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的构建,实现对二者的协同保护。[18]

二、金秀瑶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实证研究

瑶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桂中东部大瑶山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金秀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费孝通先生认为金秀是世界瑶族文化的研究中心。金秀地区的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7.2%。分布有野生植物2335种,占广西植物种类的36%,脊椎动物1226种。[19]早期国内外学者对金秀的瑶族文化以及生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却鲜有对二者的关联性进行相关研究。笔者基于国内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分类体系,通过实证考察,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习惯法等方面论证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阐述了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促进作用,以及外界因素对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一)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瑶民多居住在深山中,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金秀地区的毛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从大型的竹楼建筑、竹床到生活用品扁担、簸箕等均用毛竹制作而成。经询问当地人得知,毛竹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而且当地的环境十分适合毛竹生长,一年以上便可砍伐。当地的瑶民因地制宜地利用这种可持续更新的植物资源,减少了对其他珍稀木本植物的砍伐。此外,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也体现了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多数瑶民拥有自家的水塘,水塘中常放养着各种鱼、鸭供日常的捕捞食用,减少了对周边自然水体的渔业捕捞,保护了当地的水生物种。牛作为当地重要生产工具,备受瑶民爱护。出于对自然界的尊重,在瑶民的饮食文化中禁食蛇类、蛙类和鸟类等动物。

(二)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宗教信仰是特定的人群通过崇拜其信仰的神圣对象,进而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中暗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国少数民族社区中普遍存在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并由此形成了“神山、神林、圣湖”等自然生境。“圣堂山”、“圣堂湖”的形成是这种意识主导的典型代表。这些山湖中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被当地人誉为“圣地”加以保护。瑶族的村落中大都保留有一片古老的树林,被当地人称为“神林”,神林中严禁任何人随意砍伐和垦荒耕种。神林中有些参天古树被认为是当地的“神树”,需缠上红布条并用栅栏圈围进行严格的保护。“神树作为我们的守护神会给我们带来风调雨顺”,一位瑶族的老者如是说。这些古树在村寨中象征着吉祥,重要的民俗活动时人们要对其祭拜。此外,图腾崇拜作为宗教信仰的最初形式,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视作其种族延续的祖先加以崇拜,金秀瑶民受祖先思想的影响,将牛、狗、蛇、龟等动物视为其图腾加以崇拜,予以保护。

(三)习惯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处理和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用以约束全体氏族成员,维持社区的秩序。习惯法作为这种“不成文法”的行为规范准则在社区内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

金秀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于淳朴的生态观,形成了各种有利于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习惯法,对维持当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共收集了金秀瑶族6个村、屯的村规民约。通过整理,统计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条款内容及数量,结果见下表。

表 金秀6个瑶族村、屯村规民约条款统计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村规民约中有关保护农作物资源、林木资源、野生动植物、森林湖泊生态系统、山林火灾防护等方面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在金秀6个村屯的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条款占比均超过了20%,其中六巷村和上古陈村所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了30%。

(四)外界因素对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本土文化受到削弱,导致金秀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维持面临着各种困境。

第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者加快了对金秀各种生物资源的开发活动。金秀大瑶山的金斑喙凤蝶因疯狂滥捕已接近灭绝。该物种在2004年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数据缺乏,在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中被列为R级(稀有)。除此之外,金秀的瑶山鳄蜥、红豆杉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也因为外来者的开发活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第二,受外来文化的干扰,金秀瑶族的生物文化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图腾禁忌和自然崇拜等宗教信仰被视为迷信,他们不再对这些曾经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事物有所讳忌。民俗商业化让传统的民俗文化渐渐被现代的旅游文化所蚕食,传统的民俗文化景观也被现代化的民族旅游景区改装,部分民族村寨看似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实则商业气息浓郁、形式舞台化,传统文化被严重扭曲。瑶族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不再留守和传承他们祖先遗留的传统技艺,加上社区内部成员对传统文化观念上的淡漠,使得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异常困难。

第三,现代医学(西医)的影响使传统医药知识面临着边缘化和被严重削弱的困境。金秀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学习和使用祖辈留传下来的“偏方”,传统民族医药知识正在逐渐淡出年轻一代的视野。其次,受农业新品种推广政策影响,瑶族传统的农作物和畜禽地方品种正逐渐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产量高、繁殖快的商业化品种。伴随地方品种的一些传统选育技术及饮食传统文化也在慢慢丧失。另外,作为生物文化载体的竹制扁担、背篓、米筛等传统手工艺品因制作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等原因也逐渐消失。

三、民族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发展及趋势

(一)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表现

生物文化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生物-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主要表现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观念、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以及在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创造的包括饮食居住、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乡规民约等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当地社区居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文化密不可分。受“天人一体观”思想或宗教信仰和习惯法等的影响,他们将其生存的自然生境及各种宝贵的生物资源视为上天赐予的神圣礼物,带着某种敬畏之心主动加以守护。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质朴的生态伦理观,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当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乡规民约中包含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当地社区居民纯朴自然观的表现。宗教信仰在某种程度上看似缺乏科学性,但体现了当地社区的意识形态,客观上对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国家行政法规不能有效制止的情况,基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习惯法等不同生物文化形式激发出人们的自发行为反而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不同民族由于生产环境、发展历史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的生物文化形式也不尽相同。不断演进的文化意识和传统信仰渐渐融入到自然社会系统中,让各民族树立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命多样性的理念,最终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生物-文化多样性。人类社会在不断演进中,依靠这套相对完整的生物文化体系来协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曾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物文化体系链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二)外界因素对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阶段生物文化有着不同的表现。生物文化的内涵也随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发生演化和发展,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外界各种复杂的因素不断地融入到生物文化中,使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第一,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首先体现在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强势的外来文化通过灌输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导致本土的民族文化被不断入侵和渗透,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断被削弱,最终呈现出“被同化”、“被边缘化”、“被消亡”。其次,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伴随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但给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可能造成负面影响。[21]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政策的实施尽管保护了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但保护区内的生态移民措施却难免对区域内部固有的社区生物文化带来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实施,使得部分地方政府不惜以破坏古迹遗址为代价,造成文化的损失。受农业新品种推广政策的影响,传统农作物、畜禽品种正逐渐被遗弃,原有的农业多元化转向种植模式的单一化,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导致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

第二,外界积极因素的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丰富中华文明孕育的生态文化。”、“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等生物文化思想体现了国家和民族对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的重视。这些理念业已深植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和文化土壤之中。随着一系列关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针政策的出台,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行动方案的落实,这对于发展和丰富我国的生物-文化多样性有着积极的意义。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促进生物与文化的共同进化,实现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共生与共存。这些积极因素不断的丰富和拓展着生物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三)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先后通过,表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各国将在法律机制下携手推进对生物和文化的共同保护,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物-文化多样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8(j)条对土著与地方社区(Indigenous and Local Communities, ILCs)持有的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公约》将传统知识视为一种与生物资源相关的特殊资源,认为传统知识伴随着生物资源而存在,与生物资源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应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协同保护,利用方应与当地社区公平公正地分享对二者利用而产生的惠益。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简称IPBES)作为联合国政府间组织机构,其下设的“土著与地方知识体系(ILK)专家组”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关联的研究。IPBES认为传统知识是生物(包括人)与环境之间有关的综合社会生态知识和实践,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对接点。导致当前生物多样性衰退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活动,间接原因为人口增长、以及社会和文化压力等,其中的文化因素被多次强调和重视。IPBES指出人类需在优先发展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IPBES作为推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平台,在挖掘我国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提高和扩大传统知识在平台中的生态位,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保护并鼓励按照传统文化管理且符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习惯使用方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IPBES将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形成互补和协同增效,共同促进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生物文化的概念受到关注后,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诸如生物文化视角和生物文化途径等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缺乏相应的影响力。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继续探索对生物文化的保护机制,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力量,既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能调动社区主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挖掘、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来解决现实的生态问题,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这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生物资源的管理。

四、结语

民族地区之所以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生物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生物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新时代下的文化观以文化自信为核心,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时代下的生态观以良好环境为目标,努力实现着民生福祉的普惠。实现民族团结、构建生态文明离不开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繁荣与发展。深刻理解生物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生物文化的意蕴,使其汲取营养,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体现出它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生物民族传统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第12话 完美生物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