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新高等教育差异及中国高等教育方向建议

2020-03-10符青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资历导向框架

符青林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服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新西兰的高等教育是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个代表。NMIT学院是新西兰第一批成立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文章以NMIT学院为例对中新高等教育进行一些探讨。

1 中新高等教育差异

1.1 人口差异

2019年度新西兰总人口为494.25万,截止2018年,中国总人口是13.96亿人。中国班级人数平均50人,NMIT班级人数平均15人。

人口和班级规模的不同对教学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1)教师对课程的把控难度不同,教师对大班的把控难度要大于小班。(2)不同班级规模,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些适合小班的教学方法,用在大班教学效果可能不好,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于大班最容易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3)教师工作量不一样,50人的班级的工作量是15人的班级的工作量的3倍多,教师在教学质量就很难保障。(4)班级氛围不同,小班的课堂气氛比大班更加容易活跃。

1.2 教育文化差异

教育的差异只是冰山一角,潜藏在教育差异下面是社会文化的差异。新西兰是西方发达国家,有典型西方文化特点,更加崇尚个人主义,人们更加外向。而中国所属的东方文化更加崇尚集体主义,更加强调集体的作用,人们相对比较内敛。这种文化的差异也充分体现在教育中。西方教育更加讲究个性化教育,强调个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自主性更强,更愿意参与课堂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中国,教育更多是一种集体行为,更强调教师在教育的权威和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1.3 教育理念差异

韩愈在《师说》谈到教师这个职业时,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在某一种程度反映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即认为教师在教育中处于主动一个传授的的地位,而学生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一直影响至今。

在我们的意识中,通常认为“教好”等于“学好”。只要教师“教”好了,学生自然也“学”好了。久而久之,我们忘了学生的“学”才是目的,教师的“教”几乎成为目的。不管是教师日常的教学研究,还是学校的教学检查,以及各类的教学评比。我们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教师的“教”上,尽管教学设计有涉及学生的“学”,但也是寥寥几句,没有深入分析,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很少关心学生学好没有。

在NMIT的教育理念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是一个服务的地位。衡量“教”的好坏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学”好。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后,我们对待教学的态度就会转变。有时哪怕教师一节课一分钟也不讲,只要学生学到,这也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他们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可以半节课在课堂上,半节课到图书馆查资料,也可以到外面烧烤,或者参观博物馆。而在国内,这些教学方法有偷懒的嫌疑,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这些不是“努力”的“教”法。在中国,从学校到教师的观念中,教师要辛辛苦苦地“教”才是好老师。

1.4 教育体制差异

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格框架的国家。经过长达20多年的持续评估和改进,新西兰已形成被国际广泛认可的资历框架体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地提升了新西兰资历和劳动者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本国终身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新西兰国家资历框架NZQF(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是新西兰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共同参照系,能够告诉学生毕业时将达到新西兰质量标准的哪一级,以及资格的类型—比如证书、文凭或学位。NZQF分为10个级别,涵盖从证书到博士学位的一系列资格。级别高低是基于学习的复杂程度,一级证书是最简单的。学生完成中学学习,可以获得NCEA(国家教育成就证书),该证书涵盖NZQF的1~3级。中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教育方式,从大学到理工学院、私人培训机构、行业培训机构来获得4级以上的资历认证。

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国家资历框架可以根据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构建成一个连续的、可被认可的资格阶梯,以国家资力框架为基础,通过建立个人帐号,学分累计制度以及相关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可以将个人帐号中的学分根据一定规则转换成不同的学分或证书、文凭等学习成果,畅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渠道,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目前国内有职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学历,每个都是独立成体系,其中职业资格有5个等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职称有3个等级,学历又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但是几者之间没有一个水平参照体系。就拿职业教育来讲,非但无法很好地和本科以上教育进行衔接,而且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还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

2 借鉴与建议

2.1 不忘初心,真正回归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做叶的事业,专注地,默默地垂着绿荫。教师职业因学生的存在而有意义。哪怕是工人,只有认真生产出好的产品,职业才有价值。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初心是以生为本。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泽芳认为,以生为本有三层含义:(1)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2)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3)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

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笔者认为有3种:(1)以校为本。为了学校的发展,可以牺牲学生的利益;不顾学校办学条件是否满足要求盲目扩招,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办学质量,把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手段。(2)以官为本,学校官本位思想严重,行政效率低下,无法很好地服务教学和学生;学校领导无视学生诉求。(3)以师为本(这里的以师为本是指教师以个人利益为本),缺乏教育使命意识,把教师工作视为谋生手段;投机取巧,把学生看作职称晋升的桥梁;应付怠工,无视学生的发展需求。

怎么做到以生为本?(1)大力宣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的春风,在全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中大力宣传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让每个人深刻理解以生为本的含义,把以生为本的观念牢记在心中,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以生为本的思想。(2)建立以生为本的办学制度。在决策时不要忽视学生的利益,要从以生为本出发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一切办学制度。(3)增强岗位职责意识。领导岗位要为学生的发展负有全面的责任意识,行政后勤要有一切为了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意识,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意识。

2.2 牢记使命,确实践行以学为导向的教学思想

以学为导向是指教学工作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教师的教只是手段,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教为导向,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是通过“教”来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从而间接地完成学生的“学”。两者的区别:(1)目的不同。以学为导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点是研究怎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知识和技能;以教为导向目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重点是研究教师怎么教好,怎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教学方法手段不同。以学为导向不仅研究教师的教法,更关注学生的学法,教法为学法服务。不仅关注教学客体—知识技能,更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情况的分析研究;以教为导向注重教法的研究,忽视学生的学法的研究,教学研究的焦点是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关注不够。(3)教学效果不一样。以教为导向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主动性;以学为导向学生主动学习,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怎么做的以学为导向?(1)转变教学思想,清楚以教为导向和以学为导向的区别,根本上转变以教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学实际的思想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为以学为导向,才能在教学实际中做的以学为导向。(2)调整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法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在各类教学评比、教学督导和教学竞赛中,改变教学评价标准,从传统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的评价,评价某一教学的好坏,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3)改变教学方法,认真研究学习科学规律,注重学情分析。传统教学更重视“教情”分析,即便有学情分析,也是一种形式,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要做到以学为导向,就要认真研究学习心理规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做到一切教法为学法服务,不拘泥形式,灵活应用以学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我们要转变为教而教的观念,做到为学而教,任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应用。在传统的以教为导向的观念看来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让学生放松的视频,也是很好的以学为导向的教学安排。要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其比重少于50%。

2.3 与时俱进,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

(1)信息化教学是新时代趋势。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是未来发展方向,这些新技术的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并应用于教学中。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只有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很好地解决。例如班级人数太多,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统计。(2)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许多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教学瓶颈,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学评价系统,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3)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虽然有很多老师在尝试不同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但学校层面还没有统一进行部署。不同老师之间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现在也有例如信息化教学比赛,但只停留在比赛,没有进一步推广到教学中。

2.4 勇于改革,建立适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地方性资历框架的地区,广东省则是内地第一个建立地方性资历框架的省市。与资历框架承担着相似角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也有了一定的实践,面向全国的学校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在继续教育领域内的学分积累和转换方面也已有所成效。在我国部分地区做出有益的创新和尝试后,我们需要成立国家资历框架改革小组,大力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工作。

3 结束语

中新高等教育各有特点和优势,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不断进步。文章通过总结中新教育的差异,提出改善我国教育理念的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很有帮助。

猜你喜欢

资历导向框架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框架
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WTO框架下
犬只导向炮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