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2020-03-10梁爱丽陈翠玉严莉

广西农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频度柳州市绿地

梁爱丽 陈翠玉严莉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市 545004)

柳州市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地处北纬23°54′~ 26°03′,东经108°32′~110°28′,海拔85~105m,属中亚热带向南亚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光温丰足,夏季炎热高温,无霜期长。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链接各级空间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和文化的窗口[1,2]。道路绿地是人们日常接触最多最频繁的绿地形式,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因此,道路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着生态、环境、景观重要作用[3]。2012年柳州市开始实施“花园城市”建设以来,城市景观面貌得到了较大提升,形成了“绿色、生态、文化共融”的城市景观新面貌。本研究对柳州市道路绿地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植物种类及组成特点、应用的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今后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全面调查柳州市道路绿地的基础上,重点选取28条道路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时间与方法

2018−2019年期间,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应用形式及景观效果。道路绿地的分车带和行道树绿带以一个植物景观设计标准段为样方,综合柳州市道路绿地的实际情况,节点景观、立体交通绿地进行全范围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资源

经实地调研,记录到柳州市城区道路绿地应用的植物分属43科62属共106种,其中乔木及小乔木44种,灌木44种,草本14种,藤本4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为1∶1∶0.3∶0.09。

2.2 植物组成结构分析

植物的观赏类型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结果可知,柳州市道路绿地106种植物中含落叶植物17种,常绿植物87种,落叶和常绿植物比例是约1∶5;观花植物55种,观果植物5种,香花植物7种,秋色叶植物18种,春色叶植物4种,常色叶植物16种。

由图2可知,观花植物种类最多,占比达到52.9%,以灌木为主,灌木观花植物共30种,占观花植物总数的54.5%;观果植物种类较少仅有5种;香花植物种类也较少,仅有7种;不同生活型中各类植物观赏特性可以看出,观花植物与常色叶植物分布层次较均衡,乔、灌、草三个层次都有分布,秋色叶植物在乔、灌、藤本三个层次都有分布,藤本植物种类少,其观赏特性分布也单一。

图1 植物观赏类型分布图

图2 各观赏类型植物生活型分布图

2.3 应用频度分析

应用频度是指植物在道路绿地中的应用频率,能反映植物景观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统计所调查道路绿地植物的应用频率,用f表示,当0

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应用频度调查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最常见的有16种,占15.4%;较常见的17种,占16.3%;常见的有33种,占34.6%;不常见的有35种,占33.7%。最为常见和常见的植物只占总数的31.7%,以较为常见和少见植物占多数,频度分析看出柳州道路绿地植物应用主次相对分明,常见植物构成了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基调。应用频度最高的植物有洋紫荆、紫薇、杜鹃、红花檵木,是柳州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基调。较为常见的植物36种,低频植物有35种,是构成道路景观特色的植物。由于所调查的道路断面形式不同,其中一板两带的道路有5条。这些道路只有行道树绿带,植物类型只有乔木,无灌木及地被层植物。地被层植物多用于路侧绿地,在分车带上少见使用,因此地被层植物普遍反映出应用频度较低。

由表1可知,柳州市主要道路最常见的植物中观花植物有洋紫荆、美丽异木棉、紫薇、杜鹃、三角梅、红檵木、夹竹桃、黄花风铃木、复羽叶栾树等,特别是杜鹃、三角梅、紫薇、红继木非常适宜本地气候,花期较长,在“花园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表1 道路绿地植物应用频度表

2.3 配置形式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形式通常有规则式、自然式以及混合式。由表2可知,柳州市重点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形式以规则式和混合式为主,无自然式配置。

表2 部分道路植物配置形式

如图3、图4所示,在路幅宽度较大的主干道上,采用下层整形绿篱及球型植物,中上层的灌木或小乔木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整体景观整齐自然,景观效果好。

图3 柳州跃进路北段混合式设计

图4 柳州学院路规则式植物配置

2.3 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特色

2.3.1 植物种类丰富 所调查道路绿地植物种类达106种,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为营造各具特色的道路景观提供了条件。道路景观特色性具体在各个道路的分布上,各道路虽然断面形式及绿化率有所差异,但是在植物种类上,除了一板两带式的道路,其他道路的植物种类都达到5种以上,其种最多达26种,丰富的植物种类,为道路景观丰富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2.3.2 景观整体性强 高频度植物构成道路绿地景观的基调加上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形式的统一,使柳州市城区道路绿地形成了特色鲜明,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整体景观风貌。38种应用频度在25%~50%的植物和35种应用频度25%以下的植物不仅丰富了道路植物景观,体现除了道路景观的特色性,形成一路一景的道路景观效果。

2.3.3 道路绿地景观色彩丰富 在“花园城市”建设思想指导下,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注重打造大色块、大效果的景观效果,道路绿地中色叶植物和观花植物应用范围和数量也明显提高。调查数据显示,柳州市道路绿地色叶植物种类共38种,其中常色叶植物16种,秋色叶植物18种,春色叶植物4种,观花植物55种,大量色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道路色彩,主要道路植物景观形成了特色鲜明、街道游园节点繁花似锦的街道景观效果。

植物景观季相效果是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的形态,是人们感受自然的重要途径。植物景观季相效果主要通过植物花、果、叶呈现。柳州道路绿地观花植物和秋色、春色叶植物种类丰富,道路绿地整体季相景观效果突出,四时景观特征鲜明。

所调查的道路中观花植物达55种,其中乔木18种,灌木27种,草本8种,藤本2两种,隶属22科27属,占绿化植物种类的56.9%。如图5所示,观花植物花期分布广,基本做到全年有花见[4]。观花和彩叶植物应用由原来的点逐渐形成线、面的色彩效应,道路景观彩化效果明显,季相景观非常鲜明。如图6所示,如春季的洋紫荆更成为了柳州的标志性景观,体现了城市的地域特色,成为城市新名片。如图7所示,近几年来,秋色树种开始大量应用,配合彩叶植物使道路绿地秋冬季相景观得到明显提升。

图5 月份开花植物数量

图6 湾塘路春季的洋紫荆

图7 胜利路冬季色彩明艳

3 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问题

3.1.1 植物种类结构不够合理 柳州道路绿地植物虽种类丰富,但从生活型上看,藤本植物种类过少,仅有4种,分布上严重不均衡。从观赏类型上看,观果类植物仅有5种,种类偏少。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种类分布不均导致植物景观多样化不够,秋冬缺少观果植物。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立体交通不断增加,立体绿化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垂直绿化方面还是有所欠缺。首先植物种类偏少,其次绿化范围小,多数的立体交通缺少垂直绿化。

3.1.2 植物配置不够合理 (1)未能因地制宜。由于城市道路环境复杂,道路朝向、两边建筑高度、路幅宽度等都会影响到道路的光照条件。如跃进路南段两边建筑密度大、路幅宽度较小、南北朝向,与两边都是空旷环境的北环路相比,绿地日照时长较短,导致同样的配置形式,杜鹃在跃进路上的生长状况优于北环路。(2)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不仅导致植物生长空间不足,影响植物生长和形态效果。如在跃进北段,乔灌木种植密度过大,导致中下层植物生长欠佳,影响了植物景观效果,增加后期的养护成本。(3)配置不合理。部分道路绿地中植物配置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北环路的分车带中,没有考虑水鬼蕉喜荫的特点,将其配置于绿带边缘,导致其在夏季叶片枯萎,生长效果和景观不佳。

3.1.3 植物景观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柳州市道路绿地景观总体效果好,景观的美景度较高,特别是洋紫荆的应用已形成地方特色,这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的文化中,植物的文化内涵是植物审美内容之一。柳州道路绿地在植物文化内涵上挖掘还不够,如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柳树在道路绿地中的应用非常少,除了滨水的滨江路大面积应用外,其他道路没有应用。地方特色植物、传统文化内涵植物在道路绿地中也鲜有应用。

3.2 建议

3.2.1 优化植物种类结构,增加观果及藤本植物种类 适当增加其他地区实践效果较好的观果植物,如火棘、构骨冬青等,还可以挖掘一些地方特色果树,如柑橘类植物,这些观果植物颜色较为鲜艳,不仅在秋冬时节能为萧瑟的冬季增添色彩,还能营造出春华秋实的景观感受,深化景观内涵。增加藤本植物种类及应用范围,特别是在立体交通绿地和路侧绿带,通过藤本植物的应用增加绿量,更好的发挥绿地生态效益。

3.2.2 分析道路环境,科学选择与配置植物 场地特征是一块场地与其他场地的区别,场地特征应包括场地的自然特征、场地在时间维度上的历史人文特征和场地在空间维度上的区位特征[5]。根据道路场地特征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应根据道路绿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所处区域及其环境条件,如空气、光照等条件形成的小环境来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从而能充分考虑道路绿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植物,科学配置。植物配置时还应充分考虑植物习性、观赏特性及文化内涵进行合理搭配,综合考虑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种植密度要合理。

3.3.3 重视植物文化,强化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现代植物造景包含科学性、艺术性、时间性、经济性、技术性、空间性和文化性[6]。“植物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在景观构成中不但起着绿化美化的作用,而且担负着文化符号的角色以及传递设计者所寄寓的思想和愿望”[7]。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景观需求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特别是当下随着各地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城市景观建设总体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城市绿地建设要想突出特色,必须要从文化内涵建设入手,通过植物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猜你喜欢

频度柳州市绿地
般若自在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售楼处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科学抵御“植物入侵者”
一口气喝完
走进绿地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频度副词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