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巡逻战术之无瞄准射击

2020-03-09吕志勇

现代世界警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靶场枪战赢家

吕志勇

在發生枪战时,夜视仪、枪载手电、激光系统、花哨的握把等貌似专业的小花招、噱头玩意儿救不了警员的生命,只有无畏的勇气、坚定的决心、超常的出枪射击速度和精度才是救命的法宝。警员求生求胜的决心、克服恐惧提振勇气的能力、出枪对准目标的速度、致命的射击精度等才是真正克敌制胜的因素。在实战中,谁先出枪、谁先击中对方,谁就赢得先机!

现实中,一些噱头的小玩意儿,如所谓的“警用产品”涂成黑色、标上“战术”字样——而这些并不能帮助警察做得更好。相反,我们需要纠正一些错误印象:难道有了更好的握把、更好的瞄准器,我们的射击技能就会自动地提升了?一个射击技能不佳的警员,如果不去努力提高射击技能的话,无论他往枪上加装多少辅助装备也无济于事。我们警察真正需要装备的是“基本的本能射击技术”,而不是那些唯利是图、对警察真正需求不求甚解的厂商提供的“花哨小玩意儿”——这些“战术玩具”是救不了警员性命的,真正可以保命的是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警员能够采用的“基本的本能射击技能”!

19世纪美国西部最著名的枪手叫“野蛮”的比尔 ·西科克,曾经有人写信问他是怎么做到那么迅速出枪、精准命中目标的,他回信说,他只是把手枪平举齐眉,就好像手指头一样指向目标扣动扳机,整个过程也就0.5秒。这种“掏枪指向目标就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后来被无数次借鉴学习,二战中甚至被美国战略情报局官员推广到战场,均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实战成绩。

“打靶高手”还是“枪战赢家”

那么我们是怎样逐渐抛弃实战检验过的无瞄准射击技能而成为“靶场打靶高手”的呢?究其原因,射击教官之过。

有许多人是因为打靶成绩优秀而成为枪械教官的。他们是靶场高手,又在靶场磨砺打靶本领,逐渐成为了靶场神枪手,并坚持认为这样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然而,对警察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实战“战术高手”,在街头巷尾的实战交火中胜出。在美国,每年死于低劣的战术技能的警员数量远远超出其他原因致死数量。

那些鼓吹“精度瞄准射击”的枪械教官,不是在帮一线警员如何为实战做好准备,而是在“帮倒忙”。他们忽视了传授学员们在致命的实战中胜出的战术技能,而只重视依据靶纸上的命中精度和命中率来给学员们打分。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靶场赢家和实战赢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靶场打靶中可以达到90%多的命中率,而实战中的命中率可能只有14%~18%!每一位枪械教官的使命不是如何培养出“打靶高手”,而是要把警员们铸造成“枪战赢家”!

说起赢家,那什么才叫赢家呢?在实战交火中,那些不带伤离开“战斗现场”、取得全胜的才叫真正的赢家。在交火战斗中活下来和赢家是有区别的:活下来有可能是坐在轮椅上度过后半生,而赢家是指毫发无损。赢家意味着你要比对手更快更准!要想成为全胜的赢家,唯一途径就是摆脱“靶场打靶”思维,而开始变成本能的无瞄准射手。

在靶场打靶,不慌不忙地“眼睛——准星——靶心”一条线,缓慢调整好呼吸,调整站姿,慢慢扣动扳机,实现准确击发。可是,实战交火中,警察是没有这么从容和充裕的准备时间的。因此,如果在枪战中还采用靶场打靶的思维,那样将会面临非死即伤的惨烈后果。

涉警枪战中难以瞄准射击

真实的枪战是突发性的、让人极度痛苦的一种体验,绝大多数时候,就像一场突然袭击,在你还来不及惊讶作出反应的时候,你已经被卷入了枪战,你被迫以最快的速度、最仓促地射击完成还击或压制。据统计,一般枪战从发生到结束,不会超过七秒。洛杉矶警察局的数据显示:超过37%的涉警枪战,是发生在警察接警赶到现场的一分钟之内!其中又有35%是发生在30秒以内!这就可以看出:警察根本没有时间像靶场那样从容瞄准!

应激反应

1.恐惧:枪战时要面对的第一个事实。本能的恐惧会引发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诸多变化。多年前,英勇的警官词典里是没有“恐惧”这个词汇的。但是时代不同了,有“恐惧感”并没有什么不对。在面对生命威胁时,人的内心会本能地产生恐惧。

恐惧感是我们搏斗、逃跑、发愣反应机制的一部分。恐惧根本不是我们应该去除或者回避的古怪的神经官能症,而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和协作的内容,是天性本能在警告:“我们有危险了!”它是一种唤醒、一种号召!当面临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我们警官会爆发出超常的力量,变得异常凶猛,而这些在平时几乎不可想象。这就是勇气,一种帮你克服和战胜恐惧的能力。总体来说,警察并非铁人,他们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有情感,而恐惧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2.变窄的视野:在高度紧张的枪战发生时,警员的视野会急剧变窄,这是第二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可能听到过有一个词汇叫“管状视野”,在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下,警员的视野会减少70%以上!这种瞬时现象是我们人体在极端紧急状态下作出的生存反应之一。长久以来的自然进化,人类作为掠食者,两眼都集中移到面部的前端,便于我们集中寻找发现猎物。而作为猎物,他们的眼睛仍处于面颊的两侧,便于不停地观察发现四周的威胁。当你高度紧张时,你的视野会变窄,只会集中在正面眼前的威胁。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在1997年的一份统计报告里做了如下表述:超过46%的嫌疑犯是结伙作案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训中一直教育学员警官:左右扫视射击范围以外的区域,克服“管状视野”,注意发现周围其他袭击者。

3.视力异常:即近距离视力和单眼视力的暂时性丧失,这是高度紧张状态下的第三个事实。近距离视力的丧失,会让人很难聚焦一米之内的事物。高度紧张状态下两眼会充血膨胀、视线模糊,这就会导致根本对不准准星,就更别提靶场那样的三点一线瞄准技术了(当然你如果有一米长的手臂,那就另说了)。而单眼视力的丧失归因于我们是高级进化的掠食者,漫长的自然进化让我们学会了睁大双眼警惕危险源,紧盯住猎物,以防它转过来咬我们。所以说,在枪战中,让警员闭上一只眼开枪从生理上看就不可能,他们被迫睁大双眼开枪。试想一下,由于必定会出现“管状视野”现象,视野减至平时的30%了,你若再强迫闭上一只眼睛,视野就只剩15%了!

4.兩种视力不规则:不能聚焦目标和异常聚焦。不能聚焦,意味着射击时很难瞄准对手;异常聚焦,是指过度聚焦到平时都看不到的部位,比如对方持枪的手、持枪侧的手臂、枪侧躯体等一些细节并朝这些部位开枪,这种情况意味着警员集中注意力到了真正的“危险源”——武器上。

我们集中注意嫌疑人的手部,不仅是为了看清他在做什么,还要确定我们如何作出合理的反应、采取合适的武力。受训时教官们也会经常告诫警员要观察嫌疑人手部动作,因为很多的致命动作都由手来完成——用手取出武器或放弃武器。所以是天性本能驱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在嫌疑人的手部以及手上持有的武器上。

在仔细观察警员练习射击“持枪匪徒旋转靶”时的表现可以发现,很多着弹点都集中在“匪徒”持枪的手部和枪上。而本应该着弹的躯干部位却很少。这就说明很多学员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于“危险源”。

而很多生产这类“反应型”旋转靶的厂商都深谙此道,因此,绝大多数的靶纸都印刷了“持枪在身前正中位置的匪徒”的形象,“枪远离躯干的匪徒”形象的靶纸却很少。因为如果采用后者,教官每次都将看到学员们由于“异常聚焦”朝着手和枪射击,致使着弹点都没落在躯干部位,他就会认为这类靶纸降低了教学效率而弃用这类靶纸。对商家来说,这就意味着少赚钱。为了能够多赚钱,商家就利用警员“异常聚焦”的原理,自然就会偏好于印制“持枪在身前正中位置的匪徒”的靶纸,警员会朝着枪和手的部位射击,哪怕没打中手和枪的部位,子弹还是会落在靶上,这样一来,看起来会有更多子弹击中了躯干部位,进而会越来越多地选择购买此类靶纸。这些都是商家的市场策略。

“异常聚焦”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受害人描述对着他的枪口看起来就像炮口那么巨大。这个“异常聚焦”使得“危险源”无限放大的效果让他们很痛苦。

视觉上的这些异化现象加之骤然增加的心率,会大幅降低警员们的综合运动技能,再加上肾上腺素激涌造成的“管状视野”,在突发枪战中,“瞄准射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数据分析

1.FBI有一项统计数据,经过对过去十年枪击案件的分析,绝大多数的枪战发生在18∶00~6∶00,这就意味着是在昏暗中或是漆黑的夜间。

黑暗中是无法准确地把准星对准对方的。在黑暗环境中,人们还需要40秒让双眼适应黑暗。上过夜班的人都清楚,人眼是很难完全适应黑暗的,在城市的热岛效应、手机和电脑屏幕的荧光、来往车辆刺眼的灯光等无数的光源影响下,我们的眼睛无法完全调适到黑暗环境。即便有夜视仪的帮助,在开第一枪后枪口的猛烈闪光也会让夜视仪的效果急剧变差。

2.另外一个严峻的事实是:警匪枪战中有98%是敌方先开火,先开枪的嫌犯击中警察的比率达到90%,后开枪仓促还击的警方击中嫌犯的比率仅有41%。显然,嫌犯在作案前有更早的精神准备和心理动员,使得他们会更加果断地作出“一旦看到警察就开枪”的举动,他们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他们是先发的“行动者”(action),而警方是被动的“反应者(re-action)”。然而,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许是“嫌犯不管是否真懂,他们都大量练习了更加贴近实战的无瞄准射击技术”——掏枪就射,从而赢得了先机。

FBI讯问了大量有杀害警察劣迹的嫌犯后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们中有54%的人每月练习一次以上的“无瞄准射击技术”,而74%的嫌犯经常在不同的地方练习这种“不正规”的射击技术。更有80%的嫌犯承认他们是“依靠本能开枪的枪手”——本能射手的特性表明他们根本不去有意识地站位、瞄准再开枪,而是非常简单地“掏枪——指向目标——开火”。

出于本能的无瞄准射击

在商场的影像游乐场中,孩子喜欢玩的射击游戏,根本看不到有哪个孩子会对着屏幕影像射击时还闭上一只眼睛瞄准射击的。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闭起一只眼睛,他们会看不到影像屏幕的某个角落隐藏着的或者突然冒出来的“坏蛋”,那样他们就会被“坏蛋”击中而输掉游戏了。他们的游戏塑料激光枪的枪口始终朝前,一旦发现目标就对准它并以最快的速度扣动射击,根本不管什么射击姿势、瞄准准星等靶场打靶动作,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尽可能多地击中屏幕上出现的“坏蛋”,赢得更多的奖金、更高的积分、晋级。从游戏的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是无师自通的单手持枪的无瞄准射手,他们依靠本能来射击。

我们知道现如今“本能”一词在警界已经过度使用了,但在实战、实弹射击方面,还真是需要它。它就是交火中身体和精神层面的一种本体的快速反应,这种快速反应在实战中意义重大!然而,靶场的瞄准射击根本没有把这些快速反应考虑在内。无瞄准射击则是把身体天然本能反应结合到射击方法里去了。

我们都应该好好听一听那些在枪战中活下来的警员们的心里话。他们大多数人会谈到,嫌犯绝大多数的攻击都是突然袭击,现场警员根本没时间思考反应。此时的警察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站位、对准准星,有的甚至还会说“直到扣了扳机才知道枪已经拿在手里”。他们只是对威胁作出应对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无瞄准射击就是本能反应的原因——它就是警员面对死亡威胁时的自然反应,本能地就会把枪伸出去,锁紧手臂和肩膀,以最快速度扣动扳机。什么站位、瞄准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在一些警匪枪战的实况录像中,绝大多数警员无论他以前有否接受过无瞄准射击技术还是只有靶场训练经验,他们都采用了快速的无瞄准射击方法。

对于枪案中嫌犯击中警察比例总是高于警察击中嫌犯比例的现象,总有一些无知的教官会找出种种借口,其实他们回避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实战技术的缺失。

我们的训练规范有一个总原则,那就是所有训练必须是与警务活动紧密关联、贴近实战。而涉及开枪实战的统计表明:95%的警察开枪距离在七米以内,更有75%是三米左右!那请问50米靶或者25米靶的打靶训练设置符合这个原则要求吗?

设想一下这么一个实际场景:某个夜间,警员接警赶往现场,在到达现场的30秒之内,一个持枪的嫌犯突然出现在三米附近蹿出来开枪,在七秒钟时间内枪战结束。请问,警察有时间担心站位和瞄准射击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为啥还要教他这个?教授一个实战中根本用不着的或者永远不会去用的战术给大家是不是很荒谬?实战中,警员们需要用到什么,我们就教他们什么才是对的。恰当合理地训练警员,不正是一个警察局的责任和义务吗?把实战中获得全胜、完胜所需要用到的战术工具教给他们,让他们应付自如、充满自信地赶往现场,在必要的时候把子弹高效地射入敌方身体,最后作为赢家从“交火现场”全身而退,完胜而归。

期望一名警员面对穷凶极恶杀气腾腾的持枪袭警嫌犯时还能从容瞄准、扣动扳机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培训警员遵循本能的反应立即出枪指向敌方并以最快的速度开火。我们不是把这个本能的天然倾向“训练出来”,而是要“训练进去”,让警员刻骨铭心地建立起本体感觉,成为一种自动的反应。现在是时候让教官们正视“瞄准射击不符合实战”这一现实,转变观念,一起学习无瞄准射击技术了。

(责任编辑:古静)

猜你喜欢

靶场枪战赢家
网络靶场的建设现状、基本特点与发展思路
贵阳建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靶场”
赢家等
夏威夷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