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020-03-09熊若愚

先锋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中华民族

熊若愚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今年第三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世界文化交流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坚定“四个自信”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文化自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文脉绵延,国运必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的结果。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居于灵魂性地位,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从思想和精神深处升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和自觉,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从更广阔的历史时空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答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

文化自信关系到文化安全和精神根基。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经济无论多么发达,如果没有文化的先进,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强盛。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百年革命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才有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才有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唯有如此,国家和民族才有切实的文化安全,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优秀文化产品鼓舞民心士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5000多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永远前进的坚韧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兼容并包、以和为贵、崇尚和谐统一的宽厚胸怀。再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保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新时代,我们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内在生命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完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文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健全完善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弘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着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激励机制,引导文化工作者树立远大理想,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稳扎根基,从基层一线火热现实生活中积淀素材,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人民群众寻梦追梦圆梦的故事,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基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健全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互联网内容,加强网上监管,营造正气充沛的清朗网络空间。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設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创新精神,释放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文化创造潜力,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人民群众共呼吸、共命运。

着力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发展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具有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价值观念,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世界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传播中华文化。组织专门团队集中攻关,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提炼形成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融通的新表述,研发能够获得国外民众理解和喜欢的文创产品,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外文化贸易和投资领域,要积极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打造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在稳定传统优势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时,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装备制造技术标准走出去。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创作和翻译更多适合国外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产品,打造更多能够体现国家水准、展示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发展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融汇创新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博采众长,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早在汉代,我国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化,引进西域文化成果。盛唐时,我国通使交好的国家70多个,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后来,中国的造纸术等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激发了科技革命,现代科技知识造福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当今世界,人类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努力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和世界人民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虚心的态度学习和汲取全世界一切有用之成果,吸收和借鉴全世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加强媒体、智库、民间等多层次合作,广交深交朋友,以民心相通促进互联互通。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