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惩罚“告密者”

2020-03-09杨海亮

润·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告密者卡利里奇

杨海亮

不久前,我结识了一位名叫马里昂·琼斯的美国中学女教师。在聊到“惩罚”这个话题时,琼斯饶有兴致地向我说起了一个发生在她与学生之间的小故事。

一天,有同学在教室的门楣上放了一只装满颜料的气球,不知情的学生卡利尔——这个在班里有着“淘气包”绰号的大男孩推门而入时,预先备好的注射器针头正好刺破了气球。顿时,卡利尔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落汤鸡”,教室里响起了乐不可支的欢笑声。一向喜欢捉弄别人的卡利尔,总算尝到了被捉弄的滋味。

没过多久,学生索里奇走到教师办公室,将这起恶作剧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琼斯老师。最后,索里奇还把握十足地说:“这是哈里斯惹的祸!他最讨厌的人就是卡利尔。”

当天傍晚,琼斯老师将索里奇留了下来,并进行了小小的惩罚。

“这是为什么啊?”我大惑不解,“凭什么惩罚一个不吵不闹的学生,却让肇事者逍遥法外呢?”

琼斯笑了笑,说:“告诉和告密是不一样的,告密是‘让别人遇到麻烦,而告诉是‘不让别人有麻烦。比如,一个學生遇到危险,老师当然希望有人告诉自己。所以,当班里有不安因素或者隐患时,我也希望有人来告诉我,因为这是为团队好,为别人好。可是,如果不是什么大错误,最好不要‘出卖别人。哈里斯的做法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索里奇不必打小报告。”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感觉琼斯的话虽有几分道理,但对她的说法又不是很理解。

“我们的中小学,老师多半不鼓励学生告密,有的甚至会对告密者加以惩罚。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试想,如果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想到老师,就依赖老师,那不就失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吗?”

“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悟。

“学生学着去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卡利尔尝到了被捉弄的滋味,受到了教训,也就会懂得尊重别人的重要。再说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没有那么紧要,那些追追闹闹、推推碰碰,或是性格使然,或是一时之气,只要没有违反学校纪律,不牵涉道德品质问题,就不必太在意。如果因为一个小问题,有人来偷偷告密,然后,老师去追究责任,小题大做,推波助澜,那就大煞风景了!”

“是啊,这也不准,那也禁止,什么都中规中矩的话,学生一个个都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没有任何快乐了。”我点头道。

最后,琼斯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最重要的是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为学生代劳。”

原来,一个小小的惩罚“告密者”事件,里面有这么多的学问啊。

(常鑫摘自《小读者》)

猜你喜欢

告密者卡利里奇
特朗普公布“告密者”信息引不满
不要“围观”犯错的孩子
巨指男孩
终极发明师
阅读理解Ⅲ
幽默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