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2020-03-09赵云锋
赵云锋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增多,PPP模式逐步在这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相比,PPP模式下社会资本能够以全新的形式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使政府的财政负担大大降低。市政道路工程中,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使得工程投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工程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但是,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要发挥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就必须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实现工程造价的细节性管理与控制。
1 PPP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1.1 概念
PPP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工程模式,与传统工程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该种模式具有公私合营的性质,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工程项目中,PPP模式更为常用,公私双方呈现出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1]。具体而言,PPP模式下公共机构与民间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签署相应的合作协议,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PPP模式下,民间机构与公共机构之间属于共同投资、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
1.2 特征
(1)合作性。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或者民营资本之间呈现出一种合作关系与状态。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二者之间具有地位的平等性,能够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即使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了问题,二者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能够保障工程问题处理的效率,提高整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与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发挥市政道路的价值[2]。
(2)政府有着更强的参与性。PPP模式下,政府虽然与社会资本或者民营资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二者具有地位的平等性,但是从实际的实施来看,政府机构的参与性更强。由于PPP模式下的工程多为公共基础工程、市政工程等,其工程相对具有特殊性,及时在工程建设中二者共同承担着工程管理的任务。但是,当社会资本在获得一定的利润以后,需将工程移交政府部门管理,因此,政府的参与性更强,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3)公共建设作用。PPP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工程模式,其适用对象主要是公共服务项目。因此,PPP模式下具有明显的公共建设特征,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最大程度上降低政府机构的财政压力。
2 PPP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难点
2.1 项目设计阶段
虽然PPP模式在我国很多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是,该种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依旧存在着诸多的管理难点。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期,工程人员需首先对工程施工现场加以详细勘察,随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制定方案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设计阶段是PPP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初阶段,只有从此阶段开始实施严格的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够达到造价控制的理想效果。从市政道路工程中PPP模式的应用来看,造价人员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设计方案对整体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缺乏动态性管理意识。造价人员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工程设计方案的创新、质量的控制方面,导致设计方案的相关细节难以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最终将会造成后期的工程变更、造价增加[3-4]。
2.2 施工阶段的难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逐步增加。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工程模式,在工程造价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不利于市政道路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效益的实现。比如,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施工现场环境的突变、工程设计变更、市场与政策因素等不确定问题,如果在工程造价过程中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好相应的预控,将会在问题出现以后难以及时处理,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现象。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极易可能出现政府资金辅助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情况,会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3 PPP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3.1 转变思路并清晰定位
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由于所采用的工程模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也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清晰定位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中,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与民间资本。要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总体效果,二者都需要发挥其作用,保障在政府机构与民间资本的领导下,参与工程的所有部门、人员都能够应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将其融入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比如,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中,政府机构在项目实施中起着高层管理者与合作者的双重作用,政府与工程施工单位承担着同样的工程风险。在PPP模式下,要保障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双方需签订合同,在合同的形成过程中,合同双方要始终保持平等的关系。市政项目中,政府作为主要的投资者,施工企业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工程合同中的各个条款,避免出现违约问题。在工程造价方面,需将市场价格作为标准与依据,政府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众的基本权益不受损。政府工作思路的转变下,要加强政府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保障工程造价定位的合理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工程造价控制。比如,可以用信息化技术来构建统一的造价管理系统[5]。另外,在PPP模式下,为保障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提升,参与造价管理的相关人员应掌握多方面的技能,以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为基础,实现PPP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创新。
3.2 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加强对市场因素的考察。由于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再加上工程设计作为施工的重要参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后期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市场变动性因素,做好原材料、人力等的市场成本变化预测,使工程设计方案更具动态性。(2)加强设计质量控制。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设计作为后期施工的重要参考,虽然其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比重极小,但该阶段的造价对整个工程造价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同样需要从根本上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保障工程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严格从经济性与技术性的角度,确定最佳的工程设计,不断优化与调整设计方案,将工程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总之,要保障设计方案的质量,避免后期施工中由于设计因素考虑不全,引发工程变更、资源浪费等情况。(3)加强技术支持。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相关设计人员需构建PPP模式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各种的工程信息,将各种的工程要素融合设计中,保障设计质量。
3.3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把控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由于PPP模式的特殊性,政府机构与民间机构具有合作性。因此,要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精细化,双方需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严格落实责任制度。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涉及了不同的工程部门、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这些都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内容,再加上工程合同、财务、融资渠道、资金流向等都是造价控制的主要对象[6],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对象相对较多,必须保障实施精细化的造价控制,选用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式,对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造价控制。施工企业需要从人员、工期、设备与材料等实施控制,使所有工程资源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此外,施工企业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的规范性要求,按照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来组织施工,避免后期的返工等现象。对不同的市政道路而言,其可能存在规模、等级等的差异性,因此工程企业需严格结合施工的质量要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浪费等现象。
3.4 加强工程变更控制与管理
在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工程变更将会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关的造价控制人员需加强工程变更控制与管理,制定此种情况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案与策略。在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不断将工程图纸的情况与施工现场进行对比,保障图纸中各个细节设计、安排的合理性,保障工程图纸能够指导后期的施工实践。与此同时,造价人员需加大对各个工程要素的造价控制。由于在施工阶段诸多因素都会造成工程变更的出现,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变更审核。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广泛采用PPP模式,这种新型的工程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发展并不成熟。在实际的造价控制中,PPP模式下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造价控制难点与问题,未来需要相关人员深入探讨,不断创新,突破现有难点,解决现有问题,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