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工布江达县亚桂拉矿区地球物理化学特征浅析

2020-03-09李成先范鹏程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极化矿石成矿

和 峰,李成先,范鹏程,魏 总

(1.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云南 昆明 650200;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6)

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1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亚桂拉矿区位于藏北及唐古拉升高磁场区的藏北纳木错-工布江达变化磁场带中部。在西藏一江两河北部地区1:20 万航磁ΔT 异常图上,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在色日绒~工布江达地区的航磁化极异常值(△T)多为-125nT~289nT,单个正磁异常多呈条带状或不规则团块状,正磁异常与负磁异常相间分布,构成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或北东向串珠状磁异常条带。从航磁异常分布情况看,串珠状正磁异常条带与岩浆岩出露范围基本一致。亚桂拉矿区处于工布江达县北侧近东西向串珠状磁异常条带边部的正、负异常梯度带上[1]。

1.2 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

从1:5 万高精度磁测△T 平面等值线图可以看出(见图2~图4):位于中部的冲给错—亚桂拉一带磁异常特征复杂,为△T 的跳跃场带,也是正负磁异常密集分布区,磁异常变化梯度大,△T 变化范围为-748.55nT~1807.86nT。该带出露地层为石炭-二叠系来姑组,负异常应是沉积地层无磁性的反映,或则是地质体经退磁蚀变所致,正磁异常反映了磁性体的分布状况,结合地表地质现象分析认为,这些磁异常体主要是由富含磁铁矿的铅锌钼多金属矿化引起,目前已知的矿床(点)主要分布在正负异常的梯度带上[2]。

在北部弄玛拉-勇拉一带和中南部航列拉-野达松多一带,出现了大面积的平稳正值磁异常带,△T 为50nT~300nT,推测为该地区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的反应;在南部当莫多-过嘎错一带为近东西向展布的变化负值磁异常带,局部分布有小规模的正值磁异常,△T 为-340nT~120T,该负值磁异常带推测为沉积地层所致,而小规模的正值磁异常是由侵入岩引起。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1 1∶5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属富K 低Na 地球化学区,也是Cu、Pb、Zn、Ag 等元素综合异常大规模集中分布区,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东段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异常带,即拉屋-昂张铜铅锌多金属异常带、龙马拉-亚桂拉铅锌多金属异常带。拉屋-昂张铜铅锌多金属异常带分布于纳木错-嘉黎断裂带南侧,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异常元素组合以Cu、Pb、Zn 为主,伴有Ag、Au、As、Sb。异常多分布于来姑组地层中,受次级断拗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控制,异常带位置与拉屋-昂张次级断拗和都朗拉次级断隆分布范围相对应;龙马拉-亚桂拉铅锌多金属异常带:主要沿门巴—多其木断裂呈近东西向展布,异常元素组合以Pb、Zn、Ag 为主,伴有Cu、As、Au。异常主要分布于来姑组地层中,受近东西向次级断拗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控制。异常带位置与龙马拉-亚桂拉次级断拗和扎雪-金达次级断隆分布范围相对应[3]。

2.2 1:5 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元素分布特征。来姑组中Pb、Zn、Ag 的平均含量高于测区元素平均含量的3 倍以上,呈强富集、极强分异型分布,而在燕山期花岗岩和其它地层单元中则接近于或低于测区元素平均含量,表明来姑组三段、二段是该地区各地质单元中Pb、Zn、Ag元素的最主要富集层位。

利用水系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对区内Au、Ag、Cu、Pb、Zn、As、Sb、W、Mo、Mn 等进行R 型聚类分析,在信度95﹪的水平上,主要异常元素划分为4 组不同的元素分组:即As-Sb-Zn-Ag-Cu、W-Mo、Pb、Au 等元素分组,反应了与岩浆热液成矿系列有关的元素组合及分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内成矿具多期次、多阶段特征[4,5]。

3 研究区物化探异常特征

3.1 物探异常特征

(1)矿区电性特征。区内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大理岩与凝灰岩或碎屑岩层间接触带部位,或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分布,含矿岩石主要为夕卡岩化大理岩或夕卡岩,具强烈的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磁黄铁矿化等。在矿区内选择不同矿石及主要岩石露头进行了物性测定。铅锌矿石、钼矿石与各类围岩的导电性和激电特性均有明显的差异,铅锌矿体为低阻高极化地质体,各类围岩则为高阻低极化地质体,而钼矿化体为高阻高极化体。

(2)激电异常特征。工作区多金属矿化含硫化物丰富,具有较高的极化率特征,2008 年在亚桂拉矿区12 线、20 线、28 线矿体延伸部位开展了3 条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圈出了一个大面积的激电异常,异常走向近东西,长800m,宽300m~400m,东西两端未封闭,视极化率最大值达到11.41%。异常分布位置与已知矿体分布位置一致,视极化率大于8%的高值点多分布在已知的Ⅵ号矿体和Ⅰ、Ⅳ号矿体沿走向向东延伸部位,且由西向东视极化率有增高的趋势,反映出上述各矿体向东延伸的可能性较大。

3.2 地球化学特征

在亚桂拉矿区利用地质剖面、有代表性的勘探线剖面和主要探矿工程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采集的570 件岩石样品进行了Cu、Zn、Pb、Ag、As、Sb、Hg、S、Ba、V、Cr、Co、Ni、Sr、W、Mo十六种元素分析,基本涵盖了矿区内的所有岩性。

3.2.1 元素分布特征

矿区主要岩石大致分为八类,分别为1-流纹质凝灰岩类;2-大理岩;3-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类;4-变凝灰质砂岩、变石英砂岩、粉砂岩类;5-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类;6-石英斑岩、花岗斑岩、花岗岩类;7-矽卡岩;8-矿石。通过对各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计算,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分布具有以下特征[7]。

(1)与中国大陆岩石圈丰度值相比,主要成矿元素Pb、Zn、Ag、Mo 和伴生元素As、Sb、Ba、W、Mo、S 高于丰度值的2 倍以上,在区内呈极强富集分布,其中Pb、Zn、Ag、Mo 分别是丰度值的30.38、3.01、11.78、12.64 倍;V 略低于丰度值,Cu、Hg、Sr小于丰度值的二分之一,Cr、Co、Ni 不足丰度值值的五分之一。

(2)与矿区背景值相比,主要成矿元素Pb、Zn、Ag 仅在侵入岩中低于矿区背景值,而在其它各类岩矿石中均接近或高于矿区背景值,尤其在矿石中富集程度分别达到88.34、87.82 和26.67 倍;主要伴生元素Cu 除在凝灰岩和大理岩中低于矿区背景值,在其它各类岩矿石中均高于矿区背景值,在矿石中富集程度达到19.7 倍;高温元素W、Mo 在凝灰岩、大理岩和构造岩中呈低背景分布,在其它岩矿石呈高背景分布,其中在浸入岩中Mo 含量达到矿区背景值7.33 倍。矿区主要成矿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差异变化性可能间接说明了铅、锌、银和钼成矿的非同源性和成因的不一致性[8-10]。

(3)区内主要成矿元素Pb、Zn、Ag 在各类岩石均呈强-极强分异型分布;Mo 除在大理岩中呈分异型分布外,在其它岩石均呈强-极强分异型分布;主要伴生元素Cu 在凝灰岩、构造岩、矽卡岩和矿石中呈强-极强分异型分布,在其它岩石呈分异型分布。说明区内具备Pb、Zn、Ag、Cu、Mo 等元素地球化学富集成矿条件。

3.2.2 元素组合特征

对矿区各类岩性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R 型聚类分析,将16种元素分为四组不同的元素组合,既1-(As、Sb、Hg、Ag、S、Cu、Zn、Pb),2-(Ba),3-(V、Cr、Co、Ni、Sr),4-(W、Mo)。该种分组结果基本反映了每组内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相似性。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1组元素和4组元素呈极低相关性或不相关性(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0.3),可能说明了主要成矿元素Pb、Zn、Ag 和Mo在成矿作用方式上的极低相关性或不相关性。

猜你喜欢

极化矿石成矿
在课堂上“挖矿石”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欢迎订购202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欢迎订购202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两块矿石
欢迎订购2021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欢迎订购2021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矿kuànɡ石矿石多美丽
双频带隔板极化器
锑矿石中锑的准确快速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