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字问题

2020-03-09潘瑜

人物画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咬字歌唱儿童

潘瑜

摘 要:近年来儿童歌唱教学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导致很多问题的存在,但是要分析形成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儿童歌唱中咬字吐字方式不正确,只有好的咬字吐字方式才能让声乐教学顺利进行。声乐教学阶段,保证咬字、吐字达到清晰的要求,实现有效的呼吸训练,保证演唱歌曲时达到吐字清晰、腔调纯正的标准。幼儿园开展音乐教学,特别要重视幼儿歌唱时的语音和吐字,保证声音达到圆润、响亮的标准。本文重点分析几种目前普遍存在的咬字吐字问题,总结出解决方法,可以充分的保证儿童声乐学习更加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关键词:儿童;歌唱;咬字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于各方面要求也在提高,而唱歌则是很多儿童生长时期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提高艺术气质,还能够陶冶情操。信息化时代,很多音乐节目涌现出来,使得儿童歌唱审美也加入了新的活力,家长也会非常的认可,但是有很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特色音色逐步的模仿,这样就会让某些发育不完善、歌唱习惯没有养成的儿童无法经济的学习,造成歌唱技巧的掌握不到位。因此,咬文吐字的问题存在对于儿童歌唱学习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干扰影响。

一、儿童声乐咬字吐字常见问题

儿童声乐教学实践中,咬字吐字的问题比较常见,如“口齿不清”、“公鸭嗓”等都是目前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儿童歌唱的学习。

“口齿不清”就咬字不清晰,主要是下述因素所造成的:其一,遗传。儿童自身就存在着很多的发育问题;其二,后天形成的,方言、发音方式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完善。如果儿童出现了口齿不清的情况,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存在,比如家人中有普通话不标准的情况、讲话含糊、口音浓重;幼儿园教师普通话不标准,没有重视儿童咬字问题导致出现儿童咬字不清晰。

“公鸭嗓”问题的存在多数都是遗传所导致的,主要的形成原因就是气息不畅,身体内部不能技术给发生的部位提供能量,让公鸭嗓出现。这一问题为当前的声乐学习中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的,也是因为这一问题,有些儿童根本无法完成音乐学习的梦想。因此,教师要对于这类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

“奶声扁嘴”和儿童的说话习惯、儿童自身音色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音色形成的长期阶段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奶声奶气是正确的,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语言结构定时的情况存在。这种发音方式对于声乐教学来说,不能得到共鸣,音色也不会圆润。

与上述问题相似的其他情况也比较普遍,如“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方言问题等都会严重的影响儿童声乐教学质量,导致儿童要想实现流畅清晰的歌唱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对于情感表达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二、儿童声乐咬字吐字问题的解决方法

唱歌和说话有着非常一致的要求,比如咬字清晰等等,也可以将唱歌理解为艺术形式的说话,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但是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普通说话的咬字吐字还有一定的差异,比如歌唱语言要通过技巧让声音变得更具情感性和张力。

对于存在咬字吐字问题的声乐初学者来说,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讲解正确的吐字方式。所有汉字都包含了字头、字腹与字尾三个部分,在学习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字头,必须要达到准确、快速、有力的标准,通过气息可以拖长过渡到字腹,字腹为发声练习的重要环节,要达到圆润的要求,然后就是保证其过渡到字尾应该比较流畅,字尾是发音的结尾,应该自然而然的和下一个字连接起来,实现归韵轻收的效果,达到字正腔圆的标准。

实现字正腔圆对于成人是非常简单的,而儿童的理解力比较差,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实现。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与平时说话有着一定的区别,其需要利用歌唱技巧、情感等,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歌唱者咬字吐字问题,还要在歌唱练习中实现。

(一)大声朗诵歌词

有感情的歌词朗读对于当前的发音练习有着重要的帮助,有些儿童在练习时会有紧张的情绪存在,造成朗读的效果较差,清晰度不足。通过引导儿童朗诵歌词,教师让学生先认识字,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然后结合歌曲难易程度逐步的学习朗诵,教师纠正学生的不规范部分,讲解歌词的含义,理解歌词中的情感,可以在有感情的情况下完成朗诵活动。连贯的读歌词,让每一个字都能够达到顺畅的要求,自主控制呼吸以及感情的表达,可以实现和歌曲共鸣。

(二)字句衔接练习

尼·雨果曾认为“发声的练习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读字,要做好语言方式的联系,同时能够给其他歌曲的学习奠定基础。”不同风格在演唱歌曲的阶段,声母、韵母在连接时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对于温柔类型的歌曲来说,其连接应该保证声母有一定的力量,但是最后的字体连接要完美切换。歌唱时,读字能够充分表达感情,让字和字实现稳定连接,有起有伏有终止,让每一个句子的感情都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来,也能够感染听者。

(三)横字竖咬

横字竖咬需要有感情的表达作为基础,并且要保证呼吸的正确性。教师应该重视儿童的咬字吐字能力培养,反复示范教学,让儿童有较高的横字竖咬意识,同时在课上课下反复练习,达到横字竖咬的要求,竖字前唱,气息自然下沉,字头自然喷吐,特别是“方言”和“奶声扁嘴”问题的儿童,多练习“o”、“u”等母音,积极和家长保持沟通,尽量平时家庭对话都采用普通话。横字竖咬应该重视口型的纠正,后一个字的声音位置尽量和前一个字声音位置是一致的,逐步的靠近主音,口型变化有效的控制,整个歌曲都非常的清晰、流畅。

(四)喷吐音练习

有比较多的儿童都会发生咬字不清,一些条件下气息不能及时的转化,这就要做好喷吐音的训练。发音“b”“p”“m”,嘴唇阻气,咬住字头,发声位置自然靠前,不包音压喉,同时还应该及时进行口型的纠正,保证气息通畅,声音站立且要有共鸣,从而可以有效的延长字腹,儿童也就能够表现出音色,声音控制力度增强。

三、结語

儿童如果存在咬字吐字问题就要加强训练,应该尽可能的做正确的示范 ,让学生反复练习,同时在家庭中尽量使用普通话交流,而教师在示范时应该把学生带入到歌曲的感情世界中,更好的消除当前咬字、吐字的问题,整个歌曲作品的表达更加的顺畅,使得歌唱更具感染性,也会让儿童有浓厚的歌唱学习兴趣,具备一定的艺术细胞,也会享受到歌唱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吴晓丽. 浅谈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训练[J]. 大舞台(04).

[2] 李梅. 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教学中呼吸与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J]. 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3(5):56-58.

猜你喜欢

咬字歌唱儿童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