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作解构”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2020-03-09陈立
陈立
摘 要:毋庸置疑,“解构”一词,在近代西方文化思潮中倍受关注。在哲学、语言学、历史、法律、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文学等领域中,它已成为广泛流行的术语。它对中国舞蹈创作方面的影响也不例外,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它正可以作为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张羽军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开设的“动作解构”课的理论源泉。一个新事物出现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人们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动作解构”课程学科建构的合理化,尤其是“动作解构”对中国舞蹈创作的功能及其意义,便成为中国舞蹈编导们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解构;动作解构
一
光阴荏苒,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中国古典舞漫长而又艰苦的发展过程有目共睹,中国几代舞蹈家们以包含着我们民族传统“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和“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的舞蹈艺术作品,让欣赏者们在“圆、曲、拧、倾”、“提、沉、冲、靠、含、腆、移”的舞蹈动态风格中领略到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形象。《荷花舞》、《春江花月夜》、《木兰归》、《秦佣魂》、《醉鼓》等舞蹈作品,已被当代观众普遍认同。观众们在熟悉的动态中看到了蕴藏于心底的民族气节。但同时,惶恐和不安的情绪也在中国舞蹈界悄然出现。我们曾经用一种风格和动态反映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时代的群体的精神,但这种风格是否能一直适应这个时代包括未来吗?因此,发展和突破,已成为一个中国舞蹈创作一个十分急迫的课题。
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舞蹈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动作解构”课题的探索研究为中国舞的变化发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舞蹈首先呈现的是人的肢体和动作,而动作在舞蹈表现中担负着语言的功能,也就是说,“动作”,它必须得“说话”。动作是构成舞蹈语言的基础材料。没有动作就没有舞蹈语言,犹如没有钢筋水泥就盖不起高楼大厦。在历来的舞蹈创作中,编导们在动作本体的创新问题上都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一方面,动作成为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但另一方面,语言并非动作的简单叠加,关键在于如何把动作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再进行维度和意义上的新的建构,这种理性的建构便为中国舞编导的“动作解构”的出发点建立了前提条件。对原有的动作套路(即以戏曲舞蹈为创作发展出的“身韵”为“主干动作”的中国古典舞套路)进行分析,再把它从整体化、程式化分解成单一成份,并在意识(顺逆)、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幅度(大小)、重心(高低)、方向(前后)等方面进行变化,使之重组、重构,然后再分解、再重组、周而复始,从而达到对动作的重新创造。这种对动作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对动作的套路分解重组再造便是“动作解构”。
“动作解构”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脑子更加灵活,对自己的身体亦愈加了解,而且,从创编角度看,使动作自我生成成为可能。有时,一个舞蹈作品的生成,仅需对一个舞蹈元素进行“动作解构”便可解决,这其实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为编导学开创了新的天地。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班学生张云峰的作品《推敲》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他运用“力度”单元中“硬质”量元素发展成这一作品。使得此作品不论是从动作的创新方面,还是从演员(即他本人)把握动作质感方面,都给予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动作解构”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也不在少数。“这就是中国舞?”“中国舞可以这样吗?”有许多人这样问。对此,我的个人意见是:我们姑且把它是不是中国舞放在一边不论,值得正视的是,“动作解构”是以中国古典舞“身韵”为动作的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发展的,它的精神内核是从中国舞蹈文化出发的,它的运动轨迹是根据《易经》,“八卦”的原理运动的,因而它是中国的;至于“看起来不像”,只是和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传统中国舞动作模式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它是“打破了”的,“解构了”的东西,才成为当今舞台上未曾见过的。
二
舞蹈直接使用人体为表现媒介,这种特殊性使很多编导在对动作的编排方面大伤脑筋,诚然,我们的舞蹈创作中出现过不少好的方法,如交响编舞法中的动机发展、即兴编舞法、或直接来源于生活(采风、功能性动作的提炼)等等。使用这些方法为数不少的编导曾编出不少优秀的作品。但,一味地照搬、沿袭,久而久之,便似乎常在一个圈子里被束缚着,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当然,我并非刻意夸大“动作解构”的作用,也不是说只有“动作解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它还存在着一些自身的问题,如在无音乐和人物要求时确实觉得无可挑剔,但一旦加入便发现很受局限;还有,编导的塑造力强了,但演员与编导的个性差异导致演员跟不上,等等。下面让我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首先,一个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它的呈现状态与编导、演员作为练习片段、组合时是不一样的。舞蹈动作被“解构”,其“结构”自然转换成一个新结构,编导家使用的音乐又有它自身的结构,如果原封不动的放在舞蹈中,两者很难契合。再有,在训练元素时,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以“静”观其“内”动,以“无杂念”去审视动作本身,做到“舞我相容”,即进行无音乐的训练,所以学生本身是以自我生命的节奏形态作为心理结构的,这同样带来与其后加入的音乐难以相符,因此,当训练小品转换为作品时,编创者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或不知从何下手(即音乐先行还是动作先行)。针对上述情况,我以为可以尝试着有三种解决方法:(1)在训练元素的小品练习时就把音乐作为一个辅助,这样既可以使编导有自己的个体生命节奏,又可以使他和音乐的节奏有机的结合;(2)索性就形成无音乐的舞蹈作品,让编导们不受音乐的限制,充份發挥肢体的表现力;(3)音乐人与舞者同时进入,音乐随着舞蹈走,也许一种崭新的现代音乐作品会由此产生。
其次,基于对于人物的理解来构建作品,这需要一个从表象认识到深知内理的过程。由于舞蹈是以舞者本身作为媒介来阐释作品的,所以“人物”对于一个作品来说很重要,并且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很多学生做的小品“没有人物”,可以说“阅历不够”就是基本原因,还有就是缺乏练习。因此,在做基本小品的练习时就予以人物限制,使每一个动作都附有意义、附有人物,使动作本身不仅仅是好看、为“舞”而“舞”,而且每个动作都替代语言具有言说意义的功能,这样动作也许就不会是纯粹意义上的动作而显得空洞无味了。
再者,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古典舞已有较为系统的程式化的训练体系,所以演员的素质培养和观念改造问题,在此篇幅限制,就不详加讨论了。但,应强调指出,从编导角度出发所编出的作品应该不是千篇一律的。编舞的方法亦并非“动作解构”一种,让演员能跳、会跳、跳好,是编导的“功能”。因此,我认为,“动作解构”并非代表中国舞编导学将来的发展趋势,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我们打开编导学建构的思路寻找到一种途径,因此,它不仅仅是在动作变化方面,而且在结构,思维方面给与我们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一点只要追溯到“解构”一词的本意便可心领神会了。
三
“解构”的概念源于西方六十年代,从广义上说,它是一场超越文学批评的运动。从狭义上说,它是对现有结构主义的解构。它否定权威,否定中心,具有多元、歧异、常变和运动的特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取代”或“替转”,以一套新观念、新名词来取代的观念与名词,而是一种“换置”与“揭发”,一种“分裂”。“解构”一词不应当隐含了“将某一事物拆开后又还原的可能性”。一个被“解构”了的观念仍具有其观念的作用,但是它成为一种结构上与策略上的运用,却不含任何“形而上学”的意义,它又可称之为“反沉淀”的过程。
对此,我们可否这样解释:“动作解构”课的意义不是说“取代”或“成为”了今后的中国舞的结构模式,它仅作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工具或思维方式对中国舞起作用。其实,这也正好验证了我国传统哲学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的事物运动法则。也就是说,“运动解构”课绝非是给予我们一种来自技术、技法上的满足,而是在从思维定势上的“打破”、“重组”。“解构”的意义也在于此,它的真正意图是从动作的“解构”开始为我们在艺术方方面面的创新伸出新的触角。
如今,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对“自我”的发现、追寻、探索以及对本身命运与前景的关心成为哲学思考的一个重心。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重要。“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古罗马阿波罗神庙的缄言使我们意识到,它不仅对于个人具有意义,对于集体乃至社会都具有意义。只有认清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打破自己、发展自己,才有可能创建新的自己,这是当今多元化世界的要求。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愿再听到“原本如何”、“本来就是”这一类毫无生气的程式化语言,也不再容忍那一竿子插到底的直线型思维方式,简单的划分“好人坏人”等等,分得“一清二白”的时时代已被一种具有多元价值观取向的取消话语权威的时代所代替。可以说,这是对传统科学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思维走向多样化、整体化,并有能力去分析它并且在解构后再将其整体化,我想这正是当代编导们在创作上求突破一开始必须进行的“基因突变”。
遗憾的是,这种思维的特质偏偏没有来找一些编导,他们仍在一味地模仿、照搬前人的套路,乃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舞坛的怪现象,张继刚式的“寻根”作品溢满舞台空间,到处都是《俺从黄河来》,到处都是《黄土黄》。就好像一口老钟,年复一年的运动着相同的轨迹,艺术的本质中应有的创新意识便难以出现。这样发展着的舞蹈不会有观众。不会有市场。“动作解构”方法的运用,就是试图使“坚冰突破”,带给我们一丝希望,而这种方法让我们收益的不仅是在技术上的,而且更是在思维上的。
综上所述,“运动解构”作为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舞蹈家试图打破传统中僵化部分和局面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受到更多有志之士的关注,并对其进行研究,使其在舞蹈编导学的建构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舞蹈解构,通过对舞蹈结构定势的解构,舞剧结构定势的解构,民族动作语言的定势的解构,最终达到在民族创作中思维定势上的解构。舞蹈解构,使中国舞蹈以与现时代同步的全新思维方式,创作出与新时代同呼吸命运的崭新的艺术样式,真正实现百花齐放,万象纷呈的舞蹈艺术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力元 .《现代西方美学史》
[2]J.V哈拉瑞.《文本战略学中的批判派别/批评小说》
[3]于平.《舞蹈形态学》
[4]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
[5]洪霁.《黄河之后:中国古典舞创作态势分析》
[6]王玫.《舞蹈編导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