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五音戏”进入章丘中学音乐课堂

2020-03-09贾锰

人物画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五音章丘戏曲

贾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电子音乐、流行音乐迅猛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也多学习西方体制,音乐教材的内容也更趋向多元化。这都给传统的地方戏曲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中学阶段音乐课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掌握音乐的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音乐的时代文化背景,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科目,不仅要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更要重视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传统戏曲音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人文、历史的沉淀,集五千年的中华智慧于一体,值得我们去传承、发扬。课堂中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時,一定要重视地方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播,将地方传统戏曲音乐文化渗透在音乐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从我们的家乡戏做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客观的评价意识,感受音乐与文化、历史交融的魅力。

关键词:地方戏曲;五音戏;中学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前言

中学音乐课一般都是音乐鉴赏课程,容纳世界各地的各类音乐元素,作为音乐知识普修而存在,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业上也将面临中考,一些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老套、观念陈旧等问题,各种内外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的看法以及重视程度。地方戏曲是当地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也是各地区的象征,例如山东吕剧、章丘五音戏等。中学音乐课在让学生了解基本乐理常识和歌曲乐器之外,应当注重各地方特色传统戏曲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从身边的家乡戏做起,在传承中创新,紧跟时代要求的步伐。

“五音戏”的起源

五音戏发源于山东省章丘市青野村。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一个周姓尼姑,为逃避迫害躲到章丘文祖镇,以唱戏生,人称周姑子。她长期在青野村居住,并向当地村民传授唱戏技艺。这个戏种,开始就被称为“周姑子戏”,在当地流传着“进了青野村,家家周姑子腔”的说法。1933年,被称为“鲜樱桃”的“周姑子戏”表演艺人邓洪山等五人,经朋友介绍,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百代公司赠给邓洪山一面写着“五音泰斗”的锦旗,自此“周姑子戏”正式更名为“五音戏”。农闲和传统节日期间,当地农民都会自发的组织起来,通过边跳舞边歌唱的秧歌形式,来祈求风调雨顺、太平安康以及庆祝丰收等等。当时,许多文化人也为其填词、编故事。

章丘五音戏的现状

“五音戏”曾经长期植根于章丘民间,到了清朝末年,开始有了锣鼓伴奏,演员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装扮,成为了章丘当地人们节日婚庆、日常娱乐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五音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保护措施极度滞后,使得“五音戏”在章丘这个发源地,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一、艺术特色

五音戏最初的表演以二小戏(小生与小旦)和三小戏(小生、小旦与小丑)为主,情节简单,演员较少,5个人就可以成班演出。戏曲内容以反映的是民间生活为主,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加丰富。演员演唱时,一般是行腔之前先吐字,曲调生活化、口语化,腔调旋律的变化非常多。五音戏使用的韵辙分为十三韵辙和十八韵辙,演唱风格婉转甜美,其中以“云遮月”唱法最为著名,是演唱者利用真假声结合,并加入较多的鼻腔共鸣形成的,曲调质朴优美,通过不同的腔调,来抒发和表达各种情感。五音戏表演特征体现在唱词、唱腔和舞台表达等方面。五音戏传统的四大唱腔板式分别是:悠板、板、鸡刨爪和二不应。其中悠板是五音戏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板式,一板三眼,长于抒情,遵循“字领腔行”“腔随字走”的原则,达到“字正腔圆”。五音戏细腻到位的舞台表现风格,类似于温和柔美的越剧,能够充分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也因此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娇柔妩媚的旦角形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五音戏的伴奏又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

二、传承价值

“五音戏”的唱腔婉转妩媚,舞台表现温和柔美,也被称为“北方越剧”。20世纪初,”周姑子戏”的民间戏班(社)已经遍及章丘境内各乡镇。在此期间,大量吸收、借鉴了京剧、昆腔等著名剧种的营养,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板式和锣鼓的伴奏体系。相比于与其他的地方戏曲,五音戏比较突出的特点在于“方言入韵”。五音戏的发音和音调、声母和韵母都与章丘当地的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五音戏大量使用丰富的群众词汇、形象的比喻和民间的谚语,使得唱词风趣幽默,言简意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人称“鲜樱桃”的艺人邓洪山,在千佛山一次庙会上演出五音戏,一炮走红、名号响遍济南城。京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都十分欣赏邓洪山的艺术表演。程砚秋在一次演出途中,专程去观看了邓洪山在的表演,并学习了邓洪山表演小姑娘的动作。毛泽东更是称邓洪山为“山东的梅兰芳”。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大概有160余部,其中流传较为广泛的是,《王小二赶脚》、《墙头记》、《王二姐思夫》、《王林休妻》、《拐磨子》、《赵美蓉观灯》、《彩楼记》、《王定保借当》、《王婆说媒》等等,用纯朴自然的方言,讲述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充满着强烈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在当时受到当地百姓普遍喜爱。

为了保护优秀的民间传统戏曲文化,“五音戏”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其发源地的山东省章丘市文祖街道青野村,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五音戏乡村博物馆也挂牌成为济南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地方戏曲传承着民风民韵,也见证着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音戏”是当地人民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五音戏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含地方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且面临即将消亡的危险。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必须建立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才是正确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地方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统音乐教育需要注重音乐的道德教化、音乐的魅力和理论修养。在章丘中学音乐教学中适当增加“五音戏”的教学内容,以中学学子为依托传承“五音戏”戏曲文化,不仅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还可以培养中学生对“五音戏”文化的喜爱与关注。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五音戏”的精髓,达成对家乡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和热爱,从而积极参与“五音戏”的传承和发展。完善音乐教育的内容,创设良好的实践平台,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五音戏”后继乏人的窘境。

四、“五音戏”融入中学声乐教育的策略方法

首先,认真选材,由易到难。“五音戏”是一座艺术宝库,因章丘方言的特殊性,有的还巧妙地运用了装饰音和滑音,衬托出音调中的平仄、抑扬,表现乐曲的感情和形象。由于学生学习知识有其客观的规律,所以,曲目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先选一些拖腔较少、活泼诙谐,节奏轻快的曲目,

其次、营造氛围,培养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五音戏”学习氛围,培养其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室的四周粘贴“五音戏”各行当的脸谱及唱腔曲牌等资料;播放传唱较为广泛的乐曲片段,让学生在教室感受律动的愉快;借助多媒体画面等,只要教法得当,慢慢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再次,依托课堂,提高兴趣。教师根据“五音戏”独有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独特韵味。师生在互动互学中,既学习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还能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通过直观感知,既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在欣赏民族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最后,通过艺术实践,培养能力。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也是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在“五音戏”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等,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加深学生对“五音戏”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表现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奠定情感的基础。

五、结语

传统戏曲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不仅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刻录成各种各样的磁带、光盘,而是在历史的继承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融入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血液,不断地去传承、去创新,去发展。中学音乐课堂是高中学生接触传统音乐最直接、最近距离的方式,教师要抓住课堂的每一分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观念,用传统音乐文化传达给学生民族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孙大鹏,萧逍.五音戏“三探”[J].人文天下,2018(12):20-24

[2]荣飞《论五音戏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展》[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3]陈阳《五音戏表演特征分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周艺、李善昌,《五音戏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5]马光舜. 让五音戏焕发新活力[N]. 中国文化报,2018-10-15(003)

[6]王晓潇.解读山东五音戏的艺术特色. 中国戏剧. 2018

[7]刘洪早.五音戏音乐研究[J].齐鲁艺苑,1982(S2):34-43.

[8]王婷、劉晓静《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以山东五音戏为例》齐鲁艺苑.2014

[9]张善堂、王晓家《五音戏源流考略》[J].齐鲁艺苑,1989年

猜你喜欢

五音章丘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戏曲从哪里来
章丘大葱:十三月一根葱
五音戏绪论
章丘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