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20-03-08高振卿
高振卿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初中英语更加注重语言交流能力,教师应该加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听说读写样样精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积极的引导学生,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多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在这里,我和大家聊聊关于在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
一、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得课堂学习更加具有高效性,以学生作为主导来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们进行合作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又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小组合作中积极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回答教师的问题,使英语教学不再是单口相声,学生可以自信地回答教师的每一个问题,积极的进行发言,学生上台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使学生感觉到即新鲜又有趣,让学生变为教师,这样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组方法
按某次正式考试(综合成绩和数学成绩均可,各有优点)成绩轮排,即第1~第10名分别为各组1号(组长),第11名轮至10组,第12名轮至9组,以此类推,如此分法可保证各小组成绩均衡,利于开展小组竞争。排完后,再根据高矮个或纪律表现或男女比例进行微调。
三、确定组名
这个安排有利于凝聚小组成员人心,在制定组名的过程中,各成员就为了小组荣誉迈出了第一步。讨论,修改,推翻,再修改的过程是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
四、明确职责
1号是组长,2号是副组长,3、4、5号是组员(身份名称可自拟),每天检查作业是个常规性任务,两位组长可分工完成;上课组织活动交给1号,要树立组内权威意识;履行生帮生任务时,1,2号先交流达成共识,然后由1号负责3号和5号,2号负责4号,3号兼顾4号和5号。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责任意识。
五、培养习惯,举一反三
在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因为小组合作是一个集体学习探究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团队能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勇于发言,注重协作积极的思考,使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效率。在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同时要注重个人的素质培养,只有个人的素质提升,才能够促进小组全体的进步。小组的所有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不要畏手畏脚,要积极的踊跃发言。
六、注意事项
这些组长包括副组长就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召开专门会议将其统一思想,树立小组荣誉感,并手把手教怎么去开展工作。如,遇到不听招呼的组员怎么办?始终对其保持坚定而诚恳的态度进行帮扶和管理,三次无效后交给老师。要让组长坚信,老师是他们大胆开展工作的坚强后盾!上课组织小组讨论时,这个期间教师要多巡视多观察,肯定表扬肯问会教的,指导鼓励沉闷被动的。这个过程老师一定要秉持耐心和诚恳的态度,要让学生从内心懂得这些都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有些学生不是一下就会当小老师的,有的组员也不是那么虚心敢问的,老师的语言激励和具体方法指导是保证开展合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切不可任务发布下去,老师只等收结论。事实证明,你给了组长足够的主动权、权威性和信心,这些孩子大都不让人失望。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比较大,并且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的发生。使学生在团队协作当中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激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