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20-03-08赵冬喜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赵冬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初中生物学科亦是如此。书本构建的世界往往丰富而有内涵,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总能获得自身的精神需求获得满足。古代文人好读书,以学识渊博为荣,他们对学习的喜爱同样深深地表达在字里行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飞快发展,各种外界环境的诱惑成为阻碍初中生读书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让学生抵挡诱惑,投身学习、感受读书乐趣成为大家一直研究的问题。同样,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值得广大学者和教师们不断研究的话题。经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用情景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变革教学模式和推动教育发展的需要,生物是一门集生命规律、自然现象为一体的自然科学,对于学生认知神秘的生命规律,探索大自然神秘现象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应试化教学背景下,部分教师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在实际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片面性地引导学生枯燥的背记概念,反复进行习题练习,导致学生逐渐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情绪。

1.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规律的学科。因此,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物质就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生命就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它与其他物质有所不同,但也是一种独特的物质。因此,在实际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努力立足生物基础教学内容,以生物知识信息为载体,着重带领学生认知不同生命体所表现出的现象,了解不同生命体所揭示的生命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以小见大,将“珍爱生命”这一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当中。让学生思想和心智得到启蒙,教导学生不仅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同时更要珍爱自己身边一切的生命形式。例如,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盛开到枯萎的过程,让学生知晓花朵的传粉——开花——结果——枯萎等过程,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植物生命现象的神奇以及生命力的伟大。随后,播放一些破坏花草树木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生命的脆弱和渺小。然后,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大成人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体细胞结构、各种器官等,感受到人类生命体同样神奇。再将一些不珍爱生命的现象,如吸烟、喝酒、醉驾、火灾、吸毒、抢劫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同时感叹人类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激发学生对珍爱生命的思考,让学生逐步懂得生命的难能可贵,懂得珍惜生命,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2.生活化的生物课堂的积极应用

贴合生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被教师们所广泛应用,因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和发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此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将课外的生活知识带到课堂中进行分享,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内容时,初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中学习这一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去发现这一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众所周知水对于我们很重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请同学们猜一猜植物生活需不需要水呢?”,在有的初中生积极举手回答说“我认为不需要”,还有的同学回答说“需要”,还有的学生回答说“有没有水植物都可以存活”等回答。初中生物教师可以进一步说“同学们,现在请同学们观看老师在多媒体展示的一个实验图片,觀察第一组实验,你发现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在有的初中生回答“一个实验的环境中有水,另一个实验没有水的存在”等,初中生物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最后,初中生物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这个实验很容易完成,这是老师提前两周做的一个实验,同学们在课下也可以自己做一下这个实验。请同学们在课下积极做对比实验,看一看谁的实验记录更具体和形象”。初中生物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生物现象,并能够带到课堂中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3.重视探究活动开展,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也符合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理念,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将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的需要。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生物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以便引领学生走入生物学习的世界,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以逐步解锁生物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水平,助力学生在生物学习道路走得更长、更远。新课程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生物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做到的便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索活动,从而有助于教师高效开展生物教学。比如,在教学《动物的运动》一课时,为让学生能够认识自身相应的运动系统结构,知晓运动系统的组成,认识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体验运动过程中自身运动系统的变化和其他系统的参与情况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教学创设探究学习空间,让学生观看有关“关节”的视频,帮助学生认知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与此同时,让学生观察运动过程中,“哪几个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哪些关节容易受伤,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这些关节?”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与探索,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认识相关运动系统结构,为笔者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4.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举一反三意识

初中课本上的生物学内容往往无法全然脱离生活,学生完全可以由书本联想到生活实践,因此教师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完全可以采用情景剧等情景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与生活太过遥远,学生也会在此期间发现生物并非难学之事,有好学乐学之心,会逐步接受这门学科。同样的,学生也可以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若想实现上述内容,生物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生活的细微小事,努力探寻与生物知识有关的生活细节,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收集和梳理,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物教学素材,并将教材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完善生物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寻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平衡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生物课堂变得更加有特色,为创设高效的生物课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桂善.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2020(37):52.

[2]占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名师在线,2020(23):75-76.

[3]陈其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2):16-17.

[4]张树娜.浅谈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创新性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5]祝凤丽.创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