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沧州市都市型产业发展研究

2020-03-08宁丹吕国兵穆春燕张兆茹范志顺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沧州市京津冀

宁丹 吕国兵 穆春燕 张兆茹 范志顺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沧州市要注意科学谋划本地区正确发展战略。沧州市作为河北省重要增长极,要通过打造都市型产业,做大做强主城区经济,进而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沧州市;都市型产业

引言

沧州市是河北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河北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在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沧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要进一步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当中,沧州需要更加积极发挥自身固有优势,积极创造、培育新发展优势,促进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

1.沧州具备良好发展基础

沧州是京津冀的重要枢纽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有着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上天津,东临渤海,西临雄安新区,南接山东,同时沧州拥有发达的立体交叉交通网,能够助力于各类市场要素从京津两地快速到达沧州,区域优越性非常突出。

作为开放的沿海经济城市,2012-2018年,河北省沧州市的产值增长了近三倍。公开数据表明,沧州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沧州市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沧州工业产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了化工、汽车、机电、纺织、建材、食品、医药等协调发展的工业组织框架,拥有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11个,超50亿元的33个。尤其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后,沧州通过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对表现国家整体实力的装备制造业给予了更多支持。在“无中生有”方面,引进了北京现代、北汽微车等重大项目,很快形成了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使全市整车及零部件产值达1400亿元;在“有中生新”方面加强了管道装备、供电装备、再制造等产业升级,其中仅管道装备产值就达千亿元以上,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在创新创造方面,重点开发了激光、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力求打造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目前激光制造产业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

沧州也是河北省拥有港口的三个城市之一,辖区内有黄骅综合港,是环渤海地区深水港发展的重要一环。黄骅综合港发展优势独特,该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是河北省中南部以及鲁北、豫北、晋北和陕西、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港口,从沧州黄骅港由新疆出境,途径中亚、欧洲到荷兰鹿特丹,将形成世界上最短亚欧大陆桥新通道,亚欧贸易通过此通道比远洋运费节省20%,时间节省40%,是一条极富国际贸易潜力的国际贸易“黄金走廊”。黄骅综合大港腹地辽阔,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涉及43个设区市、330个县(市)、1.4亿多人口、2万多亿GDP,占全国经济总量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并且随着西部铁路网的完善,黄骅综合大港的腹地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沧州市经济发展模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沧州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行业同质化严重,缺乏良性竞争,与都市圈内很多地级市产业结构相似,核心竞争力不足。自主发展,沟通能力较差,目前河北省包括沧州在内的大部分地区,与京津缺乏高质量交互,成为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有效双向流动的障碍。

2.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 提升主城区经济能级

针对京津冀都市圈内部节点城市与中心城市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人才储备上出现的明显断崖式差距,关键是改变主城区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增加自身对中心城市优质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对抗中心城市“虹吸效应”。

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机,大力加强培育、发展都市型产业,使沧州主城区经济结构向现代都市型结构转换,充分发挥和增进主城区在一座城市中经济、产业最多样化、优质要素资源最集中、资本最密集、人口素质最高的优势,力求构建本市与京津两座核心城市之间优质经济要素双向流通的基本条件,追进与中心城市在经济、产业等领域的结构性差距,积极提升沧州主城区经济能级,真正成为区域经济要素有效流动的中转站、助推器。

都市型产业具有吸纳就业、人才集聚度高、资源消耗低、污染小等特点,与城市人口聚集趋势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持相协调,适应城市空间、功能延申,是提高区域经济聚集带动效应的有效选择。研究表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这些在世界上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它们的支柱产业毫无例外地有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出版印刷、食品玩具、商贸流通等,这些产业有着共同特点,都是能够吸纳大量就业的行业、都是进入门槛低的行业、都是对土地、资本要求低的行业,最重要的,这些行业都是能够随着发展相对比较容易向产业链高端突破的行业。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发展都是都市型产业要注重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工业、服务业相互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大趋势,工业服务化、服务业工业化比比皆是。这个趋势意味着未来都市型产业发展方向和特点,打造都市型产业不是简单的在城区建设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更需要长远规划和整体规划,比如前文提到的纽约等城市的服装产业发展到现在,几乎都是与创意产业、会展产业捆绑发展,而非简单的制造基地。

3.着力培育智力资源  助推都市型产业发展

打造都市型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主动创新。市场的需求、供给、竞争特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要素在新常态下发生了变化。光靠投资,高消费,低效率,空间越来越小。此外,创新驱动的“倍增效应”比资源、劳动力等因素驱动的“附加效应”更为显著。主城区构建都市型经济,更加需要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思维,也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如何充分配置资源,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取决于市场和创新。

未来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在于京津及其他地区合作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实施技术开发合作项目。

培育建立都市型产业小微企业孵化器,充分对接京津优势智力资源,比如: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通过提供差异化供给服务,打造“沧州创业低成本、高效能”地域服务品牌,吸引京津地区致力于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和各类人才落户沧州。

建设“企业家种子库”,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在一个城市的人才结构中,企业家阶层特点十分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在一个又一个企业的发展上,企业家们在致力于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对城市发展有着巨大外溢效应,能够推动城市资本、人才、环境等各方面的竞争力提升,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强则城市强,通过建设“企业家种子库”,重点支持部分企业发展,是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城市营商环境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石森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2015(2):32-35.

[2]周伟.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产业转型升级探讨——以河北沧州市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6,No.700(09):195-196.

[3]杜宗棠.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沧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策略[J].智库时代,2020,000(002):P.139-140.

作者簡介:宁丹(1981.1-),男,汉族,河北清苑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吕国兵(1966.1-),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

穆春燕(1968.5-),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

张兆茹(1968.5-),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

范志顺(1984.5-),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

猜你喜欢

沧州市京津冀
When filming a documentary to check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hich is best: Internet or Print?
“爱档案、提素质、强服务”沧州市二百余名档案人员集中“充电”
京津冀协同发展
用物理知识解释动脉血栓的形成
耕地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有序度测算及交互胁迫关系验证
京津冀协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