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

2020-03-08周强成

河南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防洪环境保护

周强成

摘 要:当前,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已成为现代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防洪减灾更是涉及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从水文水资源防洪现状入手,归纳防洪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防洪;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V87;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5-0153-0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anagement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everyone's life and proper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lood control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med up the problems in flood control, and discusse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flood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人類生存发展离不开水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与生态价值。但是,近些年,我国自然环境受到比较大的伤害,水土资源严重流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水文水资源领域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技术。

1 水文水资源管理背景

我国拥有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洪涝灾害发生频繁。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生态环境问题,水文资源管理也将其作为主要研究范围给予充分重视。就防洪工程建设来说,至今依然存在供应不足等显著问题,再加上生态环境破坏,使得洪涝破坏程度与污染范围愈加严重。而且,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总体较低,国家不断提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水文资源管理进行正确引导[1-2]。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水文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加强出水量监控管理的模式,然而大多民众没有较强的节约意识且相应的管控技术比较落后,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

2 水文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相关研究还有较大差距,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2.1 监测设备不够先进

与其他研究一样,水文环境的相关研究也需要对数据进行科学收集。因此,可靠的水文监测设备就成为水文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3]。但是,我国在水文方面的研究显然不够成熟。

2.2 用水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过去数十年间的发展中对经济非常重视,却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污染。究其原因,与我国节约用水制度不健全息息相关。比如,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我国整个长江流域这些年遭受了氨、氮、石油类的污染,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遭受了生化需氧量与高锰酸钾的污染,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遭受污染最严重,珠江流域部分江段出现轻微有机物污染。上述几大水系是我国民众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水源,但现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虽然我国积极对日益枯竭的水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例如,倡导科学节约用水技术并建立合理的节约用水制度对水总量进行控制,但这些方法过于复杂而且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没有发挥主要作用。我国建立公民节约用水意识的时间较晚,至今没有建成较大的规模体系,在广大居民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情形层出不穷,任意将一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主要是因为节约用水意识尚未深入人心。

2.3 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

我国工农业迅猛发展,因此在社会整体发展中依然对水资源有较多需求。但是,当前,水资源显示出日益匮乏的严重局面,再加上水资源利用技术比较落后,这种局面愈加明显。比如,我国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有较大的南北差异,水利管理部门通常将出水量监控作为主要管理依据,但这种方式在水资源技术缺乏的情况下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调查显示,世界总水资源中,可供人类使用的不足10%,但我国当前并没有建立有效检测传统用水的完整措施,也不能对水资源有效利用提出根本解决方法,因此水资源利用依然有较多局限。

3 我国洪涝灾害与防洪情况

我国多年深受洪涝问题困扰,因此一直将防护减震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南方的洪涝灾害致使三千多万人次受灾。由此可见,我国洪涝灾害问题依然非常严重,防洪任务任重道远。虽然我国近些年加大防洪建设力度,但整体效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不但进程比较慢,而且不能充分满足防洪具体需要。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超过60%的城市管道存在排水系统不足等问题。例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标准比较低,主管线与次管线搭配不够协调,致使排水管不能将该区域所聚集的水及时排出;整个城区内并没有设置非常完善的排水系统,一旦遇到雨季或降水强度比较高,低洼处就成为雨水汇集的主要地点,短时间内雨水不能够得到有效疏导,从而对正常交通造成严重堵塞,甚至会波及居民区;城市的排水河道清理不力,堵塞主要排水系统并积滞雨水,给行人和交通带来极大不便,这种情形一般在平原城市出现得比较多。

4 水文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

防洪减灾成为我国重点工作之一,国家近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防洪管理经验。因此,在国家政策的良好引导下,要不断加大水利科技投入,并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进行逐步深化。

4.1 逐步完善各类防洪方案

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充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防洪抗灾方案。虽然这些方案考虑的问题比较完善,但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居民生活方式有很多变化,防洪方案并没有与时俱进进行不断改进,因此防洪效果与当初设计时的预期效果仍有很大一段差距。相关设计者需要不断根据当前具体发展变化,更新防洪方案。比如,各城市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并与当前发展水平相结合,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抗洪抗灾方案。在洪水来临时,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要确保达到方案的最大实施效果,为人民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充分保障,其他政府部门也要在整个方案实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协助完成救灾抗洪任务。

当前,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坚持思想认识提高和业务知识培训并重的原则,对相关管理干部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同时,要不断强化防汛抗灾意识,确保防汛安全之弦不放松。各级政府要做好防汛抗灾工作思想动员和发动准备,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灾的思想认识。另外,要树立职能意识,把防汛工作摆到水利工作的首要位置,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度汛作为防汛工作的首要目标,确保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树立责任意识,把防汛责任落到实处。

每个城市的水资源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防洪备案,其间要充分借助科学方法进行有效更新,使更新后的方案更能将抵御洪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水资源管理部门还要详细检查城市现有防汛物料,逐步落实措施,做好这些物资的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确保防汛物资安全和质量。在洪涝灾害来临时,要不断加大物料储备额度,并且派遣相关人员对物资品种、存放地点、联系人、调运车辆的落实工作进行详细检查。

4.2 逐步提升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我国历来受水涝灾害的影响非常严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极大,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针对洪灾险情,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承担各项监测职责,同时在抗洪救灾过程中提供各种有力的技术支持。总体来看,我国广大居民没有掌握有效的防御洪水灾害的相关知识,且很多人面临洪灾时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知道如何采取自救措施。因此,我国城市水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能。

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将防洪抗灾作为日常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可深入社区向居民定期普及抗洪知识,为居民播放抗洪自救视频,让居民知道在洪水来临时要尽量攀爬到高处,如高地、房顶或树上。即便已经身处洪水中,也要时刻保持冷静,抓住能充分利用、便于自己漂浮起来的木盆、木板、轮胎等物。同时,居民要保护好自己的通信设备,便于救援队伍到达时能够找到准确位置。在水情不明时,受灾人员尽量不要涉险渡水,而应把自己置于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水资源管理部门要不断将必要的自救常识普及给大众,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在洪涝灾害来临时将人员伤亡与人民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自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急自救能力,降低灾害损失。政府要积极发挥绝对领导作用,将相关的防洪抗灾知识纳入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与政府部门相配合,及时督促家长与学生观看抗洪视频并认真学习有效的防洪措施。

水资源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抗洪防涝建设,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充分认识自己应该肩负的职责。平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实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区域进行严格监测,并结合科学方法分析监测结果,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有效防范潜在危险。在处理洪涝灾害时,水资源管理部门先要查看洪涝事件,相关负责人要赶赴现场做好详细调查,然后向上级汇报,并想方设法组织自救,号召巡查救援队、党团员青年志愿者救援队、医疗应急救援队以及心理疏导志愿者救援队等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3 加强技术研发并建设水文预警体系

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加强对水文方面的科技应用研究,尽快将高科技与相关水文设備充分融合,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水文预警体系,确保我国拥有尖端、可靠的科技设备。

当前,要不断完善水文方面的科技应用研究工作,多吸纳一些拥有丰富地质知识、水利资源管理知识以及气象知识的科技人员。同时,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水文管理知识培训,促进管理人员不断加强知识学习并掌握更多先进的技术,不断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与治理能力。另外,要不断加强水文预警预报体系的建设,不断促进智能化设施建设,管理人员还可利用地方微信公众号积极向民众宣传使用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实际信息采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全面采集与认真分析。同时,水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到因地制宜,在确保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形下建设完善的防洪工程,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水资源管理中,我国要充分利用智能监测系统与卫星定位技术,充分利用尖端技术并配合水文监测设备,使得水文资源监测覆盖范围与精准度得到迅速提升,同时要充分结合水利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构建全面的水文预警体系。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相关部门应给予防洪减灾工作更多关注,及时修建减灾工程,将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向广大民众推广节水环保意识,引导人们自觉节约用水,不断降低水资源浪费,不论外出游玩还是日常生活,都要自觉遏制可能出现的水资源污染,稳步促进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恢复。在防洪过程中,要对水资源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全面克服麻痹、懈怠、厌战等不良情绪,切实提高防汛意识,做到雨情、汛情了然于胸,不断充实防洪知识,掌握堤桥闸涵情况,制定完善的防洪预案。

5 结语

近些年,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因此水资源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防洪减灾措施,不断加大对水资源研究的投入。同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抗洪知识培训,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为广大民众普及防洪自救措施,同时引导民众节约水资源并有效遏制污染,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参考文献:

[1]甘书楷.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研究[J].河南科技,2016(21):148-149.

[2]张天琴.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J].甘肃科技,2017(17):28-29.

[3]张翰华.浅谈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开源与节流,2014(12):98-99.

猜你喜欢

水文水资源防洪环境保护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研究
水文水资源管理对防洪减灾的意义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揭秘国产“抗洪神器”:可做到滴水不漏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